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3594 6776

用心为每一个客户服务

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鍾豐年 蘋果觸發科技股回調

受 BAC 和 GS 的利好消息帶動,美國市場開盤強勁。 GS 第二季盈利和收入均高過預期,而雖然 BAC 的盈利低於預期,但在管理層對 2022 年剩餘時間的淨利息收入增長發表積極評論後,股價也修復早段跌幅。銀行股昨天看到一些獲利回吐,但整體前景仍然樂觀。油價上漲,能源股也有最棒,其中 DVN 和 HES 表現較好。 明顯弱於大市的有早前資金避風類別的國防和醫療保健板塊,例如 LMT、NOC、ABBV 和 LLY。 下午 紐約時間1 點後,彭博社報導稱,蘋果公司明年將放緩招聘和投資,為潛在的經濟衰退做準備。市場將此訊息視為 AAPL 可能降低盈利預期的信號,再加上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科技股急轉直下。   昨天的市況表明,市場仍然對公司即將發布的盈利和盈利指引感到不安。 鑑於海外非美元收入的貢獻較高以及近期累積升幅不少,科技股面臨的風險最大。目前,盈利風險較低的行業有金融和能源。 醫療保健在最近資金轉投科技股的輪換中表現不佳,但如果這種弱勢持續,投資者應該利用這次機會收集。從正面的方面來看,市場寬度還良好,在昨日跌市中,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上漲股份數量仍超過下跌股份數量。   (筆者是證監會持牌人,並持有 BAC,GS,DVN 股票)

2022-07-19
查看详情
鍾豐年 7.18日美股晚報

由於銀行盈利好於預期以及有利的經濟數據,美國市場上週五走高。 首先有零售額環比增長1%(市場預期增長0.8%)。 然後有密歇根大學的消費者通脹預期,從 6 月份的 3.1% 降至 2.8%。 良好的增長和通脹預期下降令市場整天保持強勢,指數亦收盤於當天高點附近。 所有 11 個標普行業 (以 SPDR ETF 計算) 均上揚,金融股 (XLF) 上漲 3.42%,通訊服務 (XLC) 和醫療保健 (XLV) 分別上漲 2.54% 和 2.39%。 美元指數終於下跌,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在兩年期和十年期之間保持倒掛(約 30 個基點),WTI 原油收復了周四的部分失地,而黃金失去 1,700 美元水平之後修復失地。   本週沒有重量級經濟數據,但有不少業績報告。週一有 BAC 和 GS、週二 HAL、JNJ、NFLX、週三 TSLA、週四 DHR 和 UNP 以及週五 AXP。經過幾間銀行財報後,銀行股可能受未來經濟前景推動多於剩下的財報,且如上述,這方面的最新發展是正面的。標準普爾 500 指數剛剛收復 21 天 EMA,下一個阻力是 50 天 SMA 3940。市場情緒和倉位仍然偏向負面(CNN Fear and Greed 指數仍處於“恐懼”狀態)。估值並未處於非常便宜水平,但根據 FACTSET 的數據,標普 500 指數未來 12 個月 (NTM) 市盈率為 15.8 倍,低於其5 年均值 18.6 倍的和10 年均值 17 倍。由於未來盈利預期可能下降,實際市盈率可能會更高,但目前的數字亦有參考作用。這是三個利好因素,利淡因素是可能出現令市場失望的財報(或未來盈利展望)以及美聯儲繼續收水。總而言之,市場走勢短期稍為傾向向上,現在開始對沖可能還為時過早。隨著標準普爾 500 指數接近 4025 點和納斯達克 100 指數接近 12,500 點,應可重新評估。近期反彈浪中,長債息率上升往往扭轉科技股強勢,投資者應密切關注10 年期國債收益率,目前為 2.92%,低於近期的高位 3.48%。   本週將進入 7 月 27 日聯儲局會議前的媒體封鎖期。 目前,芝加哥期貨顯示當時加息 75 個基點的概率為 69%(加息 100 個基點的概率為 31%)。 目前很有可能在 9 月再加息 75 個基點,然後在 11 月和 12 月再加息兩次(25 個基點),以使聯邦基金利率在年底前達到 3.5% 至 3.75% 的目標範圍。有趣的是,期貨市場也預期聯儲局最早將於 2023 年 6 月開始寬鬆週期。   (筆者是證監會持牌人,並持有 GS,BAC,HAL  股票)

