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3594 6776

用心为每一个客户服务

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美國要建比特幣儲備?彭博社論:這將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加密貨幣騙局

美國政府是否需要一個專門儲備比特幣的戰略儲備? 在彭博編委會看來,這個想法看起來更像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加密貨幣騙局。 自特朗普勝選以來,比特幣上漲超過50%,價格突破10萬美元,部分原因是加密貨幣支持者——他們向特朗普和國會議員捐贈了約1.35億美元——希望說服特朗普建立比特幣儲備。 特朗普本人也持積極態度。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特朗普的比特幣儲備計劃目前僅涉及政府已經沒收的比特幣(約20萬枚,總值約200億美元),但部分國會議員希望走的更遠。根據共和黨參議員辛西婭·盧米斯提出法案,美國政府將在五年內購買另外100萬枚比特幣,並將這些儲備至少持有20年。 在彭博看來,設立比特幣戰略儲備是完全沒必要的。 是的,美國政府擁有多個戰略儲備(例如石油儲備),以確保經濟或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商品供應。但比特幣沒有工業用途,沒有實際現金流,也與真實經濟沒有任何聯系。它僅僅是一個純粹的投機工具。它的價格完全依賴於一個更傻的人願意支付多少錢。 除了浪費納稅人資金外,創建比特幣儲備只會富裕現有比特幣的擁有者。考慮到目前只有一小部分比特幣在市場上流通交易,100萬枚比特幣的購買量將快速拉高比特幣價格(比特幣總數不過2000萬枚),並驅動投資者瘋狂買入,搶在美國政府前完成建倉。 美國政府則將成為市場上那個“更傻的人”。考慮到購買成本可能高達數千億美元,融資似乎不可避免。但無論哪種方式代價必然高昂:如果通過財政部借款,那將進一步增加國家債務和利息成本;如果通過美聯儲印錢,則將引發通貨膨脹並削弱人們對美元的信心。 作為回報,美國政府將得到一堆不產生任何利息或股息的代幣。 在彭博看來,加密貨幣支持者鼓吹的美國政府可以在比特幣升值時賣出獲利償還債務的論點也不成立。比特幣的波動性很大,同時缺乏基本價值,虧損的風險很大。而購買比特幣儲備本身又是強制性的,這將導致美國政府手中的比特幣儲備最終一文不值。 更糟的是,隨著比特幣價格的上漲和政府的背書,比特幣可能對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產生巨大吸引力。如果監管機構允許,銀行可以以數字代幣作為擔保,借出美元,這樣持有者可以將加密財富轉化為真實貨幣。如果這些擔保品失去重大價值,下一場金融危機並非不可能。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比特幣本質上是一個無政府主義項目,允許人們在不依賴中央中介或政府的情況下進行交易。而現實中,已經主導交易的中央化中介——例如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正在遊說政府提供類似大規模補貼的支持。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2-10
查看详情
堪比“收購iShares”的布局?貝萊德要“私募市場ETF化”

近期,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接連收購私募公司,似乎正在重演其15年前在公開市場的成功戰略,這次能成功嗎? 據媒體周一報道,回顧2009年,貝萊德以約150億美元收購了巴克萊全球投資,其中包括ETF提供商iShares。這筆交易成為貝萊德發展的轉折點,ETF業務迅速擴張,幫助貝萊德成長為如今管理著11.5萬億美元資產的全球最大資管公司。 2024年,貝萊德將目光投向了私募市場,公司先後以125億美元收購全球基礎建設合夥公(GIP),以120億美元收購HPS Investment Partners,並以32億美元收購私募數據提供商Preqin,總計近280億美元。相比之下,按2024年美元計算,當年收購BGI的成本僅為220億美元。 那麽,這些私募市場的收購是否也將成為貝萊德的又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與2009年不同,當前華爾街並非處於危機後的復蘇期,私募資產反而是最熱門的業務之一。雖然收購成本高昂,但私募資產的管理費遠高於公募基金,特別是被動型ETF。這也解釋了為何私募巨頭KKR的市值(1400億美元)與貝萊德(1620億美元)相當,盡管其管理的資產規模僅為貝萊德的1/18。 貝萊德首席財務官Martin Small表示: 公司並不關註這些交易的短期收益,而是著眼於擴展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多價值,僅保險客戶就代表著35-40萬億美元的市場機會。 更重要的是,貝萊德希望改變私募市場的投資方式——將私募“指數化”,Larry Fink在7月宣布收購Preqin時表示: 正如指數已經成為公募市場的代表語言,我們設想可以將指數化的原則,甚至是把iShares(貝萊德旗下的ETF品牌)引入私募市場,最終將推動“所有另類投資的大眾化”。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2-09
