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3594 6776

用心为每一个客户服务

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劉鶴答一財記者:中國將促進更高水準對外開放

美東時間15日,中美兩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雙方簽署協議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向部分中方媒體通報了協議簽署的有關情況,並回答了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的提問。 劉鶴就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答記者問 (新華社圖 ) 劉鶴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關於中國推進改革開放有什麼新舉措的提問時指出,2018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先後在博鼇亞洲論壇、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大阪G20峰會上宣佈了一系列中國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中國的市場越來越開放,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制度性、結構性安排,促進更高水準對外開放。主要包括:中方將實施好新的《外商投資法》,在更廣泛領域擴大資本市場准入,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推動現代服務業、製造業、農業全方位對外開放;將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嚴格執法;將進一步降低關稅水準,減少非關稅壁壘,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中國既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將更加有效實施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推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將更加重視對外開放政策貫徹落實,說到做到。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2020-01-17
查看详情
美聯儲褐皮書:總體經濟增長溫和,勞動力市場依舊緊缺

美聯儲週三(1月15日)公佈了最新的經濟褐皮書,在2019年的最後六周,美國經濟活動總體上繼續溫和增長。達拉斯和裏士滿的經濟增速高於平均水準,而費城、聖路易斯和堪薩斯的增速則低於平均水準。美聯儲經濟狀況褐皮書發佈後,現貨黃金與美元指數均波動不大。黃金維持在1556.2美元/盎司的水準,美元指數也在96.9附近徘徊。 褐皮書顯示:消費者支出正以適度的速度增長,假日銷售較為穩定,部分地區線上購物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按行業在地區的表現來看,汽車銷售總體上溫和增長,旅遊業增長地區特徵明顯,東部沿海地區增速較快,但中西部和西部的旅遊活動變化不大。大多數地區的製造業增長持平,非金融服務業務則總體增長適中。各地區的交通運輸行業增長也參差不齊,多數地區的增長處於持平或疲軟。 各地區的房屋銷售表現差異很大,但總體上持平,銀行貸款量適度增長,而住宅租賃活動有所增強。部分地區因庫存不足限制了房屋銷售。各地區的商業房地產活動差異較大。農業、能源行業活動變化較小。在許多地區,我們仍會發現關稅和貿易不確定性繼續給企業帶來壓力,不過對美國短期金價前景的預期仍然溫和。 就業與工資 大多數地區的就業保持穩定或小幅增長,各地的勞動力市場仍然緊張。大多數地區都將勞動力短缺視為限制就業增長的因素,嚴重情況下還限制了企業業務的擴展,部分地區還使用福利、獎勵措施、培訓計畫和自動化來減少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部分地區對專業的技術及管理人員的需求旺盛,而部分地區的裁員,尤其是運輸和能源行業的裁員較為明顯。在大多數地區的工資增長適度,與之前的報告類似,就業報告顯示年底最低工資的上漲導致工資增加。 物價水準 在報告期內,物價繼續以適度的速度上漲,原材料物價也溫和增長。部分地區零售物價的上漲速度高於平均水準,但總體上物價增長仍然緩慢。一些企業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主要是零售和建築業。餐飲業則受到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少部分地區的製造業以及能源行業的物價出現下降,預計總體物價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繼續上漲。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2020-01-16
查看详情
美聯儲George希望“暫時”保持利率穩定以評估經濟