2022-07-19
查看详情
利率越來越高 全球地產熱集體降溫

疫情初期的大放水令全球泡沫騰飛,在全球地產市場掀起一場繁榮;然而,今年以來全球60多家央行,多次加息50個基點或以上,正給這場地產熱畫上句號。 從歐洲到亞洲,再到拉丁美洲,房地產市場正在迅速降溫,隨著各國央行積極提高借貸成本來抑制物價飆升,房價也在下跌。 對於全球各國央行來說,從泡沫不斷的地產市場擠出泡沫是控制高通脹的一部分。房價下跌通常會導致家庭支出減少,隨著建築業生產活動放緩,銀行發放貸款減少,房地產銷售下滑,整體的經濟活動都將放緩,從而緩解通脹上行壓力。 加拿大央行行長Tiff Macklem上個月曾指出,其預計住房活動會有所放緩。坦率地說,這將是健康的,因為當前經濟過熱。但經濟學家們認為,風險在於,各國央行加息過於激進,導致全球房地產市場放緩,最終使泡沫破裂,並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 利率快速上升 房地產市場遇冷 據媒體最新報導,基於房地產在其經濟中所占份額、最近的繁榮程度以及購房者對利率快速上升的敏感程度等指標,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和瑞典等國家的地產市場看起來尤其脆弱。 加拿大6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平均房價較今年早些時候的高點下跌了近8%,新西蘭6月房價較2021年底的峰值也下跌了8%,瑞典5月房價環比下降了1.6%,為疫情開始以來最大的月度降幅。 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全球房價指數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至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房價上漲19%,經通脹調整後為10%。2022年前三個月,經通脹調整的全球房價同比增速放緩至3.9%,巴西、智利、西班牙、芬蘭、南非和印度等國的房價出現下滑。 經濟放緩的同時,許多國家仍在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預計房貸利率也會跟隨上行。 上周三,加拿大央行加息100個基點,將政策利率調整為2.5%,並警告稱未來還會有更多加息。加拿大央行行長Tiff Macklem表示,冷卻住房對於降低通脹至關重要。 在加拿大央行的暴力加息下,加拿大抵押貸款利率升至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地產交易活動從之前的火熱狀態迅速降溫。根據加拿大房地產協會數據,6月份的房屋銷售同比下降了24%。 房地產經紀公司Realosophy表示,多倫多5月房屋銷售同比下降40%,目前處於20年來的最低點。多倫多房屋(不包括公寓)的中間價較2月份的峰值下跌了近20%。 不可預知的風險或影響央行加息步伐 一些經濟學家們認為,各國央行加息過於激進,可能導致全球房地產市場活動放緩,最終使泡沫破裂,並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 野村控股全球市場研究主管Rob Subbaraman表示,危險在於房地產和金融市場同時處於下行週期,可能導致更持久的衰退。十多年來的量化寬鬆政策催生了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但由於償債率大幅上升、可負擔能力下滑,現在很快就會轉向另一面(泡沫破裂)。 高盛則指出,住房價承受能力的迅速惡化和房屋銷售的大幅下降表明硬著陸是一個真實的風險。 但也有分析師持不同的觀點,部分經濟學家認為應該持樂觀態度,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低利率和購房者對地區偏好的變化,而不是在2008年危機中寬鬆的貸款標準。目前房屋供應依然緊張,健康的勞動力市場和大規模刺激計畫意味著許多家庭的財務狀況良好,發生像2008次貸危機那種規模的地產泡沫破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儘管如此,比預期更嚴重的房地產低迷可能意味著經濟放緩程度超出了央行的預期。 房地產活動放緩可能導致建築工人下崗,對鋼鐵和其他商品的需求減弱。房價下跌還將影響家庭和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這往往又會給經濟的其他部分帶來壓力。面對這些風險,一些央行可能會決定放緩加息步伐,甚至可能暫停加息或轉向降息,來防止房地產泡沫蔓延。 凱投宏觀首席經濟學家Neil Shearing表示,央行將容忍溫和的房地產衰退,但如果出現更嚴重的衰退,可能迫使其改變政策。 目前,澳洲聯儲正以近30年來最快的速度提高利率,房價的回落將緩解住房負擔能力問題,但經濟學家表示,任何市場即將崩潰的跡象都將導致澳聯儲暫停收緊政策。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2-07-19
查看详情
重磅!“新美聯儲通訊社”放風:7月加息75基點!

