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3594 6776

用心为每一个客户服务

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全面崩盤在即?薩默斯:當下市場感覺就像2007年一樣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週四警告稱,如今的市場風險看起來與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出現的風險驚人地相似。 據媒體,薩默斯表示: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風險升高的時期,就像2007年8月人們變得焦慮一樣,我認為現在應該是一個更加焦慮的時刻。某種東西即將崩潰,不僅是在英國,還會在美國,這是一個奇怪的巧合。” 2007年夏天,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出現了明顯的危險信號,大型對沖基金破產、所有資產類別都出現重大損失。而這場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推動因素是——美國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崩潰的跡象。 而如今,在過去幾周的時間裏,通貨膨脹、利率和貨幣方面的各種衝擊震動了英國股票和債券市場,導致波動性大幅飆升。最近的一次衝擊發生在週三上午,英國央行發佈聲明稱,將“以任何必要的規模”臨時購買英國長期國債,以恢復英國債券市場秩序,以防發生養老金危機。 此前幾天,在英國首相利茲·特拉斯計畫在通脹處於幾十年高點之際削減稅率之後,英鎊兌美元匯率暴跌至歷史新低,該計畫被稱為柴契爾時代以來英國政府最激進的減稅方案。 拜登政府對英國政府經濟計畫引發的市場動盪感到震驚,正設法鼓勵首相特拉斯團隊重新評估其大幅減稅計畫。IMF猛烈抨擊該計畫並表示正在“密切關注”英國事態發展,警告稱“無針對性”的一攬子計畫或將引發通脹飆升。全球評級機構穆迪警告英國政府,無資金支持的減稅計畫可能導致預算赤字擴大和利率上升,將英國2023年GDP增長預期從0.9%下調至0.3%。 對此,薩默斯評論稱,英國目前的形勢正處於“非常複雜和未知的領域”,並表示英國央行的緊急債券購買計畫不可持續。 雖然他承認,沒有太多跡象表明世界其他市場表現“混亂”,但考慮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經濟政策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基礎通脹率持續高企、大宗商品波動加大,這種情況可能在眨眼之間發生變化。 薩默斯表示: “除了英國,我認為我還沒有看到任何跡象表明其他市場處於無序狀態,但我們知道,當市場極度波動時,這些情況更有可能出現。” 他表示,當像英國這樣的大國經歷這樣的事情時,可能會產生超出範圍的後果。他把財政問題比作地震前的震顫。他說,雖然有時震動會過去,但現實並非總是如此幸運——2007年的情況就是如此。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2-09-30
查看详情
明確支持11月加息75基點!鴿派美聯儲官員稱抗高通脹進展不夠

在美聯儲接連三次加息75個基點,一名有鴿派傾向的聯儲決策者明確表示,支持再次這樣超激進加息。 美東時間28日週三,2024年有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FOMC會議投票權的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稱,抗擊高通脹的形式比他預料到嚴峻,他支持,到今年底,美聯儲合計再加息125個基點。 “通脹依然高、太高了,並沒有足以回落到我們(美聯儲)的目標2%。”今年夏季初,他預計供應鏈失衡的改善會有助於緩和價格壓力,但“那並沒有像預期的那麼強勁,這的確導致我調整了自己的政策觀點”。 “迄今為止缺少進展的程度比我以為的嚴重得多,現在我們必須採取適度限制的立場。在我看來,那就是讓我們的政策(利率)區間達到4.25%至4.5%。我偏好今年底之前達到這個地步。” 博斯蒂克說,鑒於美國經濟的實力和穩固居高不下的通脹,他的基準預期是,今年11月的下次美聯儲會議決定再加息75個基點,然後12月今年最後一次會議加息50個基點。同時他補充說,這些預期都由未來的數據決定。 博斯蒂克講話前,最近公佈的美聯儲決策層預期顯示,多數他的同事也預計,在9月大幅加息後,到今年底還要再繼續大幅加息。 上周美聯儲會議決定加息75個基點會後公佈,美聯儲決策者的加息預期比市場預測更加鷹派:聯儲官員的預期中位值為,今年底利率達到4.5%,明年達到本輪加息週期的利率高峰4.6%,這一峰值高於市場預期的4.5%,都遠超上周加息後利率區間3%-3.25%。 