美聯儲最鷹派的決策者之一、堪薩斯城聯儲行長Esther George表示,在2020年前景樂觀的情況下,她很樂意“暫時”維持利率不變。 “美國經濟目前表現良好,實際GDP增長接近趨勢,失業率接近創紀錄低點,通貨膨脹率低且穩定,”George在為週二的堪薩斯城演講準備的講稿中說。“在我們評估經濟對去年降息的反應並監測未來數據的情況下,我認為暫時維持利率不變是適當的。” 在2019年三次降息以防備貿易不確定性和全球經濟放緩之後,大多數美聯儲官員都表示他們不急於在短期內提高或降低基準利率。 上個月發佈的美聯儲官員利率預測中值顯示,政策在2020年將保持不變,令美聯儲在大選之年處於觀望狀態。美聯儲17位官員中僅有4位預計今年加息25個基點。 George今年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沒有投票權。她去年有投票權,三次降息均表示反對。 George沒有透露自己相信決策者的下一步行動可能是加息還是降息。她說,如果與貿易和全球增長疲軟有關的不利因素消退,美聯儲必須準備好扭轉去年的降息,而如果美國投資支出的放緩蔓延到消費者領域,則必須進一步降息。 她補充說,未來幾個月她的關注點將部分放在消費者身上。 她說:“由於消費者對於當前的擴張至關重要,因此,監測許多推動消費者支出的基本因素今年將很重要。” 這位堪薩斯城聯儲行長注意到消費者預期指標和現狀指標之間的差距最近擴大,這種情況過去曾是家庭支出下降的先兆。 George還非常擔心美聯儲抗擊另一場衰退的空間有限。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的下沿為1.5%。 她說,這麼小的迴旋餘地,決策者可能會發現自己正在翻箱倒櫃找政策工具以應對未來的經濟衰退衝擊。 *本文來自騰訊證券

2020-01-15
查看详情
特朗普插手美聯儲政策? 前主席耶倫這樣怒懟

“美聯儲的政策決策應該基於事實,從國家的最佳利益出發,而非受到外部政治壓力的影響。特朗普總統的做法讓人感到十分擔憂。” 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曾多次向美聯儲施壓,要求其加大貨幣寬鬆力度。對此,前任美聯儲主席耶倫1月13日在香港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毫不諱言, 央行的獨立性對於保持公眾對於央行的信心至為重要。 “美聯儲的政策決策應該基於事實,從國家的最佳利益出發,而非受到外部政治壓力的影響,特朗普總統的做法讓人感到十分擔憂。” 她坦言:“美聯儲被賦予的政策目標是實現充分就業以及保持物價穩定,根據事實進行決策。我們看到在某些國家,由於央行缺乏獨立性,政客介入央行政策,並通過不斷增加貨幣發行來解決財政預算赤字,從而導致出現通脹高企。” 雖然美聯儲主席由美國總統提名,但美聯儲並不直接對總統負責,享有很高獨立性。根據國會授權,美聯儲的兩大使命是促進充分就業和維持物價穩定。 據新華社報導,去年11月18日在白宮召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討論美國經濟、就業和通脹等問題。這已是特朗普年內第二次在白宮召見鮑威爾。 “一直以來,美聯儲有長期的傳統保持獨立,避免政治干預貨幣政策的制定。美聯儲主席、副主席以及7位美聯儲7名執行委員(Members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都需要總統任命。特朗普多次對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提出批評,從長遠而言,這無疑來損害外界對美聯儲政治中立以及獨立性的信心。” 去年8月,耶倫以及其他三位美聯儲前主席聯合撰文,呼籲維護美聯儲的獨立性。她在會上強調,央行的決策應應交給專業的團隊制定,並以該地區和人民的利益為基礎,不應受到任何政治因素的干擾,以往的經驗充分證明,聯儲官員有能力作出合適決定。 *本文來自21世紀經濟報導

2020-01-14
查看详情
潘功勝:中國跨境資本流入將趨勢性增長

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了基本穩定 在談到人民幣匯率時,潘功勝表示,2019年外部環境錯綜複雜,全球經濟貿易增長放緩、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但人民幣匯率在全球貨幣中表現相對穩健,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了基本穩定,同時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雙向波動,在配置外匯資源、平衡國際收支、增強宏觀經濟韌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自動穩定器作用。 潘功勝認為,2019年,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及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外匯儲備餘額穩中有升,外匯市場主體的交易行為更加理性有序,外匯市場的風險緩釋能力明顯提升,表現出較強的韌性。 “我國國際收支將保持基本平衡的格局,跨境資本流入將趨勢性增長。”潘功勝說,近年來我國經常帳戶逐步進入基本平衡的發展階段,這是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和內外部平衡的結果。展望未來,中國較高的儲蓄率和較強的製造業競爭力將有助於經常帳戶保持基本平衡。 我國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2020-01-13
查看详情
兩位美聯儲行長:美國經濟很可能免於衰退,短期應維持利率不變