面對續創新高的美國通脹“高燒”,市場對美聯儲接下來的舉動已經有了更為激進的預測,比如7月直接加息100基點。 但是按照“新美聯儲通訊社”透漏出的信號,很多人可能要被潑冷水了。 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在最新文章中表示,美聯儲官員已經暗示,為了遏制高企通脹,可能將於本月26日—27日的會議上連續第二次加息75基點。而關於是否採取更大幅度的加息舉措,部分官員表露出謹慎的態度。 他們對此指出,由於美聯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息,經濟活動正在顯露出放緩的跡象。 美聯儲理事Christopher Waller上周四在愛達荷州維克多的一次會議上表示: 你不想過度加息,75個基點已經是大幅加息......不要說這樣的話,‘因為你沒有加息100基點,所以你沒有做好你的工作。’ Waller還補充道: 我們知道這份通脹報告會很糟糕,而且確實如此,它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嚴重......(但是)我們不想針對一個數據點來制定政策,這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上周五在Tampa Bay商業雜誌於佛羅里達州主辦的論壇上,亞特蘭大聯儲主席Raphael Bostic表示,過度加息可能導致經濟出現不必要的疲軟跡象。 同時,其他美聯儲官員也對加速加息表示不安。堪薩斯城聯儲主席Esther George在上周提及: 快速加息促使政策緊縮速度加快,所帶來的風險已經超過經濟和市場的調整步伐。 並且按照研究機構LH Meyer的Meyer先生所說,加息100基點可能會讓美聯儲官員們花費更多精力進行解釋,因為他們未來的政策戰略前景會變得更加複雜。 Meyer表示: 如果你要做加息100基點,你最好有一個好故事,他們現在沒有。 Meyer還補充道,比如官員們必須澄清是什麼促使了又一次轉變的發生,以及什麼因素會導致他們採取更激進的步伐。 此外,上周五密歇根大學對消費者長期通脹預期的調查結果,也削弱加息100基點的預期。 該數據已經降低至一年多以來的最低水準,目前美聯儲官員密切關注家庭和企業對未來通脹的預期,因為他們認為這種預期可以自我實現。 前美聯儲理事Laurence Meyer對此表示: 他們(消費者)可以從中得到安慰......這減輕了他們的壓力。我認為他們不想加息100基點。 作為“御用通訊社" 華爾街日報多次放風預測美聯儲政策 2011年,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發表了一篇關於美聯儲QE2的前瞻文章,準確地預測了美聯儲政策動向,他因此聲名鵲起,被冠以“美聯儲通訊社(Fedwire)”之稱,此後華爾街日報又多次放風預測美聯儲政策。 現在有新“美聯儲御用喉舌”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也成功接過前輩衣缽,針對近期三次加息,次次提前“放風”。 6月14日週二,就在美聯儲召開FOMC會議前兩天,有新“美聯儲御用喉舌”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刊發了一篇題為《美聯儲本周可能考慮加息75個基點》的報導。 並且回顧3月和5月的兩次加息時間點的報導,Nick Timiraos也都成功地“預判”了加息。