而且,會後公佈的點陣圖顯示,多數美聯儲官員預計,上周加息後,到今年底還需要合計加息125個基點。這一預測讓聯儲下次11月會議再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擺上臺面。因為按照計畫日程,今年美聯儲只剩兩次議息會議,以125個基點的幅度看,其中有一次可能就得加75個基點。 上周三美聯儲會後,市場對聯儲11月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幾率曾升至80%以上。 華爾街見聞注意到,到本週三美股午盤,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交易市場預計,11月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的幾率接近60%,加息50個基點的幾率約為41%。 面臨很多地緣政治不確定性 留意英國等地形勢 博斯蒂克講話期間,正逢英國金融市場、尤其是債市在國內公佈超大規模減稅方案後巨震。 博斯蒂克本週三稱,美聯儲官員並未忽視美國以外全球其他地區的動向,比如英國的動盪、俄烏衝突等都在關注。 “我們面臨很多範圍更廣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因此,我們絕對必須留意那些事。” 博斯蒂克說,美聯儲需要留意國際形勢變化,但又表示,美國經濟和金融系統已得到很好的強化。美國經濟仍有相當的動能,因為自身的經濟實力,所以美國對外界的“傳染”沒那麼敏感。 為避免過度緊縮 應在通脹降至2%前暫停加息 今年5月末,博斯蒂克曾提出暫停加息的觀點,稱在此後兩次美聯儲會議各加息50個基點後,9月暫停加息可能“有意義”,主要取決於實際情況,如果通脹持續高企,9月可能再加25個或50個基點。 本週三,博斯蒂克再次提到暫停加息的觀點,稱為了避免過度緊縮,他願意在通脹回落至目標2%以前停止加息。 “我認為,對我們而言,繼續緊縮和加息直至通脹達到2%不合適。那將確定我們已行動過度,會讓經濟進入負值區間。” 博斯蒂克說,他仍然希望美國經濟可以避免衰退、避免失業大幅增長。他依然認為,衰退不是預定的必然結局。“我們可以有一些疲軟,但目前我認為不會給我們(造成)歷史性衰退的經歷。” 博斯蒂克講話前一日,另外兩名美聯儲官員也提到了過渡加息的風險。 本週二,老牌鴿派、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稱,他的確擔心加息太快,不過他對避免衰退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為即使到了明年3月的利率巔峰,也還可能避免衰退。明年FOMC投票委員、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當天稱,美聯儲當前的加息步伐適當,同時他承認,由於貨幣政策有滯後性,存在加息過度的風險。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2-09-29
查看详情
毫不留情!IMF“痛批”英國減稅計畫,敦促“重新評估”

繼週一美國亞特蘭大聯儲主席表示該計畫“令人對英國經濟產生質疑”後,週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敦促英國“重新評估”減稅計畫。 IMF在最新聲明中表示: IMF還補充道,它理解英國政府希望助力“家庭和企業應對能源價格衝擊”,同時通過減稅和供給側改革“拉動增長”。但是該計畫引發了外界擔憂,他們擔心高收入者將從中獲益更多,這或將“加劇不平等”。 這個批評嚴厲而尖銳,毫不留情。這接近IMF的一種措辭,即評價一系列政策是不負責任、不明智且不合時宜。 IMF前副總裁Adnan Mazarei認為這一聲明是“強勢的”,並表示IMF“感到擔憂,尤其是針對溢出風險”,他稱溢出風險是“切實存在的”。 英國走上了一條不必要的危險之路。 除了美國和IMF方面對英國減稅計畫表示質疑之外,信用評級機構穆迪警告稱,大規模且無資金支持的減稅計畫將導致借貸成本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2022-09-28
查看详情
LNG價格還要漲?小型貿易商退場後 能源巨頭重掌話語權