查看详情
摩根大通:韓國銀行股回調是買入機會

韓國歷經一夜混亂後,投資者“憂心忡忡”,金融股“跌跌不休”,但摩根大通認為,“這是個機會”。 近日,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們表示,韓國金融股近期因政治動蕩回調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買入機會,因為他們預計韓國銀行將繼續努力提高股東回報。 近期,由於市場對韓國政府推出的“企業價值提升計劃”的未來表示擔憂,銀行股在市場拋售中“首當其沖”。這項舉措本是現任政府為應對股市估值長期下跌的關鍵政策的一部分,投機者將金融股視為押註提高回報的代表。 過去兩個交易日,韓國銀行股指數跌幅超9%,其中韓國最大銀行的母公司KB金融集團的股價今日股價大跌逾10%,新韓金融集團和韓亞金融集團的股價也下跌了超過4%。 不過,摩根大通分析師Jihyun Cho認為,雖然更有效的企業價值提升計劃所需的立法程序目前可能失去了動力,但個別公司所做出的努力可能有希望繼續實現運營和股東回報目標。他們表示: “我們認為短期回調是一個重新切入點。” 因此,考慮到這幾家金融集團的估值價值優勢和股東回報,摩根大通維持了對韓亞金融、KB金融和新韓金融的增持評級。 今年以來,韓國銀行股因其相對較低的市凈率而受到市場的青睞,市場普遍預期該行業將成為政府改革推動下的主要受益者。值得註意的是,在韓國總統宣布的戒嚴令之前,韓國銀行股的分項指數曾在12月3日創下了六年多來的新高。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們強調: “我們不會一味關註政治形勢,而是更關註銀行的盈利狀況和充足的資本緩沖,特別是在大型銀行集團中,以支持派息上調。”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2-05
查看详情
商湯向生成式AI發起沖刺

All In AI已成科技企業的共識,作為國內上一波AI浪潮的代表,商湯也要全面轉向生成式AI賽道。 12月3日,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發布全員信,宣布建立了新的 “1+X”的架構,其中,“1”代表核心業務,商湯要打造行業領先的AI雲,實現大裝置、基礎模型和AI應用的無縫集成。在CV(計算機視覺)領域,打造通用視覺模型深耕各個應用場景。 “X”代表重組拆分的生態企業矩陣,包括智能汽車“絕影”、家庭機器人“元蘿蔔”、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同時,各生態企業將設立獨立的CEO,並對業務發展負責。 這次調整是基於對公司戰略方向和核心領域的重新定位,隨著戰略重組完成,商湯也可以更好地應對AI 2.0時代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全面擁抱生成式AI。 在上一波AI浪潮中,商湯憑借在人臉和視覺識別方面的技術優勢,成為“AI四小龍”之一,並於2021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2022年底,隨著ChatGPT引發的生成式AI席卷浪潮,商湯也開始加碼AI大模型技術和應用。 商湯日日新大模型自2022年底開始,以超10000張GPU的算力資源投入,2023年4月,商湯推出日日新的1.0版本,它是商湯首個發布的大語言模型之一;2024年7月,日日新進一步升級為5.5版本,實現了對標GPT-4o的綜合性能和實時交互體驗,成為中國第一個多模態的實時交互大模型。 直到這次戰略重組,商湯打造了以生成式AI為核心的組織架構。 10月,商湯科技十周年之際,徐立表示,公司相信並期待通用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務實來講,我們已邁出了兩步:即常說的傳統AI 1.0和生成式大模型AI 2.0。” 在徐立看來,AI 1.0和AI 2.0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AI成本結構的變化。在傳統的AI 1.0時代,模型生產的主要成本在於研發人員的投入。而在生成式大模型AI 2.0時代,模型生產的成本主要在於算力資源的投入。 簡言之,生成式大模型AI的普及和商業化,需致力於降低大模型的生產和使用成本,這勢必要結合大模型來叠代和優化算力,同時也需根據算力資源的特點來叠代大模型設計和應用。 