2022-07-18
查看详情
社論:美激進加息在所難免 各國需合理評估風險

郵差總按兩遍鈴,美國勞工部再次按下了市場的門鈴。數據顯示,6月美國CPI同比上漲9.1%,創40年來新高,環比達1.3%,創下2005年以來最高。   這是一個令人窒息的數據。從趨勢看,相當於美國大滯脹時期的第二波,即1970年代美國等經歷的大滯脹歷經三波,其中第二波CPI達11.055%,第三波CPI最高達13.549%。目前美國CPI環比若保持1.0%的水準,美國CPI同比將向大滯脹時期的高點靠近。   從美國CPI的商品籃子看,食品、能源、核心商品、核心服務等四大分項全面開花,其中食品環比上漲1.0%,能源環比增速貢獻了整個CPI環比增速的一半,核心商品中的汽車、傢俱等環比都在1%左右,核心服務中房租指數環比增長0.6%,交通服務等增長2.1%。CPI商品籃子在寬度上全面發力,反映影響通脹制動因素已火力全開。   同時,6月工資-通脹螺旋指數上升到15.5%,正在向上世紀70年代美國大滯脹時的高峰靠近。   這基本可下定論,通脹並非源自地域政治、供給衝擊,而是這兩年來美聯儲等央行實踐現代貨幣理論(MMT),疏於全面履行幣值穩定職責帶來的惡果。這些年美聯儲等熱衷於既要保持通脹穩定,又要刺激經濟和就業增長,如今看來是一場美聯儲與經濟滯脹的契約。   面對業已現形的通脹獠牙,必須清除MMT荼毒。儘管從時機選擇上美聯儲與MMT和量化寬鬆的告別來得有些晚,但相比70年代的美聯儲前輩,現任美聯儲決策者們還沒有完全錯過。   當然,代價是需要在政策力度上更加強硬,7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做出加息100甚至125個基點的決策,都在市場可承受範圍之內。這可向市場傳遞美聯儲抗擊通脹的決心,決心越堅決,市場的預期改變才越有效。   而面對美聯儲的激進加息,各國須合理評估好可能的風險,防止在風險發生前低估風險、卻在風險發生後高估風險。   首先,要合理評估風險,就必須明晰高通脹是全球現象,不要低估其影響。各國央行都需重視,以避免本幣與美元的利差過大,使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改變,帶來跨境流動性風險。   這方面歐盟的教訓值得注意。最近歐元區金融市場動盪,歐元近一個月來貶值接近5%,一個可解釋的原因是,歐洲央行對通脹偏鴿,導致美歐利差拉大,歐元對美元跌破平價,從而加重了歐元的危機。可以預計,若歐洲央行繼續對通脹採取綏靖態度,歐洲資本流向美國等地將加劇歐盟經濟的困境。   其次,要合理評估風險,還需避免高估美國市場風險。美國金融市場是最典型的弱有效市場,通脹已在美國金融市場得到了一定體現,市場預期美聯儲大幅加息的情緒,也已被美國金融市場所消化。   部分投資者認為,美聯儲激進加息利空美國資本市場。這實際上就是風險出現後在高估市場風險。目前美國資本市場的恐慌指數並沒陡峭化,反映市場有情緒但不過度恐慌,美國通脹數據發佈後美股走勢也相對平淡;同時,美元市場中投資者的避險情緒也相對穩定,雖然2年期/10年期及2年期/30年期美國國債都出現收益率倒掛,但美國國債的走勢較為平淡,甚至比上次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時的情緒表達還緩和,這反映市場投資者認為管理通脹是當前第一要務,且相信一旦通脹被馴服,美國經濟會如同1982~1983年那樣呈V形走勢。   當下美元資產的避風港效應正在顯現。這對中國來說需平衡好外匯儲備資產的幣種配置,以及期限結構配置,進行理性投資。   總之,來自21世紀的這場通脹預示著,國際金融市場利率中樞會上升,低成本的國際資金可能將一騎絕塵,中國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融資成本會適度走高。中國要提升人民幣資產在國際市場的吸引力,需通過改革提升人民幣資產回報率,唯有如此才有底氣支撐人民幣匯率的自由浮動,提高人民幣資產的跨境交易吸引力。

