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大摩談央行數字貨幣:有潛力成為新的國際儲備貨幣
今年以來,加密貨幣市場持續火熱,各國央行對於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目前,全球 86% 的央行都在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其中,中國已在多個城市啟動數字人民幣試點,美聯儲正在研究數字美元,歐洲央行也剛剛結束了有關數字歐元的公共諮詢,並稱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決定是否啟動數字歐元調研專案,預計相關調研耗時約兩年時間。
對於備受官方青睞的央行數字貨幣,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 Chetan Ahya 認為,它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新的全球儲備貨幣。
簡單來說,如果一個國家的央行數字貨幣在進行國際金融交易時獲得了認可,發行國可能會在融資成本、金融交易控制方面獲得重大優勢,類似於美元當前的 " 特權 ",也就是國際儲備貨幣地位。
在摩根士丹利看來,各國央行將發行面向消費者的零售數字貨幣,通過金融仲介向公眾開放,並在由貨幣當局控制的中央分類賬系統上運行。
而央行為何意圖發展央行數字貨幣,上述投行表示,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1、貨幣主權問題:私人支付網路迅速發展。隨著它們獲得市場份額,這些網路可以成為許多用戶的主要交易手段。各國央行擔心的是,貨幣將幾乎完全在這些網路當中流通,對央行對貨幣體系的控制造成威脅;
2、金融穩定性:私人數字貨幣供應商的任何潛在故障都有可能破壞整個支付系統,並帶來金融穩定性相關風險。儘管監管機構已經採取措施減輕風險,但這些風險並不能被消除。相比之下,央行數字貨幣由央行創造並持有,可以保證其作為交易交換媒介的可靠性;
3、金融包容性:私人、狹隘的貨幣網路崛起,可能將部分人群(如沒有銀行帳戶的人)排除在外。但央行數字貨幣就像實物現金一樣,可以廣泛使用,甚至可以在金融包容性方面做得更好。
不過,摩根士丹利也提到,央行推行央行數字貨幣,商業銀行或將面臨一定的脫媒風險。
一來,一旦央行數字貨幣上線,消費者就能夠直接使用相應的帳戶進行轉賬。
此外,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基礎設施將使全新的非銀實體更容易進入支付領域,加速向數字支付的轉型。這兩大因素都將增加商業銀行的競爭壓力。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