因此,在生成式大模型AI領域,商湯的核心戰略是實現算力大裝置(SCO)、大模型和應用(CNI)的無縫集成,以應用驅動模型,以模型帶動算力的優化。為此,商湯圍繞戰略和核心資源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 徐立強調,新架構的戰略意義,一是堅定生成式AI為代表的核心業務,加速實現盈利和穩定現金流;二是基於集團基礎設施優勢的協同效應,更利於生態企業快速抓住垂直行業的市場機會;三是生態企業設立獨立CEO機制更適應市場化發展。 面對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生成式AI,商湯的優勢在於多年的技術積累、AI基礎設施以及應用生態。根據財報,2024年上半年,商湯生成式AI業務營收達到10.5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55.7%,營收占比提高至60.4%,成為公司新的支柱性業務。 不過,商湯未來的挑戰依然不容小覷。AI正處於技術競賽當中,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競爭,同時,AI巨大的投入和商業收入之間的巨大鴻溝短期內仍會存在,這些對參與玩家來說,都代表著不確定性。 在AI領域深耕10年後,商湯終於等來了生成式AI浪潮,它將重新出發,朝著這一機遇全力以赴。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2-04
查看详情
德銀展望2025:經濟和市場,都很難有驚喜

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的超預期表現之後,全球經濟和市場或許很難再有更多驚喜。 德意誌銀行認為,德銀認為,強勁的經濟增長預期、歐美央行降息、通脹企穩這些利好因素已經被市場定價了,再加上資產估值的高企,2025年要想實現超常表現將變得更加困難。市場需要新的、強有力的積極因素來推動增長,而這些因素目前看來並不明顯。 德銀宏觀策略師Henry Allen周一發布研報表示: 2023年和2024年從宏觀角度來看都超出了預期——經濟避免硬著陸。美國和歐元區的增長都超出了每年初的共識預期。因此,市場表現非常強勁,股票上漲,信用利差收緊,整體波動性降低。 但一個重要的後果是,這提高了2025年再次超常表現的門檻。畢竟,對硬著陸的擔憂已經消退,美國和歐元區的共識增長預期比2023年或2024年這個時候要強。此外,市場定價了一些相當溫和的結果,包括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進一步降息,以及通脹的抑制。 更重要的是,德銀報告指出,與2023年和2024年相比,2025年的經濟增長預期更為強勁。根據彭博共識預測,預計2025年美國經濟增速2.1%,歐元區為1.2%,這明顯高於一年前的預期。 從共識的衰退概率預測也能看出: 這種預期的提高意味著,僅僅避免經濟衰退已不足以構成市場的積極驚喜。市場需要更多的正面刺激,才能實現超常表現。 考慮到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更多降息已經被市場定價,貨幣政策現在正接近中性。報告寫道: 從市場定價來看,投資者預計未來幾個月會有更多降息。他們預計,到2025年6月,美聯儲將降息55個基點,歐洲央行將降息141個基點。所以本身來說,這不太可能成為市場的積極催化劑,因為已經定價在內了。 此外,由於許多央行已經開始降息,我們正接近中央銀行認為政策“中性”的點。這意味著在通脹放緩的良性情景下,將利率降至中性的空間現在更小。畢竟,將它們降至中性以下進入寬松領域通常是對需求不足或某種增長沖擊的響應。 當然,市場可能會定價更快速的降息,但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通常出於不好的原因。事實上,在夏季市場動蕩的高峰期,期貨市場定價了美聯儲連續兩次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但鑒於對增長前景的擔憂,這伴隨著風險資產的顯著下滑,而不是反彈。 與此同時,長期通脹預期,包括基於市場的措施,已經穩定在目標水平附近。 報告指出,美國的5y5y遠期通脹掉期利率為2.44%,低於一年前的2.57%;歐元區為1.99%,低於前一年的2.37%。市場普遍預期未來幾年通脹將保持在目標水平,因此通脹的穩定不再是一個重大的積極驚喜。 此外,需要警惕的是,過去兩年的持續上漲已經使得多個資產類別的估值更加高。 標普500指數連續兩年上漲20%,而CAPE比率現在處於只有在重大調整之前才達到的水平,包括互聯網泡沫和2021年。信用利差也達到了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緊密水平。這些因素都限制了未來資產價格的進一步上漲空間。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2-03
查看详情
“川普2.0”元年,高盛與市場的關鍵分歧:美聯儲!

