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
文遠知行擬赴美IPO 籌資逾9億
內地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文遠知行(WeRide),重啟在美國的上市計劃。據悉,文遠知行已申請在美國納斯達克進行首次公開招股(IPO),股份代號為「WRD」,擬集資最多約1.2億美元(約9.3億港元),並通過私人配售集資3.205億美元(約25億港元)。 根據文遠知行在10月21日提交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檔顯示,文遠知行將發售645萬股美國存託股份(ADS),每股股價介乎15.5美元(約120港元)至18.50美元(約143港元)。 小馬智行申請美上市 今年8月,有消息指出,文遠知行已推遲赴美IPO上市計劃。文遠知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更新交易文件的時間目前比預期要長,公司正在努力完成推進交易所需的文件。」 是次招股是繼今年5月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Zeekr)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後,第二家尋求在美國上市的重要內地企業,也將是2021年滴滴在美國上市後,內地企業在美國規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 此外,另一家內地自動駕駛頭部企業小馬智行(Pony.AI)近日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IPO招股書,亦計劃登陸納斯達克。
2024-10-25 -
“醫藥一哥”恒瑞赴港二次上市?“A+H”熱潮確已襲來
日前,市場消息傳聞恒瑞醫藥(600276.SH)或於2025年赴港上市,預計融資額為20億美元。 對此,恒瑞醫藥回應信風(ID:TradeWind01)稱“不予置評”。 赴港上市融資對於近年來一直在加碼創新藥的恒瑞醫藥來說,有利於及時補充彈藥。 2024年上半年,恒瑞醫藥的創新藥收入已經達到66.12億元,占收入的比重達到48.61%。 加碼創新藥的B面是不斷增長的研發費用。2024年上半年已經達到30.38億元,同比增長了30.33%。 與此同時,恒瑞醫藥還在持續尋求海外合作以推動創新藥的出海,如此背景下赴港上市不僅可以增強資金實力,同時還能提升國際的知名度。 這不是今年首家被傳出赴港上市消息的A股醫藥企業。 5月13日,路透社旗下的IFR報道稱百利天恒(688506.SH)將赴港上市。 當晚,百利天恒便承認正在籌劃上市事項,如今其已處於港交所IPO審核階段。 隨著國內醫藥企業出海步伐的加快,赴港融資或許正在成為更為高效的選項。 10月18日,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聯合宣布推出上市新政,百億市值的A股公司赴港上市審核有望得到提速——A股公司若是符合預計市值至少達100億港元、遞表前2個月財務數據符合A股要求的兩大條件,則證監會和港交所將在不多於30個營業日內完成監管評估。 “不排除目前有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公司正在考慮港交所上市的可能性。”北京一位投行人士向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 但港交所能否吸引更多A股公司赴港上市,仍然取決於市場的情況。 “不僅是A股公司,現在很大的一部分觀望群體還是之前從IPO撤下來的企業,在猶豫要不要去港交所,但是又擔心陷入融不到錢、上市後還破發的窘境,所以大家還在看時機。”上海一位投行人士向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 今年9月美聯儲超預期降息後,不少市場機構人士預計港交所的融資市場有望回暖。 從新股上市的情況來看,確實如此。Wind數據顯示,今年9月和10月(截至10月24日)的港交所IPO融資額合計已經達到479.25億港元,已然是去年同期的4.43倍。 這當中最大的貢獻者正是來自美的集團(000333.SZ,0300.HK)。 今年9月17日,美的集團登陸港交所,募資額達到310.14億港元,有望成為年內港交所融資額最高的IPO項目。 接下來,是否還會有更多的百億市值A股公司奔往港交所,市場正在拭目以待。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0-24 -
攤牌了!Arm威脅撤銷高通許可,可能波及整個AI電腦和手機業