2022-07-15
查看详情
美聯儲褐皮書:經濟溫和擴張,衰退擔憂升溫

北京時間週四淩晨,美聯儲公佈了由亞特蘭大聯儲編制的最新經濟展望調查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持續擴張,但部分地區繼續表達了對衰退的擔憂,企業預計漲價壓力將持續到年底。數據採集自全美12個地方聯儲,截止日期為今年7月13日。 經濟衰退擔憂升溫 美聯儲稱,自5月中旬以來,美國經濟活動適度擴張。一些地區報告稱,需求放緩的跡象越來越多,擔心經濟衰退的風險有所增加。大多數地區報告稱,隨著食品和天然氣價格上漲,家庭可支配收入減少,消費者支出放緩。 分行業看,由於庫存水準持續較低,大多數地區的新車銷售仍然低迷。酒店和旅遊業回暖,休閒旅遊需求有所回升,商務和團體旅遊有所增加。製造業活動喜憂參半,許多地區稱供應鏈中斷和勞動力短缺繼續阻礙生產。 住房需求明顯減弱,因為對可承受性的擔憂加劇了銷售的非季節性下降,導致庫存略有增加,價格上漲較為溫和。商業房地產狀況放緩。大部分地區的貸款需求參差不齊,部分客戶對迴圈信貸額度的使用增加,而隨著抵押貸款利率上升,住房貸款需求減弱。 運輸服務業和農業呈現冷熱不均的特點。雖然對能源產品的需求強勁,石油和天然氣鑽井活動有所回升,生產仍然受到勞動力可用性和關鍵部件供應鏈瓶頸的制約。 美聯儲指出,與上一份報告類似,受訪者對未來經濟增長前景大多為負面,預計未來6至12個月的需求將進一步減弱。   美聯儲稱,自5月中旬以來,美國經濟活動適度擴張 勞動力市場依然緊張 美聯儲稱,大多數地區就業增長速度適中,總體情況仍然緊張。然而,幾乎所有地區都注意到,由於對工人的需求較弱,尤其是在製造業和建築業中,勞動力供應形勢略有改善。 大多數地區繼續報告工資增長。三分之一的地區表示,雇主正在考慮或已經向員工發放獎金,以抵消通脹相關成本。兩個地區工人要求加薪以抵消更高的成本。四分之一的地區表示,未來六個月工資增長將保持高位,而少數地區表示,工資壓力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消退。 物價壓力高漲 美聯儲稱,儘管大部分地區指出木材和鋼材等建築投入品價格漲幅有所放緩,但所有地區各消費階段成本價格都出現了同比大幅上漲。食品、商品和能源(特別是燃料)成本的增長仍然顯著,部分地區稱,與近幾個月相比,這些類別的價格通脹有所放緩,但仍處於歷史高位。 雖然一些地區擔心未來需求降溫,但總體而言企業定價能力是穩定的。在一些行業,如旅遊和酒店業,企業將成本壓力傳導給消費者幾乎沒有任何阻礙。受訪者普遍預計,定價壓力至少會持續到年底。 地方聯儲精選 紐約:經濟增長放緩,持續的勞動力、供應短缺和疫情反彈令家庭和企業的需求減弱。旅遊業繼續復蘇,而消費者支出和製造業活動持平。企業繼續報告銷售價格、投入價格和工資普遍上漲。對近期經濟前景的樂觀情緒進一步減弱。 費城:商業活動小幅復蘇,製造業和其他部門擴張有所下降。關於未來經濟衰退的傳言越來越多,導致就業、工資和價格的增長有所回落。 裏士滿:地區經濟溫和增長,出現了一些需求放緩的跡象。消費者支出總體保持穩定,而製造商和服務提供商報告稱增長放緩至適度水準。商業和住宅抵押貸款受到利率上升的阻礙。勞動力市場吃緊,價格增長保持高位。 聖路易斯:經濟溫和增長。勞動力短缺略有緩解,但仍給工資帶來上漲壓力。能源和中間產品價格上漲,但漲幅有所放緩。購房需求減弱,消費者對服務的需求上升。 達拉斯:經濟增長放緩,部分原因是價格上漲、利率上升以及更高的不確定性阻礙了製造業、住房和服務業的需求。投入成本快速增長,但對企業來說,傳遞成本變得更加困難。由於對需求進一步放緩的擔憂,前景大多為負面且高度不確定。