隨著液化天然氣價格飆升,數十家小型貿易商被迫退場,如今液化天然氣業務集中在少數國際能源巨頭和大型貿易公司手中。 自從2011年以來,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的規模已經翻了一倍多。此前受益於行業前景好,小型貿易商紛紛進場想要“分一杯羹”。 然而如今,由於俄烏衝突持續擾亂全球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市場,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一度飆升至17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不少小型貿易商受限於資本規模被擠出市場,而大量的交易集中於國際能源巨頭和頂級貿易公司手中。 有分析人士測算,這種寡頭壟斷的控制情況可能一直要到2026年才會得到緩解,屆時隨著更多的液化天然氣被投入市場,價格將會被拉低。 但是在此之前,由於能源巨頭壟斷和小型貿易商退場,將可能繼續推高液化天然氣的價格。 不敵資本遊戲 小型貿易商退場 此前在2020年,亞洲基準液化天然氣價格一度創下最低記錄,低於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然而如今,全球液化天然氣價格暴漲,這也意味著交易市場需要的資本猛增。 總部位於美國的液化天然氣貿易商Six One Commodities的首席執行官Ben Sutton對此表示: 目前來看,貿易商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信貸。 該公司在2021年第三季度液化天然氣價格飆升之後,不得不縮減了業務規模。 液化天然氣諮詢公司Capra Energy的董事總經理Tamir Druz也警告稱,液化天然氣價格大幅波動,將會給資產規模較小的貿易商造成較大的壓力。 由於難以獲得融資,一些較小的貿易商被迫退出液化天然氣市場。 另外,能源巨頭維多公司的液化天然氣全球負責人Pablo Galante Escobar也坦言道: 液化天然氣已經重新變成富人的商品。 能源巨頭重掌價格話語權 頂級貿易公司擁有龐大的能源資產、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和穩定的資本支持,這讓其在液化天然氣市場有更大的靈活性和話語權。 有分析人士指出,能源和大宗商品巨頭正在接管液化天然氣市場,比如殼牌、英國石油、道達爾、維多、托克、嘉能可…… 其中,能源和航運諮詢公司Pote & Partners預計,殼牌和道達爾在目前4億噸規模的液化天然氣市場中占到1.1億噸的份額。 此外,能源巨頭還玩起了“強強聯合”。殼牌收購了英國天然氣集團,道達爾收購了法國Engie的液化天然氣部門,再加上卡塔爾能源的7000萬噸產能和英國石油的3000萬噸產能,相當於四家大公司就吃掉了整個市場一半的蛋糕。 對於液化天然氣的未來價格走勢,獨立液化天然氣顧問Guy Broggi分析稱: 液化天然氣市場正在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價格將保持在高位,且高價情況將持續很久。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2-09-27
查看详情
“國家破產”事件接踵而至,IMF年內救助規模已創紀錄新高

“國家破產”事件接踵而至,目前至少有五個國家宣佈債務違約,多個發展中國家也已債臺高築,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內救助規模也隨之創下紀錄新高。 受疫情、俄烏衝突、全球加息大潮等多重衝擊影響,全球數十個國家紛紛向尋求IMF援助。週一,據媒體分析指出,截止8月底,IMF發放的貸款總額達到1400億美元,高於2020年底和2021的總貸款額,達到了創紀錄的高點。 更糟糕的是,預計隨著借貸成本飆升,這一數字將在未來幾個月繼續攀升。專家預測,全球主要央行的進一步大幅加息將繼續推高全球借貸成本,或引發嚴重衰退。 此外,一些分析人士表示,IMF的貸款能力可能很快會達到極限,被國際債務市場拒之門外的低收入國家都在尋求IMF的援助。IMF承諾的總貸款額(包括已商定但尚未支付的貸款)目前已超過2680億美元。 分析還指出,預計2022年至2028年,全球“最貧窮”的55個國家債務將升至4360億美元,今年和2023年將有約610億美元到期,2024年將有近700億美元到期。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分析師Kevin Gallagher警告稱,“只有以上數量國家”才能得到IMF的支持,且不會“破壞IMF的資產負債表”。 目前,IMF正在與一些國家就一攬子支持方案進行談判,並可能將進一步增加其承諾的貸款規模。 尚比亞、斯里蘭卡等國接連發生債券違約;黎巴嫩、俄羅斯和蘇里南正在就IMF的紓困進行談判;加納、埃及和突尼斯正在為類似的支持進行早期談判。 IMF於8月底批准向巴基斯坦提供11億美元的援助;阿根廷未來幾周將收到39億美元,這僅是其接受的410億美元援助的一部分。 IMF正在有限地增加其貸款能力,其最近設立了一個“恢復力和可持續性信託”(RST),旨在幫助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等系統性挑戰。下個月,預計IMF將批准一個新的“食品衝擊窗口”,以幫助受食品價格飆升影響嚴重的國家。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2-09-26