芯片供應鏈兩大巨頭長達數年的技術授權訴訟迎來新進展。 據媒體周三報道,Arm已向高通發出“最後通牒”,表示要在60天內取消後者的設計架構授權。 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霸主,Arm幾乎壟斷著半導體行業的芯片設計IP供應,而高通一直是Arm的核心客戶。 但2022年8月,在高通於前一年收購芯片初創公司Nuvia後,Arm公司以違反合同和商標侵權、授權費率、Nuvia的IP歸屬等理由將其盟友高通送上法庭。 原因在於,收購了同為Arm授權商的Nuvia後,高通宣布計劃將Nuvia的CPU設計版本(Oryon)引入其驍龍X處理器中。但Arm認為,從Nuvia正式成為高通一部分的那一刻起,前者的Arm許可證就到期了,高通此舉違反了許可協議。 Arm手撕高通,代價是整個AI PC行業? 兩年多來,上述訴訟並取得實質性進展。Arm稱,分歧的焦點在於高通公司收購Nuvia後未能重新談判擬定合同條款;高通則辯稱,現有協議已經涵蓋了其收購Nuvia的活動。 Arm還指出,微軟Copilot+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架構是Nuvia芯片的直接技術後代,並表示已經取消了對這些芯片的許可。 值得註意的是,驍龍X是目前唯一被批準用於微軟AI PC生態系統的芯片。並且,高通公司還公開表示,將使用其源自Nuvia的技術來制造智能手機、汽車、增強現實設備和其他硬件中的芯片。 有分析稱,如果Arm最終勝訴,可能會迫使高通以及搭載了驍龍X處理器的大約20個供應商停止新款AI PC的發貨,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 芯片金融分析公司Fabricated Knowledge的創始人Doug O'Laughlin分析表示: “這絕對是一個真正的風險。” “(新款筆記本電腦)越成功,Arm最終可以獲得的費用就越多。” 同時,也有媒體人士分析認為,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各大制造商已經在Windows on Arm和Copilot+生態系統投入了如此大規模的資金,如果Arm在法律戰中取得成功,可能會引發微軟等公司針對它的一系列新訴訟。” “而且這也會讓任何想要在PC行業使用Arm架構的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望而卻步。” 該人士推測,這場訴訟最有可能的結果是Arm和高通達成庭外和解,後者向前者支付一筆可觀的賠償,或者前者獲得驍龍X系列產品的利潤分成。 12月,Arm和高通雙方將在特拉華州聯邦法院接受最終審判。 值得註意的是,Arm向高通提供芯片的獨家協議很可能將在今年到期,這可能給了高通的競爭對手大量進入市場的機會,從高通手中奪走市場份額。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0-23 -
政界:營商環境優越 滙豐看好香港發展
圖:跨國企業用實際行動表示看好香港長遠發展,有力地反駁西方社會對香港的無理抹黑。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18日在北京會見滙豐集團主席杜嘉祺一行。夏寶龍對滙豐集團始終看好中國和香港的發展,着眼長遠、面向未來,積極參與內地和香港經濟建設表示讚賞。他強調,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是中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從來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中央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香港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為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企業在香港發展創造更好條件。希望滙豐集團繼續發揮優勢,積極參與中國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為香港繁榮發展多作貢獻。 本港金融界、政界人士指出,國家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全力支持香港充分發揮獨特優勢,眾多外資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國際著名品牌紛紛進駐香港。事實上,多項權威國際性指標顯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世界競爭力、人才競爭力等都十分優秀。像滙豐銀行這樣的跨國銀行集團長期扎根香港經營,用實際行動表示看好香港長遠發展,都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並有力地反駁了西方社會對香港的無理抹黑。 香港擁有一流營商環境 立法會議員、民建聯主席陳克勤認為,夏寶龍會見滙豐一行,既是肯定滙豐繼續投資香港、發展內地業務,也是再次向外資明確發出信號,證明中央堅定不移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行穩致遠,中央對於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地位的支持不會改變。事實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排名位列全球三甲,擁有一流的營商環境,一直歡迎外國資金的投資,也歡迎這些資金通過香港到內地發掘更廣闊的市場。他相信,外國投資者都是聰明人,都能理解到中央對香港的肯定和支持,能看到香港光明的投資前景。 