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和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表示,他們認為應該維持利率不變,直到有充分的理由採取行動時為止。週四早些時候,美聯儲二號人物理查德·克拉裏達(Richard Clarida)也表示,美國經濟處於“良好狀態”。 騰訊證券1月10日訊,兩名美聯儲官員週四表示,由於去年美聯儲及時進行了干預,美國經濟很可能將可免於出現嚴重滑坡。 聖路易斯聯儲行長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在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對威斯康星州銀行家協會(Wisconsin Bankers Association)發表講話時表示,儘管中東地區的形勢再度變得緊張,但美聯儲今年仍有“合理的機會”讓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所謂“軟著陸”(soft landing ),是指經濟減速至趨勢增長率,而不會崩潰。就美國而言,2018年中期的GDP年化增長率超過3%,“軟著陸”很可能意味著增長率回到接近2%的水準。 隨後,明尼阿波利斯聯儲行長尼爾-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在接受福克斯商業新聞網的採訪時表示,他預測美國經濟不會陷入衰退。 “我目前的預測是,未來一到兩年時間裏肯定不會出現經濟衰退。”卡什卡利說道。“我猜測,我們將會繼續看到一個溫和的增長環境,就業市場有望繼續表現強勁,工資繼續增長,這將有助於提高消費者和家庭支出。” 美聯儲去年看到了經濟減速的跡象,並改變了貨幣政策路線,採取了三次降息措施,每次降息25個基點。卡什卡利是降息舉措的早期宣導者之一。 布拉德表示,在人們認識到美聯儲去年原本的計畫是加息之前,很容易會低估降息舉措的規模。因此,美聯儲貨幣政策立場變化的程度比人們想像中更大。“與2018年底相比,現在的美國貨幣政策要寬鬆得多。”布拉德說道。 他還表示,國際緊張形勢將會繼續存在,但企業正在調整戰略以保持盈利。 布拉德稱,雖然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但石油行業遭到衝擊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可能會是“淨中性”的,而不是像二戰之後大部分時間裏那樣造成負面拖累。他說道,較低的“石油強度”(該指標用於衡量能源轉化為GDP的成本)和較高的美國國內產量可能意味著,油價遭到衝擊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大。 這兩位美聯儲官員表示,他們認為應該維持利率不變,直到有充分的理由採取行動時為止。週四早些時候,美聯儲二號人物理查德·克拉裏達(Richard Clarida)也表示,美國經濟處於“良好狀態”。 卡什卡利表示,他認為美聯儲目前正處於暫停模式之中,這種模式很可能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也就是未來六個月乃至明年”繼續下去。但他同時表示,如果通脹或通脹預期繼續下滑,那麼他將推動美聯儲進一步降息。 布拉德是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去年的輪值投票委員,而卡什卡利則將在今年成為輪值投票委員。 *本文來自騰訊財經

2020-01-10
查看详情
貿易和投資復蘇緩慢 世界銀行下調 2020 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鑒於全球貿易和投資復蘇速度比預期的緩慢,世界銀行(世行)新近報告下調了 2020 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增速,預計,僅略高於 2019 年水準。 據新華社,世行美東時間 8 日發佈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 2020 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 0.2 個百分點至 2.5%。 報告還將 2019 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也下調 0.2 個百分點,降至 2.6%,同時將 2019 年和 2020 年新興市場 / 發展中國家的預期經濟增速各自下調 0.5 個百分點,分別降至 3.5% 和 4.1%。 因製造業持續疲軟,美國關稅及相關報復措施的負面影響,報告將 2019 年和 2020 年歐美和日本這些發達經濟體的增速預期均下調 0.1 個百分點,分別降至 1.6% 和 1.4%。 世行研究全球宏觀經濟前景的前景組織主管 Ayhan Kose 稱:" 全球經濟溫和增長標誌著,始於 2018 年經濟放緩告終,這一經濟減速對全球活動、貿易和投資造成了重大損失,尤其是在去年。我們的確預計有好轉,但總體而言,增強前景更疲軟。" 世行報告預計,2019 年全球貿易增速為 1.4%,創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新低,2020 年將回升至 1.9%,但仍低於 2010 年以來年度平均增速 5%。 世行官員稱,面對國際貿易和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全球貿易和總體經濟增長的前景仍脆弱。他們無法預測美伊衝突擴大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衝突範圍擴大將傷害投資前景,進而增加經濟的不確定性。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0-01-09
查看详情
美聯儲定期回購操作三周來首次獲得超額認購