“川普2.0”時代,明年美聯儲會怎麽降息?高盛和市場看法不一。 12月1日,高盛發布的報告顯示,分析師Jan Hatzius及其團隊對500多位市場參與者進行了調查,將高盛的預期與投資者(市場)的預期進行比較,以更好地了解市場定價中所反映的政策預期。 根據報告,高盛和市場就特朗普政策對美國移民、財政政策方面的影響存在共識,但就美聯儲明年的降息路徑存在分歧。 高盛預計美聯儲將在2025年第一季度連續降息,然後逐漸放緩步伐,在6月和9月進行最後兩次降息,受訪者的預期則更為鷹派。 高盛並不贊同市場較為鷹派的預期,一方面,高盛認為,特朗普政策不太可能造成足以阻止降息的巨大通脹;另一方面,高盛認為市場低估了大幅度政策變化可能對金融市場造成的重大沖擊風險,這種沖擊可能會引發類似2019年“保險式降息”的反應。 分歧:高盛認為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過於鷹派 高盛和受訪者對特朗普新政府可能采取的財政政策看法相似,但是,對於政策變化帶來的貨幣政策前景,二者看法不一。 高盛預計,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在2025年第一季度連續降息,然後逐漸放緩步伐,在6月和9月進行最後兩次降息。 受訪者的預期則更為鷹派,高盛並不贊同,原因有二: 第一,高盛認為特朗普新政府的政策不太可能造成足以阻止降息的巨大通脹。 高盛認為,雖然移民減少可能會對雇用大量移民的行業的工資和物價產生上行壓力,但對總體工資和物價的影響較為溫和,因為移民在增加需求的同時也增加了供給。 此外,高盛預期,新政府的財政刺激較為溫和,對通脹幾乎沒有影響。並且,基準情況下,關稅也只會產生適度且一次性的影響。 第二,高盛認為市場低估了大幅度政策變化可能對金融市場造成的重大沖擊風險,這種沖擊可能會引發類似2019年“保險式降息”的反應。 例如,10%的普遍關稅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可能是雙向的:通脹暫時上升但經濟增長放緩。在上一輪貿易摩擦中,美聯儲最終優先考慮了增長風險,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了75個基點。 共識:凈移民小幅減少、減稅政策延續、稅收減免增加 高盛預計,特朗普新政府將收緊移民政策——疫情前,美國的凈移民平均每年約為100萬人,高盛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降至每年75萬人,僅比疫情前略低,因為行政措施在法律和後勤上都存在一定的限制。 根據高盛的調查,約有一半的受訪者預計凈移民將維持在每年50萬至100萬人的水平,這與高盛的預測一致。值得註意的是,雖然近期關於可能大規模驅逐移民的新聞報道層出不窮,但僅有6%的受訪者預計凈移民會變為負值。 此外,高盛預計,2017年的減稅政策將在2025年底到期時全面延續,包括恢復一些已過期的企業投資激勵措施。高盛還預計,特朗普新政府的聯邦支出將增長,並增加約占GDP 0.2%的個人稅收減免。 受訪者同樣預期減稅政策將會延續,其中,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預計減稅政策將全面延續,三分之一預計將部分延續。 對於個人稅收減免,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預計會增加,但大多數投資者預計這些減免金額將低於1000億美元,或每年低於GDP的0.3%。 受訪者對政府效率部削減支出的預期差異較大,42%的投資者預計削減幅度微不足道或極為有限,19%預計削減額在250億至1000億美元之間,32%則預計削減額將超過1000億美元,相當於每年GDP的0.3%。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2-02
查看详情
專訪香港投資推廣署梁瀚璟:打造多元化的國際金融科技中心