立法會議員、工聯會理事長黃國指出,滙豐作為在香港長期扎根的國際性銀行,具有代表性,夏寶龍主任此次會見是對滙豐看好香港、中國發展的肯定。中央一直支持香港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三中全會釋放了歡迎外資的信號,香港可以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和「超級聯繫人」的作用,既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也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歡迎外資金融機構來港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金融發展協會主席魏明德指出,近年愈來愈多的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內地的銀行也向國際化發展。中國樂於同全球共同分享經濟發展的紅利,對外資金融機構持開放和歡迎態度。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開放性和國際性,繼續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有優勢,積極融入國家高水準對外改革開放的大局。他舉例說,香港可以積極擁抱綠色金融,促進本地金融業的創新發展,同時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並且,香港與國家的綠色發展戰略和目標一致,與國際社會的綠色發展趨勢和需求亦非常契合。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像滙豐銀行的跨國銀行集團長期在香港扎根經營,並不斷加大在內地的投入,從而服務其全球客戶,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增強其他跨國銀行在港發展業務的信心。 立法會議員梁熙認為,正如夏寶龍主任所說,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在港企業可以獲得最佳的營商環境,可以發掘更龐大的市場,有利於他們自身的發展。滙豐銀行作為外資的重要龍頭,北京之行反映了他們對中國市場以及香港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信心,以實際行動有力地反駁了西方社會對國家和香港的抹黑。
2024-10-21 -
溢價只有合理水平的一半!Pimco:當前最火的投資太貴了
風險暗流湧動,私人公司債似乎被高估了? 近日,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發出警告,當前私人公司債的回報無法證明日益增長的風險是合理的。Pimco的核心策略首席投資官Mohit Mittal表示: “公司債市場中杠桿率更高的部分基本面正在惡化,市場上的自滿情緒正在蔓延,所以你必須深思熟慮——你必須非常小心。” 自2019年以來,私人公司債的市場規模翻了一番,膨脹為1.7萬億美元的市場。與此同時,與直接貸款相比,上市公司債的回報率已經大幅壓縮。 Pimco管理著約1.9萬億美元的資產,該公司指出,從上市公司債轉向私人公司債需要的補償遠高於200個基點,但在當前市場沒有看到這一點。Mittal在接受彭博采訪時也表示,溢價僅為其認為合理的一半: “目前對於流動性較差的杠桿投資的超額溢價平均約為190個基點,在投資級債券中,私人公司債支付的溢價比上市公司債高出約50個基點,這是它們應該提供的100個基點回報的一半。” 投資於上市公司債和貸款收益率的提高旨在補償投資者因“私人公司債相對缺乏流動性和質量差異”所帶來的風險。Mittal強調,它還應該涵蓋長期鎖定在投資中的風險,以及在公開市場上可能獲得的超額回報。 Mittal表示,“隨著過去兩三年收益率的上升,從公共固定收益轉向私人固定收益的機會成本也隨之上升。這是我們強烈偏愛高質量公共固定收益而非私人固定收益的原因之一”。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Mittal承認,上市公司債和私人公司債之間的利差可能會進一步縮小,但他認為私人公司債的壓力正在積累。他還指出,直接貸款的貸方保護措施有所較弱: “你觀察到的是,現在40%的公司固定費用覆蓋率低於1,這意味著它們產生的現金流不足以支付利息費用。“ 盡管對私人公司債的前景持謹慎態度,Pimco仍然看好私人市場,特別是在消費領域,包括住房、航空金融、設備租賃和數據中心,這些領域具有良好的資產覆蓋率。 Mittal還指出,未來三到五年,資產抵押貸款將與私人公司債的表現截然不同。公司看好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市場,而在行業方面,偏好金融、公用事業、消費品和電信,以及在杠桿金融中的技術和醫療保健。但對於零售和汽車行業的債務持謹慎態度。 Mittal表示,未來12個月最佳的公司債機會是高質量的機構抵押貸款。即使在增長放緩和通脹復蘇的情況下,Pimco預計這些貸款也將表現良好: “這是一個在各種情況下都能表現良好的利差產品。”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0-18 -