新近數據顯示,三周以來市場對美聯儲定期回購的流動性需求首次超出了聯儲的目標水準。 新浪援引美東時間 1 月 7 日週二數據稱,紐約聯儲週二向金融市場提供了合計將近 1000 億美元的短期流動性,包括隔夜回購操作合計 639 億美元,以及 14 天的定期回購操作合計 350 億美元。 其中隔夜回購操作獲得一級交易商投標共計 639.2 億美元,明顯低於聯儲最多操作規模為 1200 億美元。而 1 月 21 日到期的 14 天回購操作共得到投標 411.2 億美元,這是 2019 年 12 月中旬以來定期回購的投標額首次超過聯儲最高目標水準 350 億美元。 在 2020 年年初之後,美聯儲流動性的需求暗淡,本周操作規模有所增加。研究機構 Wrightson ICAP 的分析師評論稱,貨幣市場本週二可能出現摩擦壓力。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美聯儲流動性的需求重新提振。 2019 年 9 月中旬,美國短期融資市場隔夜回購利率突然大幅飆升,美元出現短缺。為應對 " 錢荒 ",美聯儲 9 月 17 日啟動了 11 年來首次隔夜回購,以每個交易日 750 億美元的規模向隔夜回購市場提供流動性。 同年 10 月 4 日,美聯儲宣佈將隔夜回購操作的期限從 10 月 10 日延長至 11 月 4 日,每次操作規模不低於 750 億美元,還將通過 8 次定期回購操作共額外投放近 1400 億美元。到了 10 月 11 日,聯儲又將日常隔夜回購操作截止日期從 11 月 4 日延長至 2020 年 1 月,每次操作規模至少為 750 億美元;將每週兩次實施(為期 6 天至 15 天不等的)定期回購操作,每次操作規模至少為 350 億美元,截止日期同樣是 2020 年 1 月。 當時美聯儲強調,上述行動純粹是技術手段,旨在支持 FOMC 貨幣政策的有效實施,並不代表貨幣政策立場的改變;美聯儲會隨時根據需要調整計畫細節,以促進貨幣政策的高效與有效執行。負責美聯儲公開市場操作的紐約聯儲也表示,以準備金管理為目標的短期美債購買,以及隔夜和定期回購操作的時間和金額,都將根據貨幣市場狀況調整,以保證一段時間內充足的銀行準備金供應。 在將近一個月前、12 月 11 日美聯儲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聯儲準備好來調整回購操作的適宜細節,目的是保持聯邦基金利率符合目標區間;如果的確有必要購買短期美債之外的附息證券,美聯儲將會採取行動來管理銀行準備金水準,但現在還沒到那樣的地步。 雖然美聯儲當月會議並未繼續降息,而是保持利率不變,但一天後紐約聯儲就宣佈,為防止年末流動性短缺,將增加回購操作,投入將近 5000 億美元,創造了聯儲史上最大規模的公開市場操作。若此操作按計畫完成,到 1 月 14 日,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在 " 臨時 " 回購中累計增加 3650 億美元,再加上擴大的隔夜回購,以及每月國庫券購買 600 億美元,到 1 月中旬,美聯儲的負債將擴大到有史以來最高的 4.5 萬億美元。 上周公佈的會議紀要顯示,在上月會議上,美聯儲官員暗示,將從 1 月月中開始逐步撤除回購操作。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0-01-08
查看详情
京東物流今年IPO?後快遞時代的紅利來了