作為全球第三的老牌金融中心,根據Z/Yen與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在金融科技領域已躋身全球前十(名列第九)。目前,香港已有超過 1,100 家金融科技企業,業務涵蓋多個範疇,包括數字資產與區塊鏈應用;財富科技;以及支付和匯款。 其中,2023-2024 年度增長最快的細分行業是數字資產和區塊鏈應用,綠色金融科技,以及金融科技網絡安全。 得益於其獨特的城市定位與生態系統,香港作為「超級連系人」及「超級增值人」的角色能為內地和世界的企業提供高增值作用,而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以下簡稱香港投資推廣署)更是這一環節中的重要力量,為來港的金融科技企業及創新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賦能行業持續發展、融資及培養人才。 日前,華爾街見聞專訪了香港投資推廣署金融服務及科技、可持續發展環球總裁梁瀚璟,深度對話及探討了香港打造多元化國際金融科技中心的戰略與進程。作為金融科技行業的老兵,梁先生此前在美國、英國從事戰略管理咨詢工作,曾投身於風險投資行業,也曾創辦過金融科技公司,並於2019年5月份加入香港投資推廣署,致力於推進香港金融科技圈的發展。 國際金融科技中心的城市定位 得益於香港這座城市幾代人的努力搭建,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為全球第三位,並在亞太區居首。《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亦明確肯定香港作為全球十大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與實力。 梁瀚璟表示,除了本土的金融科技企業,海外金融科技的引進,過去幾年也有很多內地的優秀企業以香港作為出海的國際總部。匯聚了來自東、西方的創新力量,這也是香港在過去幾年金融科技城市排名上不斷提升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方面就是政府層面的支持,包括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以及其他的一些政府部門,包括香港投資推廣署、數碼港、科技園等等。這些支持不單純是政策的層面,也包括補貼計劃、人才計劃等,來促進比如大型機構落地等金融科技企業的引入。 日趨多元化的生態系統 以2024 年計,香港的金融科技公司來自不同行業,包括財富科技、數字資產與區塊鏈應用、支付和匯款、金融科技企業解決方案、綠色金融科技、保險科技、金融科技私人投資、合規與監管科技及其他。 梁瀚璟表示,過去兩年香港政府擁抱區塊鏈發展,目前區塊鏈相關的細分金融科技領域已經超過過去幾年最大的幾個細分賽道,例如財富科技和支付。今年10月的香港金融科技周吸引了來自全球超過 100 個經濟體、逾 3.7 萬名參與人次,相比以往也包括了更多不同的品類,包括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資產、合規科技等等。如今,香港金融科技的生態圈更豐富、種類更多了。 賦能金融科技企業落地 對於企業來說,投資推廣署更多的還是起到鏈接與賦能的作用。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屬下部門,投資推廣署專責為香港促進外來直接投資。而由梁瀚璟帶領的金融科技的團隊,則旨在吸引來自全球各地頂尖的創新金融科技企業、初創企業家、投資者和其他持分者在香港開業,或經香港將其業務拓展至中國內地、亞洲及其他地區。 梁瀚璟說道,很多優秀的內地企業由香港探路國際市場的潛力。比如今年,投資推廣署跑到中東、瑞士、東南亞等地區出差,推廣內地優秀的金融科技企業。而對於這些企業的落地,香港政府也會給予包括資源對接、客戶引薦、人才引薦等支持。 新興金融科技創新 2024 年 8 月,金管局推出 Ensemble 項目沙盒,聚焦四大主題以促進代幣化應用:固定收益和投 資基金、流動性管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及貿易和供應鏈金融。這一裏程碑標誌著金融業在代幣 化技術的實際應用進程中邁出重要一步。在 2024 年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間,金管局公布與巴西中央銀行和泰國中央銀行建立了新的跨境合作夥伴關系,將在 Ensemble 項目下探索跨境代幣化用例。 例如供應鏈金融中的代幣化創新,就可以幫助到中小供應商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梁瀚璟強調,香港金融科技的創新不是為了炒作泡沫,最終還是要賦能、幫助實體經濟。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1-29
查看详情
加速擴張!貝萊德接近收購私人信貸管理公司HPS