華爾街復興,大摩創新高,CEO斷言:競爭對手很難追趕大行
美國頭部銀行股Q3財報集體亮眼,大摩CEO稱大行和小行之間的距離正在拉大。 本財季以來,摩根大通、美國銀行、高通、花旗均已拿出優越的“成績單”,顯示美國銀行業顯著回暖。 摩根士丹利Q3業績也十分喜人。財報顯示,摩根士丹利三季度凈營收同比增長16%至153.8億美元,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33%至42.21億美元。 這主要得益於其財富管理業務和投行業務的強勁。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Ted Pick在聲明中表示,股市上漲和資金凈流入為財富管理和投資管理部門的資產提供了支撐,兩部門的資產管理總額達到約7.5萬億美元。 財報數據顯示,三季度大摩財富管理部門的收入創歷史新高,約占總營收的一半;機構證券部門(投資銀行和交易業務所在的部門)營收大幅增長20%至68.15億美元,其中投行業務收入同比大增56%,主要得益於固收承銷業務的增加。 大摩CEO Ted Pick周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表示: “(還)有一重因素在於,競爭對手現在很難追上大行,因為每年經營這些企業的成本很高。” 財報公布後,摩根士丹利股價一度上漲8.2%,創近四年來最大盤中漲幅。 今年以來,大摩股價累計上漲逾27%,市值達1933億美元。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0-17 -
港家辦逾2700家 吸引力續升
香港作為頂尖的國際金融中心及財富管理中心,有不少高淨值人士選擇前來設立家族辦公室。香港近年亦推出多項措施,力求提升對富豪家族的吸引力,促使更多家辦設立。根據德勤的估計,截至2023年底香港約有2700家單一家族辦公室,其中有885間的財富層次超過一億美元。截至今年5月投資推廣署協助89間家辦在港設立,130間作出相關決定。 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到,目標在2025年底前推動不少於200間家族辦公室來港。隨後,特區政府在去年3月發表《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宣布8項措施締造有利家族辦公室發展的環境。 另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於今年3月開始接受申請,合資格申請人須投資最少3000萬元於獲許投資資產,並可攜同受養人來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早前表示,將研究吸引家族辦公室的政策舉措,與該計劃形成更多聯動。 多措並舉下,香港家族辦公室取得顯著發展。據了解,投資推廣署成立的家族辦公室專責團隊,截至今年5月底共接獲超過750個在港設立家族辦公室的查詢,並協助89間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另有130間家族辦公室已作出相關決定。
2024-10-16 -
CEO看好但華爾街看空?這個財報季美股盈利預期分歧大
上周正式拉開帷幕的這個財報季,華爾街和上市公司領導層在盈利前景方面出現分歧,分析師下調預期,企業指引卻顯示盈利繼續強勁。 彭博行業研究(BI)匯編的數據顯示,分析師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盈利將較去年同期增長4.2%,低於7月中旬預測的同比增幅7%。而這些成分股公司自己的預期意味著,盈利將增長約16%,增幅幾乎是分析師預期的四倍。 BI的首席股票策略師Gina Martin Adams表示,上市公司和華爾街的上述預期分歧“超乎尋常地大”,明顯強勁的前景表明,“公司(業績)應該很容易超出(華爾街)預期。” 上周五,打響財報季第一槍的幾家美國大銀行開了好頭。財報顯示,盡管美聯儲9月大幅降息50個基點,摩根大通三季度的凈利息收入(NII)仍繼續高於預期,該行還上調了全年收入預期。富國銀行的NII同比下降11%低於預期,但營收和利潤超高於預期。 華爾街知名空頭——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Mike Wilson在本周一發布的報告中寫道:“財報季到來前,幾只大銀行股9 月中旬已經降低了風險。這導致本季度的預期門檻下降。財報季的初步結果表明,銀行正在突破這一(預期)門檻。” 上周兩家大行發布財報後,華爾街見聞提到,有分析認為,大銀行的財報強勁,或許表明美國經濟已經實現所謂“軟著陸”。有分析師稱,在降息周期、軟著陸實現的前提下,金融股往往表現不俗。 不過,銀行業績報告可能意味著美國經濟"不著陸"。所謂不著陸通常是指,經濟在高增長後沒有經歷預期的放緩或衰退,而是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但通脹水平也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導致美聯儲幾乎沒有降息空間的情況。股票一方面受益於強勁的經濟表現,另一方面也會受到無風險利率上升的壓制,整體呈現震蕩走勢。 