回看過去的2019年,直播帶貨正在成為行業內最熱的話題,2019年也被稱為直播元年。直播為什麼這麼火?究其原因,其一則是電商經過長達十餘年的高速增長,流量紅利開始見頂。用戶拉新成本越來越高。因此直播的形式不由得讓人眼前一亮,整個電商圈似乎看到了新的增長通道。 不可否認直播電商的潛力,但是也不能就此下判斷說電商行業的增長紅利已經消失殆盡。特別是,當中國的電商已經發展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時,這種紅利的分享其實是有溢出效應以及“出圈”的過程的。就像石子投入水中,泛起的漣漪會由近及遠一樣。 2019年最後的一周,物流圈突然傳出消息,京東物流有可能正在考慮IPO。根據路透社報導,據路透社消息,經兩名知情人士透露,京東物流已與銀行就潛在首次公開募股(IPO)進行了初步接觸,為80億至100億美元籌資計畫做準備,上市時間或為2020年下半年,上市地點可能在中國香港或美國紐約。當然,京東官方口徑對此不置可否。 對於此消息,有幾點耐人尋味: 第一,電商物流的第一波紅利應該是屬於民營快遞的,連續出現六家快遞公司,分別在中美資本市場IPO,這一盛況前所未有。那麼,六大快遞上市之後,居然電商物流還有機會? 第二,京東物流此前被披露長年虧損,在2019年剛剛宣佈單季度盈利,在當下的經濟週期中,這麼快就能上市了? 第三,當然也可以有第三個問題,此前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曾經說京東物流方向錯了,真的嗎? 這些問題拆解開來,一一追尋答案,或許才能看出未來電商物流行業發展的真正趨勢。 後快遞時代的紅利 先問一個問題,京東物流和已經上市的快遞公司,在業務層面上,究竟有何不同? 如果真正把京東物流當作一個電商物流公司來看,其實大家做的事情更多是趨同。都在從電商物流延伸出去,進入更多的綜合業務;都在一手抓to c,一手抓to b;都在越來越多的進行重資產的基礎設施的佈局;以及,都願意強調自己是科技武裝起來的物流公司,極力想擺脫物流就是幹苦力的印象。 如果非要說不同,那就是京東物流因為曾經是京東的一個業務部門,對於商流的理解更強一些。而幾大快遞公司,這麼多年對於商流卻始終過不了“臨門一腳”的坎。現在更多是以生鮮電商+社區服務的方式,曲線觸達用戶。 不過,就這四點相同和一點不同,有可能代理發展思路的根本差異。 回到上市的問題,為什麼在三通一達、百世、順豐以及德邦紛紛上市之後,人們認為快遞江湖大格局已定的情況下,京東物流還有IPO的可能? 畢竟,從企業物流變為物流企業,京東物流並非孤例。除了京東物流,還有蘇寧物流、國美的安迅物流。以及品牌製造商陣營成長出來的物流公司,南有美的電器的安得物流、北有海爾的日日順物流。 其實問題的答案也不難,物流的需求,究竟是由誰來提出的?需求的變化,究竟是發生於哪一端?至少從C端服務為主的電商物流來看,肯定是消費者的需求推動,這和以製造型企業主導的供應鏈關係(廣義的物流)還有所不同。 在不久前的演講中,京東物流CEO王振輝提了京東物流三個發展方向,短鏈、智能、共生。這三個詞其實是談了三個層面的事情,短鏈更多指向的就是消費端的需求變化。中國快遞已經是世界上反應速度最快的快遞業了,但是中國的消費者從不介意“更快”。 從微觀角度,短鏈是讓貨物用最短的距離送到用戶手裏。短鏈的核心,則是減少貨物的搬運次數。當用戶選擇他最喜歡商品的時候,京東物流會用離它最短距離的倉庫將商品選出,由快遞小哥送到家,這就是通俗來說的“短鏈”。 分倉備貨,也就是在不同的區域修建物流倉儲中心,已經是行業共識。但是這往往也意味著倉儲設施的高度分散,以及庫存安排的複雜演算法。說到物流履約的快速反應,倉的前置也是一種思路,這種思路其實是把物流基礎設施與已有的零售網路結合,把城市中的門店看作是倉儲的一部分,以店為倉,及時配送。 正因此,盒馬鮮生侯毅曾經公開表態說,京東的那一套“中心化倉儲”過時了。他認為分佈式倉儲才是未來。 公允的說,當年的那場爭論,有點關公戰秦瓊的味道。因為盒馬鮮生的品類主打是快消和生鮮,在零售業中,這也是動銷比較快,周轉比較高的品類,用某一品類的物流特性去衡量京東物流這樣一個綜合物流的建設邏輯,有失公允。 快並不是消費者的唯一訴求。“多、快、好、省”四個字,快遞在談論快,拼多多在談省,消費升級在談好。