貝萊德近期加速擴張,與私人信貸管理公司HPS達成收購協議,打造“另類投資帝國”。 據媒體周四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稱,貝萊德已與HPS Investment Partners達成初步收購協議,預計將在感恩節假期後正式宣布。此次交易價格可能高達120億美元,遠超HPS此前計劃的100億美元IPO估值。 HPS成立於2007年,是華爾街最大的私人信貸集團之一,目前管理著近1500億美元的資產,在私人信貸領域占據重要地位。這筆收購將顯著提升貝萊德在私人信貸市場的競爭力,使其能夠與Ares、Apollo和Blackstone等競爭對手更好地抗衡。 貝萊德攻勢並不止於此,此前已開啟連續並購。 今年10月,公司以125億美元收購了基礎設施投資公司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7月,貝萊德還同意以25.5億英鎊現金收購英國私募市場數據集團Preqin。 此外,貝萊德還在與對沖基金巨頭Millennium Management洽談合作,可能收購後者的少數股權。這些舉措都體現了貝萊德創始人Larry Fink擴大另類投資業務版圖的戰略意圖。 貝萊德此輪並購狂潮背後,是對另類投資市場巨大潛力的看好。與傳統的ETF等產品相比,另類投資能夠帶來更高的管理費收入。目前,貝萊德的另類投資資產規模已達4500億美元。 近年來,隨著傳統銀行因監管壓力逐步退出某些核心貸款業務,私人信貸等另類投資領域迎來了快速增長。貝萊德此次收購HPS,正是看中了這一市場的廣闊前景。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1-28
查看详情
王衛又到港交所敲鐘了

順豐掌門人王衛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第五個上市平臺。 歷時一年多,11月27日,順豐控股(06936,HK)在香港聯交所正式上市。當天上午9點30分,王衛與從“小哥”到貨航機長的汪勤金共同敲鑼,順豐正式開始在港交所交易,成為快遞物流行業首家“A+H”上市企業。 隨著順豐控股在港股上市,加之此前旗下的嘉裏物流(0636.HK)、順豐同城(9699.HK)、順豐房托(2191.HK),王衛已經擁有5個上市平臺。 王衛表示,在港上市對順豐意義重大,集團可依托香港平臺更好發展國際市場。他表示,由A股上市至現時H股掛牌的7年間,公司面對許多困難和挑戰,但團隊有能力、有經驗應對任何難題和不可預控因素,認為近幾年業績可作檢驗。 作為“中國快遞一哥”,順豐這次港交所IPO規模不小。據順豐公告,其此次IPO全球發售1.7億股H股,占發行完成後公司全部股份的3.41%,最終發行價在發行價指導範圍的中位數,定價34.3港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58.31億港元,所得款項凈額約56.61億港元。 從募資金額來看,順豐此番IPO規模低於募資60.87億港元的地平線(09660.HK),位列今年港交所第三大IPO,但如果行使15%超額配股權,順豐的募資有望達到66.03億港元,成為今年港交所僅次於美的集團的第二大IPO。 相較於去年,順豐今年上市的時機確實更好,但資本市場認購的熱度依然是中等狀態,不僅最終確定發行H股股數遠遠少於最初定下的約6.25億股上限,發行定價也未達到指導價最高價。 上市首日,順豐港股股價雖然沒有破發,但也表現平平,首日開盤價約為34.3港元/股,最終收盤價也為34.35港元/股,單日零漲幅。 有券商人士向華爾街見聞指出,順豐估值不算便宜,當前港股市場熱情也不高,因此發行情況較為平穩,上市後首日表現也不會有太大波動。 對順豐而言,赴港二次上市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助力出海戰略。 順豐指出,依托港股,順豐將更好地發展國際業務。在港上市將有助於順豐控股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優化國際品牌形象、提高綜合競爭力。 在去年的股東大會上,王衛就曾表示,順豐在國際化上要抓住機遇,不能比友商走得慢。“盡管我們之前也有一些投資,但我認為還不夠,如果公司能在港股上市,機會會更多,所以這是必須的。” 王衛還進一步解釋,順豐最主要的目的是進入全球化資本,希望在未來能夠用資本方式快速擴張。“因為我們看到很多巨頭都是快速擴張形成規模,順豐要走的路也一樣,需要一個國際化的資本平臺。” 去年,“三大物流巨頭”順豐、極兔、菜鳥同時向港交所發起沖刺。最終,極兔率先上市,背靠阿裏的菜鳥雖然最後選擇撤回上市申請,但仍不斷發力全球化業務。 