查看详情
美市評論

前晚美聯儲宣布加息 75 個基點後,美股出現劇烈波動。 標普 500 指數在加息公告後一度下跌 0.8%,隨後一度上漲 1.3%,但收盤收於當日低點附近,下跌了 1.71%。標普 11 個行業板塊全部收低,只有消費必需品類股表現相對較好,只下跌 0.34%。 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 7 個基點,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近 3 個基點,顯示國債收益率曲線進一步倒掛(目前為 -0.51%)。現倒掛水平已是一個相當強的經濟衰退指標,顯示市場擔心美聯儲有很大機會過度收緊貨幣政策。 美元指數繼續創下 111.3 的近期新高,WTI 原油價格下跌 1.8% 至每桶 82.94 美元。 美聯儲會議發出的信息是貨幣政策更緊、維持更長時間和經濟將受更多痛苦。 市場目前預計 2023 年加息幅度將比會議前預計水平再多 25 個點子,將聯邦基金利率調升到 4.6% 的峰值目標(目前為 3% 至 3.25%)。 會議還強化了市場對年底前額外加息 125 個基點的預期,並緩和了市場對 2023 年任何政策放鬆的預期。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的基調也偏鷹派,因為他提到政策現在才開始略微屬於能限制經濟活動,而美聯儲有決心達到 2% 的通目標。 總體而言,議息帶出的信息比預期的更鷹派。 的確,今天很難提出短期看好美股的論點。 美聯儲正在收緊利率和量化緊縮; 俄羅斯再次以言論升級緊張局勢;企業盈利失望風險很高等。 此外,收益率曲線的大幅倒掛是強烈的衰退信號,並與美國領先經濟指標的趨勢相符。 債券大王 Jeffrey Gundlach 認為,2023 年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為 75%。目前美聯儲成員的過往政策執行記錄並不理想,亦曾經出現不止一次政策失誤, 如 2018 年的 180 度政策轉向和今年初高通脹只屬短暫的判斷等。今天股票投資者只能寄希望於美聯儲開始關注更多關於 通脹和經濟活動的前瞻性領先指標,並在為時已晚之前放慢緊縮步伐。 在此和在 10 月中旬開始對企業盈利有更清晰的了解之前,股市亦較難出現明顯反彈。 即使如此,大幅減少持倉和降低風險的時機相信已經過去。相反,投資者應該採取更長遠的眼光,因為大部分負面因素已經反映在股價上,特別是在某些已經出現大幅下跌的行業。儘管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市盈率以 16.3 倍左右的歷史標準衡量仍然不是特別低,但如果撇除 AAPL、AMZN、MSFT、GOOGL 和 TSLA 等增長型大市值股份後,該指數剩下股票的市盈率接近 14.3 倍左右,顯示這些股份已經反映唔少經濟衰退的風險。事實上,我今天已看到許多長期估值有吸引力的公司,例如 QCOM、F、BAC、GOOGL 和 FCX。 亦不是所有近期消息都屬於負面。 META 和 GOOGL 等美國公司正在縮減規模以降低成本,這將有助於提高短期盈利能力,有助抵銷部分經濟放緩影響。AMZN 在第二季已見到這個情況出現。另外,昨天有消息美國全國連鎖餐廳表明,今天招聘開支變得更容易,反映美國勞動力市場正在逐漸放鬆。通貨膨脹亦正在放緩,例如,根據 Redfin 的說法,最新租金叫價升幅是一年來最小的,並且已經連續三個月放緩,而住房相關因素佔 CPI 的約三分之一。另外,商品價格,運費,消費者通脹預期亦呈現下降趨勢。所有這些發展都需要時間才能反映在官方統計數據中,但股市總是向前看,並可能隨時開始反映這些發展。自二戰以來與衰退相關的市場回調,平均為 31%,而目前標指已從高位回落近 21%。摩根士丹利的 Mike Wilson 和 Double Line 的 Jeffrey Gundlach 等一些知名策略師認為,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基本看法為 3400 點,即有約 10% 的回調空間 (後者亦表明會在標指 3500 點附近開始買貨)。相比之下,過去數年從衰退中走出來的平均標指回報在 1 年、3 年和 5 年的時間內分別為 +21%、+48% 和 +100%。因此,鑑於市場已深度調整,從長遠來看,回報大於風險。

2022-09-23
查看详情
匯市掀久違“滔天巨浪”,今年美元這麼個漲法,只是因為息差嗎?