但是,當你服務的消費者數量足夠多的時候,你會發現“多”也是個大問題。這裏的多,不僅指的是供應鏈層面的多,貨源充足,產能跟的上,還包括豐富度的問題,你服務的用戶群越廣泛,衣食住行都能和你發生關係,你才會發現,“多”非常重要。 至於如何做到短鏈。王振輝曾經解釋過,京東是利用倉網支撐+技術加載來實現。 首先,京東物流是唯一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跨境、B2B、眾包(達達)的物流企業,中國最大規模的物流基礎設施,有25座全國領先的、智能化的“亞洲1號”物流園區,配送服務覆蓋中國大陸行政區縣以及中國99%的人口。 其次,通過演算法讓成本與用戶體驗達到平衡。比如,用戶買的一些商品,有的從東面發貨,有的從西面發貨,東西這兩個倉庫後面還會有一些倉庫的調撥,以此實現短鏈。短鏈的結果使得京東2019Q2的履約費用率降至6.1%。 所以面對外界的非議,京東物流“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思路。從數量上說,從2014年的上海亞洲一號到2019年12月東莞亞洲一號投入使用,5年時間出現了25座亞洲一號,這也是物流倉儲資源的分散分佈。但是就單體來看,每個亞洲一號都是一個龐大的物流世界,仍舊是中心化的。 以2019年12月剛剛投入使用的東莞亞洲一號為例。它不僅是亞洲規模最大的一體化智能物流中心,同時它的智能化自動化程度也強大的令人咂舌。東莞亞洲一號集自動入庫、存貨、打包、分揀、出庫等全流程作業於一體,同時配備現代化生活配套設施。 東莞一號物流港的吞吐量是驚人的,體現在以下數據:建築面積近50萬平米,單日訂單處理能力達到160萬單,自動立體倉庫可同時存儲超過2000萬件中件商品。無疑,這樣一個智能物流中心投資額也是巨大的,京東方面對此守口如瓶。 從基礎設施建設角度看,中國的電商物流企業在六大快遞完成上市以後,面對一年超過600億件的快遞業務量,整個行業已經開始進入“軍備競賽”階段,但是重點有所不同。比如,我們看快遞公司的新聞,更多看到的是,轉運中心的升級。 快遞公司也有大手筆的重資產投入,比如順豐位於湖北鄂州的機場。但是我們可以想想,順豐修機場為了什麼,為了快。轉運中心的核心是什麼,還是快。 但是京東物流大手筆投入的目的,不僅是快,還有“全”,一個是品類全,另一個也可以理解為“安全”,自己掌控自己的物流命脈的思路,從未改變。 如果京東物流真的有可能在2020年完成IPO,可算是中國電商物流的第二波紅利的溢出。 物流非“大”不可 東莞所在的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大小家電、手機、筆記本、電腦、衛浴馬桶等商品最大的製造基地之一,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強勁、消費者購買力最強、電商市場最活躍的經濟帶之一,經濟總量在全國占比達到12%,對高質量的物流服務有著強烈需求。 在物流行業內,自動化的倉庫並不少見。但是東莞亞洲一號庫的自動化,則是另一種“量級”的自動化。 從面積上看,近50萬平方米就相當於兩座鳥巢(國家體育場)的面積,其核心功能是處理中件及小件商品。裏面最讓人震撼的是,有78臺“身高”22米的堆垛機,其大型交叉帶分揀系統全長22公里,相當於港珠澳大橋跨海段橋樑的總長度;京東物流的人開玩笑說,一臺堆垛機的身價,可以在廣州買好幾套房。 京東東莞亞洲一號的的標準化倉庫,由於通過數位化技術實現了智能化的倉位管理,簡單說就是凡是堆垛機可以控制的範圍,整個區域已經不需要人工操作了,整個進庫出庫的操作,全都實現了自動化的步驟,更多的時候人變成了“監工”的角色。 在分揀方面。分揀機上的800多個分揀滑道將包裹分別分揀運送到全國各地的亞洲一號及分揀中心,準確率達到99.99%,代表全球頂級水準。 京東方面表示,當前,中國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仍高於發達國家,技術無疑成為在物流降本增效上實現彎道超車的核心驅動因素。