摩根大通三季度表現優異,營收、利潤皆高於預期。同時,消費者支出保持穩健,信貸條件適度放寬,加上預期的通脹緩解和利率下降,都為美國經濟“不著陸”提供了支撐。 隨著財報季持續,投資者的註意力最終會轉向今年主要推動美股上漲的七家科技巨頭——包括蘋果、英偉達、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Facebook母公司Meta、特斯拉在內的所謂美股“七巨頭”(Mag 7)。自公布二季度財報以來,“七巨頭”股價總體表現遜於大盤,標普500漲幅擴大,而它們橫盤整理。 目前市場的共識預期是,“七巨頭”三季度的利潤將總體同比增長約18%,增速較二季度的36%放緩。 摩根士丹利的Wilson認為:“七巨頭表現不佳的根本原因可能只是每股收益(EPS)相比去年非常強勁的增長放緩。如果盈利修正顯示七巨頭相對強勁,這些個股可能會再次表現出色,大盤(相比它們)的領先差距可能會縮小——就像(今年)第二季度和整個2023年那樣。”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0-15 -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領跑亞太
近日香港喜訊連連,在內地經濟組合拳的大力支持下,港股恒生指數連續上漲數日後重返20000點;此外,最近一期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布的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排名上升一位,位居全球第三,領跑亞太地區。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在本期整體評分提高8分至749分,僅以1分之差緊追第二名倫敦,也是在前五位金融中心提升最多。 香港國際排名的提升是多個金融行業領域共同進步、厚積薄發的結果。除了在「投資管理」方面的排名躍升為全球第一位外,在其他領域也不遑多讓,金融科技水平排名上升五位至全球第九,躋身十大金融科技中心之列,保險業及銀行業也分別從全球第十、第九上升至全球第三及第四名。 香港金融領域迸發強大競爭力既依託於「一國兩制」的獨特背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又離不開特區政府在動盪、複雜的全球環境中積極「識變、應變、求變」靈活轉變。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祖國始終是香港抵禦風浪、戰勝挑戰的堅強後盾,是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最大底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香港不能缺席,也不會缺席,香港過去、現在、未來始終是聯通內地和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 依託內聯外通獨特優勢 在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香港緊抓國家發展機遇,深刻學習領會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融會貫通在日常工作中,實現自身突破,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在「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使命上,香港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高質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大力打造「引進來」、「走出去」雙向服務平台;在「努力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方面,香港主動以人才賦能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沉舟側畔千帆過,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導致的複雜全球化趨勢中,香港經濟不斷展現出強大韌性。 比如香港全球領先的財富管理中心地位進一步加強。截至2023年底,香港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31萬億港元,較前一年增長約2%,淨資金流入接近3900億港元,同比大幅增長3.4倍。家族辦公室業務表現尤為亮眼,2023年年底單一家族辦公室數量已超過2700家,較新加坡2022年底公布的1400家高出近一倍。2024年香港家族辦公室預計將新增200至300家,整體數量有望突破3000家。此外,新推出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反響熱烈,自2024年3月推出以來已接獲逾550宗申請,預計可為香港帶來超過165億港元的投資。香港作為全球財富管理樞紐的持續吸引力和競爭優勢得到鞏固與強化。 香港股票市場改革成效卓越。