據順豐招股書,此次港交所上市募得資金凈額約45%將用於加強其國際及跨境物流能力。 顯然,在國內快遞行業內卷嚴重、增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國際物流已成為順豐尋找增量空間的重要方向。 順豐布局國際業務已有十多年,到2021年還以175.55億港元收購嘉裏物流51.5%的股權,進一步完善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戰略布局。 順豐在今年中報中指出,中國企業“產能出海”和“品牌出海”趨勢帶來了巨大、穩定且具備吸引力的供應鏈機遇,其中從產能出海和品牌出海的產值規模來看,東南亞六國占比最大,代表其承接了最大的中國企業出海機遇。 航空網絡資源是順豐拓展全球市場的一大利器。據順豐數據,順豐擁有中國最大、全球前列的貨運航空公司,目前運營近百架全貨機,全球累計運營航線139條。而順豐鄂州貨運樞紐是亞洲第一、全球第四座以航空貨運為主的物流樞紐。 截至今年上半年底,順豐國際快遞業務已覆蓋國外97個國家及地區,國際小包業務覆蓋202個國家及地區。 今年以來,隨著外部市場環境好轉以及內部業務優化,順豐國際業務扭轉了去年收入下滑的趨勢。今年第三季度,順豐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加快至27.3%,帶動整體收入同比增長12%至724.51 億元。 王衛曾制定一個目標:2025年確保順豐業務規模和公司價值居亞洲第一、全球第三。如今在港交所上市後,順豐要朝著這一充滿挑戰的目標加速前進。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1-27
查看详情
重演2021年!比特幣領銜風險資產暴漲,美股怕的是“明年復刻2022年大跌”

隨著比特幣價格逼近10萬美元大關,其不斷上漲的勢頭不僅帶動了加密貨幣相關公司股價飆升,也引發了市場對股市可能過熱的擔憂:是否在重演2021年的狂歡?距離2022的大跌還遠嗎? 2021年的市場狂熱曾為投資者帶來短暫而巨大的收益,但隨後卻引發了一場殘酷的熊市,許多新入市的投資者遭受了巨大損失。 如今,一些股市板塊的估值再次顯得異常高企,例如在線二手車零售商Carvana,今年迄今股價已上漲了430.71%,標普500指數的估值也自2021年以來首次攀升至未來12個月預期盈利的22倍以上。 Penn Mutual Asset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George Cipolloni表示: “我擔心的是,市場將再經歷一輪不可持續的瘋狂,人們將受到傷害。盡管目前很難說市場狂熱是否已達危險水平,但可以肯定的是,與一個月前相比,現在市場的熱情和泡沫程度明顯增加。” 周五,據MarketWatch援引的華爾街一些人士的話稱,投資者的樂觀情緒可能已接近“過度”。花旗集團用於衡量股市情緒的Levkovich指數過去幾周內急劇上升,促使該行將情緒因素列入“對市場未來走向持謹慎態度”的理由之一。 不過,盡管當前的一些交易行為與2021年相似,但當年的宏觀經濟背景與目前存在許多不同。 2021年,利率和債券收益率處於歷史低位,而當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約為4.43%,遠高於2021年12月的1.5%。Beam Capital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Mohannad Aama表示,當前更高的收益率無疑提高了市場的風險。 與此同時,股市和比特幣都沒有“屈服於”更高的借貸成本帶來的壓力,而是在“特朗普交易”的熱情推動下上漲。但這也使這兩種資產的價格都過於完美,這意味著,如果企業盈利未能達投資者預期,或者當選總統特朗普未能兌現創建國家比特幣儲備的承諾,這兩個市場可能會陷入困境。 上周五,美國股市集體收漲,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道瓊斯指數均實現了當周上漲,道指更是創下了新的收盤紀錄。 Aama表示: “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它們都反映出了很多好消息。如果這些好消息沒有實現,那就麻煩了。”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1-2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