在8月的傑克遜霍爾會議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釋放的鷹派信號,加上8月份的CPI數據都暗示了收緊政策的必要性,令市場感到不安。 外匯市場也做出了相應的反應:由於預期美聯儲將放寬政策,日元兌美元匯率在8月上旬曾一度升至131,但在鮑威爾講話後,日元匯率一度暴跌至近145。 2022年的匯市波動要比以前劇烈得多,特別是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期間相比。那麼,為什麼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對利差幾乎毫無反應的外匯市場,現在卻對利差如此敏感呢? 在週三發佈的研報中,野村證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指出,這種波動性的增加可以歸因於兩個主要因素:最直觀的是以通脹回歸為代表的宏觀經濟環境的重大轉變,而另一個更潛在的因素就是美國政府優先事項的轉變。 特朗普政府致力於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導致與貿易相關的需求在日元需求中的比重增加了,進而降低了匯率對利差的敏感性。但拜登對貿易失衡的重視程度較低,使匯市逐漸恢復了對利差的高敏感性。 美國作為貿易逆差國,一旦其決定將重點放在糾正貿易不平衡上,外匯市場將發生重大變化,此前幾乎只關注利差的交易員也開始監測貿易收支問題。因為政府可能採取干預手段壓低美元匯率以減少貿易逆差,這可能會給做多美元頭寸的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反之,如果政府開始“放任”對外貿易,利差就會重新變成交易員的關注點。 特朗普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 目前市場的主流觀點是,美國與日本和歐洲之間的利差擴大,是推動美元大幅走強的主要原因。 在今年以來美元的走強中,美元兌日元的升值最為明顯,因為儘管國內通脹率不斷上升,但日本並未表現出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意圖,美日利差不斷走闊。但美元兌英國和歐元區貨幣的匯率也出現上漲,這兩個地區明明都上調了政策利率。 因此辜朝明認為,僅靠較大的利差不足以解釋近期外匯市場的劇烈波動。因為在特朗普執政時期,儘管利差水準與現在相似,但日元兌美元匯率幾乎沒有變化。一個關鍵原因是,特朗普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政府唯一一貫堅持的政策。 2014年9月奧巴馬執政期間,美聯儲宣佈將推進利率正常化後,美元兌其他貨幣迅速走強,讓美國的藍領工人階級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墨西哥作為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成員國,其貨幣兌美元匯率一度下跌48.0%,加拿大元兌美元也一度下跌36.7%。 特朗普意識到這些工人的恐懼和緊迫感,他在自己的競選活動中承諾保護美國的製造業——即使這需要採取保護主義政策。這也是他多年來一直宣導的,幫助他擊敗了民主黨對手。此外,他還通過提高對許多進口商品的關稅,確保用實際政策實現這一承諾。 辜朝明認為,美國作為貿易逆差國,一旦其決定將重點放在糾正貿易不平衡上,外匯市場將發生重大變化,此前幾乎只關注利差的交易員也開始監測貿易收支問題。因為美國政府可能在任何時候採取干預手段壓低美元匯率,以減少貿易逆差。這可能會給做多美元頭寸的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 此外,美國對日本的巨額貿易逆差意味著,貿易驅動的交易對日元上漲和美元下跌有持續的壓力。美元之所以持續走強,也是因為日本投資者因較高的利率水準而買入美元。 辜朝明指出,一旦特朗普當選,迫使這些投資者對做多美元頭寸持更為謹慎的態度,由於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與貿易相關的需求在日元需求中的比重增加了,進而降低了匯率對利差的敏感性。這是特朗普上臺後,儘管美元與日本和歐洲的利差大幅擴大,但美元沒有走強的主要原因。 從1985年9月《廣場協議》簽訂後的大約十年裏,外匯市場也密切關注貿易平衡問題;極度強勢的美元助長了美國的工業保護主義浪潮,廣場協議的簽訂通過壓低美元匯率來緩解這些壓力。 