25座亞一投用意味著京東物流用5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企業40年的智能物流發展歷程,一分鐘內分揀機器人即可奔跑200公里,上架2萬件商品,“亞一效應”成為中國物流基礎設施智能化迭代的重要表現。 當然投入也是巨大的。花在設備上的是看得見的錢,看不見的錢在系統身上。 東莞亞洲一號在各個環節均大規模應用了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自主研發的“智能大腦”更是具備調度、統籌、優化以及數據監控全方位功能,利用京東物流十幾年來積累的複雜訂單處理能力和演算法優化,極大提高了各環節的運轉效率和品質。 毫無疑問,這些物流巨獸也花了京東很多錢,並且一度拖累了京東的財務表現。 2019年4月,劉強東在內部信中宣佈,京東物流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3億元 ,如果扣除內部結算,虧損總額超過28億元 。不過,在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公佈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中,劉強東表示,如今京東物流已經接近盈利平衡,同時京東物流從四年前進入三到六線城市,一開始物流成本比較高,因為競爭力度比較小,現在物流在一線城市的投資已經結束。 不過,王振輝也曾經說過,物流本質上就是服務業。言下之意,該花的還得花。最新的資訊顯示,未來京東還要再建20座亞洲一號,全面覆蓋國內核心城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2月5日,天眼查數據顯示,京東物流的運營主體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劉強東卸任該公司總經理一職,其助理張雱卸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同時卸任的還有原監事李婭雲。新增王振輝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經理,繆曉虹為監事。 種種跡象表明,京東物流可能真的在為IPO做準備。那麼,不斷加大重資產投入表像的背後,它的核心底氣究竟是什麼? 筆者認為,大規模訂單的智能化處理,才是京東物流面對資本要講的故事核心所在。 這兩年我們可以看到,做物流的人其實很不容易,由於新零售的出現,有兩股相反的力量一直在拉扯中國的物流業。一方面是整個物流行業的各個鏈條都在補“科技”這門課,幾個各個環節都需要用科技的手段把過去的作業流程重塑一遍。另一方面,則是越來越刁鑽的消費者需求,使得末端的場景越來越豐富,履約的難度越來越大,這是公眾層面的感知。 這種公眾層面感知的難,卻給了最後一公里市場巨大的想像空間,順豐、中通代表的快遞陣營,美團、餓了麼代表的即時配送公司,以及京東到家、盒馬、每日優鮮代表的到家陣營,上市公司、行業獨角獸層出不窮。 但是我們向後看,在物流行業的上游,仍舊是普洛斯獨大,眾人跟隨。而在生鮮相關的冷鏈行業,也是仍舊在發育期,未見誰有獨角獸的模樣。 這裏面最大的門檻是什麼?物流技術角度看,是所謂標準化。集裝箱改變世界,是因為集裝箱是物流的單元化介質的代表。快遞也能夠出現六大上市公司,是因為“包裹”一詞暗含著標準化的因數,通俗講,能上分揀線的才是“包裹”,不能上的叫“異形件”。 而在中國市場,物流的自動化、智能化並非沒有突破.我們看到很多局部的、細節的技術迭代,讓人驚喜。但是身處中國市場,我們必須面對海量的十億計的消費者。6.18和雙十一這樣的大促就是包裹們的“春運”。因此,沒有“大規模”處理訂單能力的“標準化”,智能化物流終究是水中花。 也就是說,重資產也好,高投入也好,看似笨重緩慢,卻是必不可少的。這兩年消費升級和零售業的迭代,使得需求超前一步,對於供給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充分競爭、民營經濟唱主角的消費產業,沒有人能替代民營企業去補“基礎設施”這一課。 從這一點上來說,前期投入巨大的京東物流,獲得上市門票並非沒有可能。因為,高科技和重資產,恰好都是門檻。 *本文來自格隆匯