2022-07-14
查看详情
強美元的背後,是在等一場大衰退

美元指數向上突破近十年區間,歐元兌美元接近平價創歷史,背後除了常規的美國經濟韌性、聯儲加息、美債利率上行、地緣政治衝突外,更關鍵的是擔憂一次深度和非常規衰退。2015年,美元指數中樞從80迅速抬升至95左右,此後一直在90-105的區間內震盪,7月以來美元指數持續走高,最高突破108大關,大有向上突破之勢。此輪美元強勢的背後,歐元的走低格外引人注目,盤中一度跌破平價線,為2002年後首次。美元今年以來整體走強,前期美國經濟恢復好於歐洲和日本,美聯儲率先政策轉向緊縮,美債利率大幅走高,俄烏衝突帶來避險需求,都是推手。但是,我們不認為這些因素是美元指數近期向上突破的核心,更大的可能來自於對一場大衰退的擔憂。   美國高通脹帶來的消費和聯儲負回饋,或將全球拖入新一輪衰退。   目前來看,美國高通脹已成為頑疾,一方面工資物價螺旋、預期自我實現等機制已經形成,另一方面經濟數據有一定韌性,短期很難迅速改善。市場預期6月CPI同比將繼續創新高至8.8%,年內回到5%以下的概率十分渺茫。物價飛漲一方面直接衝擊居民的實際收入,剔除物價的居民收入增速已經大幅走低,對未來的消費信心形成打擊,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歷史最低。另一方面,聯儲已經表達了類似沃爾克應對1970年代大通脹的決心,將不惜犧牲需求去加息縮表來平抑物價,這意味著後續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都可能進入下行階段。由於承擔著全球最終的終端需求,一旦美國經濟出現問題,全球經濟也無法獨善其身,都將進入衰退的深淵,並且由於所處產業鏈的位置不同,衰退的風險和程度比美國更大,市場的避險情緒更高,這對美元反而是利好。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後,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美元都出現明顯的上行。   歐洲的衰退風險更加複雜,政治博弈、能源危機很難有效定價和準確預判,衝擊幅度和持續時間可能遠超常規經濟下行週期。歐洲面臨的困境不止是通脹問題和歐央行潛在的跟進緊縮,俄烏衝突帶來的衝擊可能更為棘手。過去很多年,歐洲經濟的基本盤本就不如美國,新冠疫情後的恢復力度也遠遜於美國,一旦出現外生衝擊,衰退程度可能遠遠高於美國,這對於歐元的信心非常不利。近期,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等供應仍沒有緩解跡象,四季度一旦出現能源危機,從消費到生產都將面臨困難;歐洲央行召開專題會議商討救助義大利等邊緣國家的債務問題,防止歐債危機再現;英國首相詹森辭職,催化對於歐洲政治和經濟動盪的預期,2020年復興基金一度帶來的歐洲財政一體化曙光再無下文,都使得市場對歐洲的信心大打折扣。當然,政治牽扯的風險不確定性較大,存在後續俄烏衝突得到妥善解決的可能性,則歐元匯率會得到較大支撐。   日本金融市場和政治環境的突發事件,也為其潛在的衰退敘事邏輯提供了發酵土壤。年初以來,日元兌美元大幅貶值,即使在俄烏衝突期間也沒有止住頹勢,似乎失去了避險貨幣的榮光。6月以來,市場突然大幅押注日本央行放棄收益率曲線控制,大量拋售日本國債和做空日元,儘管日本央行後來表態階段性穩定市場情緒,但日本國內通脹的覺醒和經濟的疲弱,仍對貨幣政策執行構成強有力的挑戰。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去世,震動日本政壇,並引發全球關注,隨著安倍的去世,自民黨內部權力結構或發生調整,經濟領域新的改變也在悄然萌芽,日本貨幣政策是否會長期延續安倍經濟學值得觀察。極端情形下,一旦日本央行對國債和日元的防禦失手,美元勢必再獲支撐,最近的變化則為上述交易邏輯提供了想像空間。   若上述大衰退真正來臨,美元指數仍有較大上行空間,中樞至少進入110-115區間;但若衰退預期未能兌現,美元指數不排除小幅回落,在此前區間的上沿100-105波動。鑒於上述衰退預期的級別較高,一旦最終證實,美元指數勢必將再度實現中樞的跳升,繼續上行空間不小。參考2014年中樞抬升經驗,這一次或至少進入110-115區間,不排除挑戰2000年前後120高點的可能性。但是,若最終全球經濟只是常規下行,美國實現軟著陸,俄烏衝突出現轉機,日本應對質疑成功,美元指數或回到此前的震盪區間,但仍維持偏強態勢。   本文作者:中信建投黃文濤、錢偉,本文來源:宏觀聞濤聲

2022-07-13
查看详情
美國白宮打“預防針”:預計6月通脹率將處於“高位”