後來,對貿易平衡的關注使日元兌美元匯率從協議簽訂時的240驟降至1995年4月的80,儘管在此期間美國利率水準一直高於日本。 在特朗普上臺前,美國政府在20年的時間裏都沒有過多關注貿易失衡問題,利差成為決定匯率的重要因素。但特朗普政府重新關注這一問題,再次改變了外匯市場參與者的行為。 拜登對貿易失衡的重視程度較低 拜登上臺後,其不願重返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及出臺被指責為貿易保護主義的“只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政策,從而與純粹的自由貿易政策拉開了距離,但至少就目前而言,他也沒有把貿易失衡作為一個主要問題。 既然通脹已成為目前最緊迫的經濟問題,美國政府似乎願意接受強勢美元以幫助遏制通脹,即使這會加劇貿易失衡。 從拜登政府的態度來看,辜朝明認為,日元匯率之所以對利差如此敏感,主要原因是政府不再將糾正貿易失衡視為關鍵的優先事項。 但即使通脹持續,他認為拜登政府忽視美元的走強也是不明智的,因為這可能重新點燃讓特朗普在2016年大選中獲勝的保護主義情緒。由於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仍在美國發揮著重要的政治影響力,允許美元不受限制地上漲對拜登總統和試圖贏回藍領階層選民的民主黨來說是一個重大風險。 此外,拜登作為一位尋求團結和自由世界的總統,應該不會希望保護主義在美國死灰復燃,這有可能破壞團結的紐帶。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估計,美元的實際有效匯率目前正接近37年前的水準,當時保護主義情緒的高漲導致了1985年廣場協議的簽署。辜朝明認為,拜登政府最終將被迫為美元的強勢上漲踩下刹車。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2-09-23
查看详情
跟隨美聯儲加息,香港金管局第五次上調基準利率

美聯儲如期加息75個基點後,香港金管局緊隨其後。 週四,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將基準利率上調了75個基點至3.5%,為連續第五次上調利率。在幾小時前,美聯儲也採取了同樣的加息幅度,並暗示借貸成本將繼續上升,突顯出抗擊通脹的決心。 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香港各大銀行是否會跟隨金管局,自2018年以來首次上調優惠利率。到目前為止,匯豐、渣打和其他銀行都沒有採取行動。 然而人們猜測,在8月份一些銀行將HIBOR掛鉤抵押貸款計畫的利率上限提高了25個基點之後,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分析認為,銀行此舉是他們在今年年底最終提高優惠貸款利率之前的一種戰術性舉措。 更高的利率給經濟增長帶來了額外的風險,由於全球經濟衰退,香港今年已兩次下調了經濟增長預期。 香港的貨幣政策需要維持港幣與美元的掛鉤關係,美聯儲今年激進的政策還引發了有關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可持續性的辯論。 7月,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在官網撰文稱,聯繫匯率制度實施近四十年以來,經歷過多次經濟週期,一直行之有效,是香港金融及貨幣穩定的基石。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2-09-22
查看详情
魏尚進:全球正面臨各大央行競相加息風險

全球正在面臨各大央行競相加息的風險。加息舉措與幅度對單個國家或許可取,卻可能將全球經濟拖入不必要的衰退。雖然這種情況仍有迴旋的餘地,但機會窗口正在關閉。 為了對抗國內的高通脹,美歐英等國央行大幅加息似乎情有可原。例如,如果考慮到美聯儲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低估了通脹的持續性,那麼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關於“即使有經濟衰退的風險也要繼續加息”的承諾,對於美國而言就合乎情理。為了確保美國通脹的預期能維持在較低水準,美聯儲寧願措施過激,也不願措施不足。