2020-01-07
查看详情
专访沃顿商学院教授默罗·吉伦:欧元区内部矛盾将进一步阻滞经济增长

儘管歐洲股市在剛剛去過的一年取得了可觀漲幅,但根據歐洲央行的最新預測,2020年歐元區經濟形勢難言樂觀:通脹持續走低,外部需求不振,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英國脫歐後英歐貿易談判不確定性若隱若現,都使歐洲經濟前景陰雲密佈。 歐洲央行預計,歐元區實際GDP增長到2020年將略微下降至1.1%,然後在2021年和2022年將增長至1.4%。歐洲經濟學者、沃頓商學院教授默羅·吉倫(Mauro Guillen)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指出,面對上述經濟挑戰,除了繼續前所未有的低利率貨幣政策,歐洲央行似乎別無選擇。 歐央行會繼續呼籲更多財政刺激 “他們(歐洲央行)不大可能提高利率,因為通脹率太低。失業率的問題仍然棘手,部分歐元區國家就業率很不樂觀。我認為,歐洲央行會繼續呼籲各成員國採取更多的財政刺激,特別是針對那些財政充盈的國家,至少是相對充盈的國家,比如德國。”默羅·吉倫說。 為提高通脹,歐洲央行2019年內先後採取包括維持負利率、重啟量化寬鬆、加大資產購買計畫等一系列刺激措施。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歐元區通脹年率仍然僅為1%。歐洲央行預計,在2019年走弱後,2020年歐元區通脹將進一步放緩,到2022年將逐步升至1.6%。 貨幣政策刺激方案似乎已近山窮水盡。因此,不管是歐洲央行前任行長德拉吉,還是現任行長拉加德,都曾呼籲有條件的歐元區國家推出財政政策刺激方案以提振經濟。不過,默羅·吉倫認為,讓德國等財政狀況較為良好的國家推出財政刺激,“難度不小”。 南北歐經濟水準和政策觀念不同造成歐元區結構性問題難以解決 據其分析,難點在於,歐元區北部和南部不同地區的成員國家,彼此的經濟水準和政策觀念完全不同。包括德國、荷蘭在內的北部國家就業率較高,財政充盈;包括希臘在內的南部國家就業率較低,財政虧缺。在歐元區國家採取相同的利率,相同的貨幣政策,這樣做很難取得效果,這便是歐元區內部分歧越來越大的原因,也是說服德國推出財政刺激的關鍵障礙。 這一難題也直接指向歐元區經濟問題的結構性矛盾:各成員國經濟發展水準與經濟治理理念的不平衡,以及歐元區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不統一。歐盟委員會此前研究表明,二戰後,法國、義大利等國的經濟增長模式立足於由公共部門和低儲蓄所拉動的內需,而德國、荷蘭等國的經濟增長則依賴出口。歐元流通前,法國、義大利通過貶值本國貨幣進行債務減計,以重獲競爭力;德國和荷蘭則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不斷增加出口,同時通過保持幣值穩定來保證儲蓄不縮水。 默羅·吉倫舉例時稱,德國政府和德國央行都很反對歐洲央行的低利率政策,而另一方面,低利率政策也沒能幫助南歐國家實現更大的經濟增長,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所以歐元區的挑戰,一是南歐國家自身經濟增長陷入停滯,一是南歐國家與歐元區北部國家的政策取向上的分歧。我認為,這些分歧,將在不遠的將來,導致歐元區經濟發展舉步維艱。”默羅·吉倫如是總結。 外部挑戰也為歐元區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而除了內部因素,外部挑戰也為2020年歐元區經濟前景蒙上一層陰影。美歐貿易摩擦繼續發酵;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德國等外貿導向型經濟體出口下滑;英國脫歐之後與歐盟的貿易談判時間窗口極短、壓力極大,英國無貿易協議脫歐的風險正在積聚。 上述挑戰中,默羅·吉倫建議關注全球貿易談判進展。他指出,2020年歐元區乃至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增長,取決於各貿易談判的進展——“明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會繼續放緩,因為製造業數據仍然疲軟,而且是全球範圍的持續疲軟,不僅僅是德國。好消息是,在下半年,經濟增長可能出現回升;前提條件是全球各貿易談判及英歐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得到消除,而不是繼續增加。此外,針對2020年,還有一大不確定性,那就是美國大選。”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2020-01-06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