為提高香港股票市場吸引力,香港積極採取創新措施,如設立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改革GEM、實施惡劣天氣下維持交易機制、便利回購和推出新庫存股份機制、拓展企業上市渠道。同時,特區政府持續深化內地與香港的金融互聯互通,強化香港作為連接中外資本市場的樞紐角色,除擴展滬深港通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合資格範圍外,還安排一系列互換通機制優化措施。在多種措施共同作用下,2024年以來港股市場的再融資規模已達200億美元,約100家公司正排隊上市,其中不乏集資逾10億美元的申請。 人才是香港社會穩步前進的基石,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多元化人才輸入計劃,有效聚集和吸引了高質量人才,為香港的經濟增長和多元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截至2024年8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申請量已超過36萬宗,其中23萬獲批,實際抵港人才超過15萬人。這些措施不僅增強了香港金融業與高端產業的人才儲備,也為本地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力拓展科技金融新興領域 不可忽視的是,在鞏固和強化現有優勢的同時,香港特區政府大力拓展科技金融等新興領域,強化多元化發展格局,確保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經過特區政府多年籌劃,香港目前已擁有逾800家金融科技企業,其中包括8家數字銀行和4家數字保險公司,進一步鞏固香港在金融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此外,虛擬資產行業在香港蓬勃發展,在特區政府的努力下,香港已經擁有較為完善的規管框架,為虛擬資產交易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截至2024年上半年,香港虛擬資產交易活動已經產生了7700萬港元的收入,彰顯了香港在構建國際虛擬資產中心和Web 3.0發展新高地方面的決心和潛力。 綜上所述,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再摘「探花」是「一國兩制」背景下,依託「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獨特優勢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香港成功地鞏固和強化了自身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往前看,香港已經在科技金融等創新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這些都將是未來香港繼續領跑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保障。 國君國際董事長
2024-10-14 -
時隔三個月,IPO受理端“上新”三項目透視
時隔3個月後,科創板和北交所終於迎來“上新”。 近期申報科創板IPO並獲得受理的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芯股份”)是一家晶圓代工廠,是年內第二單獲得上交所受理的科創板IPO項目,也是今年9月滬深受理的唯一一單上市項目。 北交所則受理了兩家滬深IPO未果的公司——上海巴蘭仕汽車檢測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巴蘭仕”)和雅圖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雅圖高新”)。 隨著此次這3家公司順利獲得受理,向市場釋放了一定的積極信號。 加之當前二級市場已經有所回暖,或許都給IPO市場的復蘇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 年內科創板“第二單” 繼今年6月2單滬深IPO項目獲得受理後,滬深交易所遲遲未有新的IPO項目公開,讓各方倍感壓力。 彼時不少投行人士預期,今年9月或延續7、8月行情,呈現“零受理”狀態。 9月末,上交所終於掛網新芯股份的科創板IPO申報材料,成為今年9月滬深受理環節的“獨苗”。 雖然這較去年同期的11單受理數目相對有限,但“零突破”仍然向市場釋放了不少積極信號。 同時,北交所也受理了2單項目的上市申請,分別是巴蘭仕、雅圖高新。 如此背景下,IPO審核是否有望提速,備受期待。 同時,IPO的復蘇有望為二級市場的“新股炒作”降溫。 近期以來上市的長聯科技(301618.SZ)、無線傳媒(301551.SZ)、合合信息(688615.SH)等股價漲幅頻頻創新高。例如長聯科技9月30日上市首日收盤漲幅高達1703.98%,無線傳媒和合合信息9月26日上市首日漲幅分別達到318.83%、105.91%。 北京一位投資人士指出,在新股供應有限的情況下,“炒新”確實具有一定的收益空間。隨著二級市場回暖,若新股供應量上升,或可遏制市場“炒新”等非理性波動。 具體來看,此次獲得受理的項目各有特色。 