而在大西洋彼岸,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也許諾要提高利率,以應對本國幾十年來最高的通脹水準。 輪番加息的問題在於,任何主要央行的加息都會通過匯率機制向其他國家輸出通脹,迫使其他央行加息的幅度超過它們本應做的。比方說,美聯儲提高利率時,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如果沒有做出回應,英鎊和歐元就會對美元貶值,導致其進口價格上漲,加劇原本已經很高的通貨膨脹。如果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將進一步提高利率作為回應,就會將一些通脹輸回美國和其他經濟體。其結果是各國利率螺旋式上升,對全球產出和就業的破壞性比這些國家希望的更大。 另外,對於66個將本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較小經濟體——尤其是那些沒有重大資本管制的經濟體,如中國香港、巴拿馬和沙烏地阿拉伯——每次美國加息時,其利率往往會自動跟著上升,即使加息對這些經濟體的經濟前景有害。 由於俄烏衝突和隨之而來的能源和食品價格飆升,全球經濟增長已經在放緩,一波不斷上升的利率可能會將世界經濟推向負增長。反過來,如果通過一些政策協調,全球主要央行可能可以通過不那麼激進的加息策略來達到控制通脹的目標,而不是依靠各央行獨自努力。不過地緣局勢緊張加劇,一些主要經濟體之間的不信任加深,會使政策協調更加困難。 值得慶倖的是,全球化的競爭性加息還沒有發生。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的中國和日本,通貨膨脹率目前均低於3%,遠好於美國、英國和歐元區的8%或更高的通貨膨脹率。中國和日本目前不需要為了應對美聯儲、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而提高利率。事實上,中國政府正在考慮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而幾十年來更擔心通貨緊縮而不是通貨膨脹的日本決策層似乎也不太擔心。目前看來,中國和日本似乎都願意接受本幣貶值。 但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俄烏衝突還沒有結束的跡象,能源價格預計不會很快大幅下降。中國和日本都是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大國,與能源價格上漲的受益者美國相比,能源價格飆升更讓它們擔心。雖然中國和日本的通脹率明顯低於其他主要經濟體,但在快速上升。中國通脹率自年初以來增長了兩倍,年化通脹率從0.8%增至2.9%;同期日本通脹率則從0.5%增至2.6%,增長了五倍。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輸入型通脹也將很快成為兩國的主要政策關注點。 各國政策制定者應抓住合作的機會,以免為時過晚。2009~2010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協調應對模式為此類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參照。當時對其他國家搭便車的擔憂,最初阻礙了各個經濟體在財政刺激方面採取大膽的行動。但各國之間以及它們與中國之間在20國集團等論壇上的討論緩解了這些擔憂,中國大規模經濟刺激提高了中國對歐洲、美國和其他地區商品的需求,也使得其他國家更願意推出自己的大規模刺激計畫。這一多邊行動幫助緩解了當時的危機。 這一次,不斷升級的地緣緊張局勢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摩擦遺留問題,加深了一些經濟超級大國之間的不信任。雖然這次的通脹與2009~2010年的衰退相比,經濟挑戰的性質不同,但政策協調的必要性同樣重要,其目的也是為了盡力減少產出和就業損失。如果成功,將改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所需的政策協調的機會。

2022-09-20
查看详情
即使衰退,也在所不惜!全球央行掀起“加息競賽”