繼經濟學家普遍預計美國6月CPI或將續創40年新高之後,白宮也開始出面發聲,讓市場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媒體稱,白宮方面預計,當美國民眾努力應對汽油和食品成本飆升之時,6月的CPI指數將“大幅上漲”。   6月份也或將成為近四個月內,第三個出現CPI環比上漲至少1%的月份。而通脹水準的持續上行也可能會促使美聯儲加速緊縮,或將在7月27日的FOMC會議上連續第二次將基準利率上調75基點。   並且強勢的6月非農數據也表明,美聯儲的加息步伐大概率不會減慢。   巴克萊美國經濟學家Pooja Sriram曾經點評道:6月份的就業數據並沒有如市場預期般“強勁減速”,就業增長依然強勁,失業率保持不變(仍舊接近50年來低點)。與此同時,勞動參與率下降,暗示勞動力供應疲弱,通脹壓力持續的風險加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白宮方面在打“預防針”的同時,還強調稱因為能源價格下跌,6月CPI數據“已經過時”。   白宮新聞秘書Karine Jean-Pierre在本週一表示:“天然氣和食品價格繼續受到俄烏衝突的嚴重影響。”但她同時還補充道,將於週三發佈的CPI數據是“回顧過去”:   6月CPI數據已經過時,因為本月能源價格大幅下跌,預計還會進一步下跌。   為了應對高通脹,美聯儲上個月大幅加息75個基點。   有數據顯示,激進措施已經開始影響消費者支出。5月PCE指數和第一季度GDP修正值在內的最新數據表明,個人消費有所削弱。   ING Financial Markets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此前指出,消費者支出放緩可能不會影響6月份的報告,但消費者信心疲弱、利率上升和通貨膨脹侵蝕了消費能力,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對消費者支出造成壓力。   研究機構Yardeni Research總裁Ed Yardeni也指出,從7月和8月開始,預計將看到更令人信服的通脹緩解的跡象。但毫無疑問,這將在一定程度上與經濟放緩和某些地區的經濟衰退有關。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

2022-07-12
查看详情
鍾豐年 個股推薦:邦吉公司(BG)

邦吉公司 (BG) 是全球其中一間領先的油籽和穀物加工商以及包裝植物油的銷售商。 公司也是小麥粉的生產商和銷售商。 在 2021 年 9 月,BG 與雪佛龍 (CVX) 成立合資企業,以擴大其在可再生燃料和低碳原料方面的業務。 農產品價格與能源成本高度相關,由於供需動態,能源價格可能會保持在高位。 農業供需也很大機會保持緊張。 經過最近的調整,大豆價格仍比 2021 年年底的水平高出 20% 以上。 全球糧食短缺和糧價上漲屬於長期趨勢,受經濟衰退影響的機會不大。 第一季度,BG 的非 GAAP 每股收益為 4.26 美元(預期為 2.94 美元),好於預期。股票的現價為 2022 財年收益的 7 倍,而五年平均水平為 13.8 倍。 美國銀行最近將 BG股票從中性上調至買入,目標價為 135 美元。 該銀行看好 BG 而不是 Archer Daniels Midland (ADM),因為前者的估值更具吸引力,並且更專注軟商品交易/銷售和大豆壓榨。 買入價:US$87; 目標價:US$115; 止蝕價:US$80。 發佈日前收市價:US$87.70; 同日標準普爾 500 指數值:3899.38 (筆者是證監會持牌人,並沒持有 BG 股票)