作為國內半導體特色工藝晶圓代工企業,新芯股份目前擁有2座12英寸晶圓廠。 新芯股份聚焦不完全依賴尺寸縮小、將部分重心放在功能提升上的特色工藝,和部分友商基於摩爾定律追求晶體管尺寸持續縮小的先進工藝,代表了不同的芯片制造發展方向。 前者的國內代表公司就是華虹公司(688347.SH),後者的代表則是中芯國際(688981.SH)。 新芯股份聚焦特色存儲、數模混合和三維集成等業務領域,為客戶提供12英寸晶圓代工服務。 特色存儲是新芯股份的優勢所在,產品涵蓋可用於消費電子產品的NOR Flash(非易失性存儲芯片)、MCU(單片微型計算機)。 2021年至2023年,新芯股份的特色存儲業務分別創收21.78億元、24.50億元和25.7億元,占比在6成-7成。 但由於消費電子行業需求走弱,加之產能過剩,新芯股份的利潤出現了大幅下滑,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3.94億元,同比下滑了45.05%。 目前新芯股份正在將未來的拓展方向,放在被認為可以超越摩爾定律的三維集成技術上。 所謂三維集成,就是繞開單片晶圓單一制程節點限制,將使用最優制程節點的各功能晶圓進行集成,並有效提高單位面積功能密度。 近年來,興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對於算力和內存都有更高的要求,催生了對三維集成技術的需求。 此番IPO,新芯股份擬募集48億元,投向“12英寸集成電路制造生產線三期”等項目,預計建成後三維集成業務的相關產能可達到4萬片/月。 其中“12英寸集成電路制造生產線三期”擬使用募集資金為43億元。 但這對於項目的總投資來說還不到五分之一——“12英寸集成電路制造生產線三期”項目投資額為280億元。 不少競爭對手亦在推進擴產計劃。 據中國臺灣媒體今年7月報道,臺積電已將先進封裝整合3D Fabric系統整合平臺當中,這當中包括3D矽堆叠技術的SoIC系列等。 其中,SoIC系列為臺積電廠內一條龍生產,計劃2026年產能擴大20倍以上。 去年7月,臺積電宣布投資900億新臺幣(約197億人民幣)以新建先進封裝廠,以應對英偉達等廠商對AI芯片等需求。 如此背景下,新芯股份拋出募資計劃以加足馬力推動三維集成相關業務的擴產,有望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斬獲更多市場份額。 信風(ID:TradeWind01)註意到,目前新芯股份的“12英寸集成電路制造生產線三期”項目已經啟動招標,總建築面積約35萬平米,主要包括FAB生產廠房一座,項目規劃產能5萬片/月。 滬深撤退項目北上 此番獲得北交所受理的巴蘭仕,此前的目標系上交所主板。 早在2017年,巴蘭仕就向證監會遞交上市申請,但次年便主動撤回了IPO申請,直至今年9月末向北交所發起沖刺,再度叩響資本市場的大門。 巴蘭仕主要向比亞迪、理想等整車廠以及大型連鎖汽車維修保養店,銷售汽車維修、檢測以及保養設備,具體品類涵蓋拆胎機、平衡機、舉升機等。 和7年前相比,巴蘭仕的業績有了一定的增長。2023年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94億元、0.81億元,分別是2017年的1.46倍、1.76倍,同比增幅分別達到23.59%、168.19%。 業績劇增的重要推動力是,汽車數量的增加擴大了維修市場的需求量。 但這還受到上一年度基數較低的影響。 2022年,由於下遊市場需求下滑、上海港口出口受阻等,巴蘭仕曾經歷業績大滑坡,當期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了超5成,僅為0.3億元。 巴蘭仕如今業績的巨大增幅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仍待進一步觀察。 與巴蘭仕相似,此番沖刺北交所的雅圖高新此前的目標也是滬深。 2021年1月,雅圖高新曾與廣發證券簽署IPO輔導協議,擬申報創業板,並向證監局遞交上市輔導材料。 後來基於經營情況的考慮,還在2023年4月將擬申報上市板塊變更為深交所主板。 截至今年1月,雅圖高新合計已經更新了12期的IPO輔導材料,但始終未能向深交所發起沖刺。 隨著滬深IPO收緊後,雅圖高新在今年5月掛牌新三板,並選擇轉戰北交所。 雅圖高新主營汽車用的修補、內外飾等工業塗料,報告期內業績同樣增長顯著,2023年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36億元、1.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14.18%、49.93%。 這主要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主流汽修塗料廠退出了俄羅斯市場,使得當地汽修公司不得不尋求其他品牌,這也給了雅圖高新更多機會。 “公司持續加強俄羅斯地區的銷售,產品銷售數量增加,收入增加幅度較大。”雅圖高新表示。 增勢仍在持續,2024年上半年雅圖高新的收入、歸母凈利潤的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2.13%、40.33%。 隨著IPO的回暖,這三家公司能否順利上市,市場正在拭目以待。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