在發誓要遏制數十年來最大通脹之後,全球主要央行不惜一切代價,已經掀起一場”你追我趕”式加息狂潮,並且在本周就將上演一波高潮。 前有美聯儲FOMC將公佈利率決議,在漲幅超預期的美國8月CPI數據出爐後,市場討論焦點已經從“50或75基點”升級成“75或100基點”;後有日本央行將公佈利率決議,市場關注在屢次發出口頭干預並實施匯率檢查機制後,日本央行是否還會“按兵不動”;英國央行也頗受關注,市場預計英國央行在本周加息75個基點至2.5%的可能性為79%,屆時將成為英國央行自1989年以來的最大加息幅度。 迄今為止,今年約有90個國家的央行開啟加息,其中一半至少一次性加息75基點,由此引發的是十五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加息潮。根據摩根大通的數據,全球主要央行在本季度還將啟動1980年以來最大加息,而且並不會止步於此。 世界銀行也在上周四發佈的報告中寫道,投資者預計明年各國央行將把基準利率提高至近4%的水準,達到2021年平均水準的兩倍,以此將核心通脹率控制在5%左右。而按照報告中模型的計算結果,如果央行致力於將通脹控制在目標區間內,利率可能會高達6%。 遏制通脹 各國央行“不惜一切代價” 為了給通脹降溫,各國央行“猛踩刹車”,不惜以犧牲經濟發展為代價。 不僅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上個月承認,雖然更高的利率、放緩的增長和疲軟的勞動力市場條件會降低通脹,但也會給家庭和企業帶來一些痛苦,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Isabel Schnabel也提及遏制通脹過程中的“犧牲率”。 而這所謂的痛苦和犧牲究竟會帶來怎樣的衝擊? 媒體稱,按照貝萊德集團分析師的觀點,如果美聯儲致力於將通脹水準控制在2%的目標,那麼美國經濟將直面深度衰退,將有300萬人失業。而在能源危機之下,歐洲央行需要採取更為緊縮的貨幣政策才能達成目的。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主管Ethan Harris認為,英國&歐元區和美國經濟將分別於今年四季度和明年陷入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眾多主要央行朝著共同目標前進,此舉也加劇了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Maurice Obstfeld認為“他們正在加強彼此政策的影響”,並且上述央行還參與到針對本國貨幣的競爭性升值之中,而這個過程也將通脹輸出到海外。 然而即便如此,全球主要央行依然沒有放慢前進的腳步。 一方面是擔憂過早放鬆政策會導致通脹複燃,之後可能不得不重新緊縮,因此導致經濟衰退。今年7月“新美聯儲通訊社”也曾撰文表示,過早轉向寬鬆將導致1970年“通脹失控”的覆轍。 另一方面,央行急於恢復自己“通脹鬥士”的聲譽。在今年的通脹“高燒”面前,去年的“通脹暫時論”讓央媽顏面盡失。 對此野村首席經濟學家Rob Subbaraman表示: 對中央銀行而言,聲譽就是一切,卻因錯誤的暫時性通脹言論受到損害......從1970年代的經驗來看,恢復聲譽是他們的首要任務,即便這意味著經濟衰退。 既控通脹,又保經濟? 最新的世界銀行報告提及,經濟學家Justin-Damien Guenette、M. Ayhan Kose和Naotaka Sugawara發現了央行在不引發全球衰退的情況下控制通脹的方式,並為政策制定者制定了一項行動計畫: 各國央行必須清楚地傳達政策決定,錨定通脹預期,並降低所需的貨幣緊縮程度。 在發達經濟體,央行應牢記貨幣緊縮的跨境溢出效應。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應加強宏觀審慎監管,建立外匯儲備。 財政部門需要謹慎調整財政支持措施的退出,同時確保與貨幣政策目標保持一致。 明年收緊財政政策的國家數量預計將達到199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準,此舉或將放大貨幣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政策制定者需要制定可信的中期財政計畫,並為弱勢家庭提供有針對性的救濟措施。 其他經濟政策制定者也需要加入對抗通脹的行列之中,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來增加全球供應。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2-09-19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