2022-07-11
查看详情
“新美聯儲通訊社”:過早轉向寬鬆將導致1970年“通脹失控”的覆轍

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 Nick Timiraos 撰文表示,對美聯儲來說,過早放鬆貨幣政策有重蹈上世紀70年代時通脹失控的風險。   美聯儲正在以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快的速度加息。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十分輕鬆,因為利率仍然很低,經濟一直保持強勁。   但 Nick Timiraos 認為,最困難的部分還在後面。正如去年美聯儲很難判斷何時開始加息一樣,要知道何時停止加息也很難。例如,如果經濟開始大幅放緩,但通脹仍然過高,會發生什麼?   由於美聯儲已經有幾十年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了,大多數投資者甚至連美聯儲的政策制定者都很難對其應對措施有信心。   自從美聯儲在6月份加息了75個基點,投資者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日益加劇,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基於市場的通脹預期和債券收益率指標已經下降。期貨市場目前預計,美聯儲將在明年3月前將目前在1.5%-1.75%之間的基準利率提高到3.5%左右。市場預計美聯儲將在明年晚些時候降息。   Nick Timiraos 指出,這些預期還依賴於通脹快速降溫。如果美聯儲在通脹被消除之前,因為對經濟增長的擔憂而放鬆政策,它將有可能重複上世紀70年代所謂“走走停停”(go and stop)的緊縮政策,經濟學家現在認為這是一個代價高昂的政策錯誤。   Evercore ISI 副主席 Krishna Guha 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為了避免這種錯誤,如果今年晚些時候經濟開始出現衰退,“美聯儲可能無法迅速降息或根本不降息”。   美聯儲願意冒經濟衰退的風險,因為它認為持續的通脹是潛在的更大威脅——通脹會扭曲決策,導致更多的繁榮和蕭條。   Nick Timiraos 認為,將通脹遠遠淩駕於其他優先事項之上本身也有風險。例如,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後,隨著金融危機失控,美聯儲官員出於對通脹的擔憂拒絕降息。   另一個擔憂是通脹數據滯後於經濟活動。通過如此大規模地加息,同時利用通脹來判斷何時放緩加息或停止加息,美聯儲可能會對經濟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美聯儲向來有通過《華爾街日報》放風的傳統,該報負責美聯儲報導的記者通常被視為美聯儲的“傳聲筒”,其文章觀點往往會被認為是美聯儲授意。   這根接力棒現在交到了了 Nick Timiraos 手中,他是目前《華爾街日報》的首席經濟記者,負責報導美聯儲和美國經濟政策,2008年曾跟隨奧巴馬競選團隊出訪。在3月和5月的兩次加息時間點,Nick Timiraos 都成功地“預判”了加息。   1970年發生了什麼?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央行存在著一個所謂走走停停——“go and stop”的體系:在這個週期的“go”階段,央行將保持寬鬆的政策,直到公眾開始擔心通脹;然後,央行將進入緊縮政策的“stop”階段,直到不斷上升的失業率成為人們擔憂的問題。   美聯儲在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脹和降低利率以支撐經濟增長之間搖擺不定,最終兩者都無法實現。   在上世紀60年代末,當時美聯儲主席小威廉·麥克切斯內·馬丁在經濟衰退恐慌期間暫停了加息。在美聯儲主席阿瑟·伯恩斯的領導下,情況進一步惡化。伯恩斯在1972年至1974年期間大幅提高利率,但在第二年經濟急劇衰退期間下調了利率。通脹確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高位。   據媒體報導,德意志銀行全球經濟研究主管 Peter Hooper 表示:   上世紀70年代的問題是美聯儲收緊了政策、給勞動力市場造成了衝擊,而後又突然放鬆了政策,其實從來沒有解決問題。   最終在1981年,美聯儲在主席保羅·沃爾克的領導下改變了策略,將利率提高到更高的水準,通脹才得以下降並保持在低位。   經濟學家們眾說紛紜   但 Hooper 認為,鮑威爾不會重蹈覆轍,因為美聯儲已經對這些錯誤進行了詳盡的研究。相反,他預計美國經濟明年將陷入衰退,失業率將至少升至5.5%,高於6月份的3.6%。他表示:“以前出現過這種情況,如果你現在不處理它,那麼你將看到1980-1982年時期的重演,當時失業率高達10%。”   美聯儲理事沃勒上周在網路研討會上也表示:“人們擔心委員會採取像70年代那樣“走走停停”政策的想法,但在我看來是不會發生的。”   官員們擔心,人們的通脹心理正在轉變,這將導致企業和消費者繼續接受更高的價格。為了防止這些預期率先自我實現,美聯儲現在正在使用言辭和行動,希望能讓公眾不再相信通脹將繼續保持在高位。   前美聯儲副主席科恩與 Nick Timiraos 一樣擔心美聯儲會對經濟造成不必要的損害,他表示:“美聯儲現在的做法是正確的,但如果維持這種反應功能,幾乎肯定會超調,尤其是在經濟面臨油價跳漲等新的供應衝擊時。”   但科恩不太擔心上世紀70年代那種“走走停停”的政策會重演,而是擔心美聯儲會重蹈去年的覆轍,當時美聯儲為了兌現促進就業的承諾,淡化了不斷上升的通脹風險:   如果劇本反轉了怎麼辦?人們如此關注通脹,以至於看不到經濟正在疲軟,而這本身其實將有助於遏制通脹。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

2022-07-1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