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
美聯儲啟動縮減購債計畫的掣肘因素與時機選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美聯儲推出力度空前的寬鬆貨幣政策。一方面,寬鬆貨幣政策配合規模龐大的財政刺激計畫,美國經濟出現復蘇;另一方面,寬鬆貨幣政策對美國金融市場也產生了顯著影響,資產價格持續攀升。 今年以來,隨著美國經濟加快復蘇,通脹率持續高企,各界對美聯儲提前推出縮減購債計畫(taper)的預期不斷升溫。但由於近期疫情反復、政策刺激效應衰減,美國經濟復蘇或將無法如預期般順暢,美聯儲taper時機受到更多掣肘。 疫情反復拖累復蘇進程 美國經濟大概率邊際放緩 7月以來,美國疫情再度出現大規模反彈,單日確診病例快速上升;9月初甚至一度超過20萬例,疫情防控壓力迅速增大。疫情反復將影響服務業和居民消費,延緩美國經濟復蘇進程。數據顯示,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由7月的81.2降至8月的70.3,為今年以來首次跌至80以下。供應管理學會(ISM)製造業PMI也於7月起降至60以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先後推出三輪大規模經濟刺激計畫,特別是直接向居民發放補貼刺激消費,成為拉動本輪經濟復蘇的關鍵。但9月上旬,美國大規模財政支出已經終止,約有超過750萬以上的美國民眾將無法領取失業救濟金。補貼政策到期疊加疫情反復,將使美國居民消費的可持續性進而經濟復蘇進程受到干擾。9月,美聯儲《褐皮書》顯示,由於德爾塔變異毒株快速蔓延,美國經濟增長略微放緩至溫和水準,這主要是由於外出就餐和旅遊市場需求減少造成的。 今年以來,在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及強勁的居民消費推動下,美國物價水準持續飆升,通脹壓力不斷加大。但進入三季度以來,美國物價水準出現走低。7月,美國CPI和核心CPI同比增速為5.4%和4.3%,CPI同比增速與6月持平,核心CPI同比增速比6月有所下降。CPI和核心CPI環比增速在6月達到今年最高點0.9%和0.8%後,分別下降0.4和0.5個百分點至0.5%和0.3%,美國通脹壓力有所緩解。 一方面,美聯儲早在2020年8月便宣佈實施“平均通脹目標”,提高了對通貨膨脹的容忍度,即使通脹率短期內超過設定值,貨幣政策也不會輕易轉向。因此,今年以來即便美國物價水準顯著上漲,但美聯儲並未對此表示過度擔憂,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就業市場。另一方面,進入三季度,美國通脹由全面上漲漸變為結構分化,價格上漲逐步轉向汽車、運輸服務等供需失衡較為嚴重的行業。下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幅度有所放緩,疊加居民需求走弱,供需兩端均會對價格總水準形成壓制。加之美國工業產出仍處於持續修復階段,製造商在加速補庫存,供給壓力有望進一步緩解。從中長期看,美國高通脹大概率不會長時間持續,短期內通脹將不會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核心考量因素。 勞動力市場低迷 美聯儲啟動taper受到掣肘 在美國經濟加速復蘇後,美聯儲曾多次暗示其貨幣政策將更多關注勞動力市場變化,對物價的關注度將會下降。今年上半年,在勞動力市場良好情況下,美聯儲議息會議釋放出將啟動削減購債計畫的信號,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很快推動taper。從8月美聯儲議息會議相關內容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表態看,一旦經濟重新回暖,勞動力市場維持修復態勢且高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今年啟動taper仍是大概率事件。鮑威爾稱“如果經濟的發展大致符合預期,那麼今年開始放慢資產購買的步伐可能是合適的”。在美聯儲輪番表態影響下,各界基本達成一致預期,即是否啟動taper將基於經濟數據的表現。因此,在針對居民的疫情補貼取消後,9月、10月就業市場是否良好是taper時機選擇的關鍵。最為樂觀的情況是,美聯儲會在9月或者10月釋放明確的taper信號,並在11月宣佈相應的計畫安排,然後在12月會議上正式宣佈啟動taper。 但是,在疫情影響下,美國經濟受到衝擊的同時,勞動力市場表現也陷入低迷。8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僅為23.5萬人,遠低於預期的75萬人和7月的94.3萬人。勞動力市場不及預期引發了各界對美聯儲可能延緩啟動taper的猜測。一方面,如果美國疫情持續蔓延,將影響到美國勞動力市場復蘇和居民消費信心恢復,並最終延緩經濟復蘇步伐。另一方面,今年以來,美國財政部普通帳戶(TGA)餘額持續下降,且美國聯邦債務上限已於8月份到期,如果美國不提高債務上限標準,TGA帳戶餘額最快或將於10月中旬耗盡,美債違約風險有所上升,預計兩黨將就債務上限問題展開爭論。在疫情反復疊加財政困難的情況下,美聯儲或將重新考慮taper的時機。 美聯儲大樓 貨幣政策正常化尚需時日 短期加息可能性較低 按照危機後美聯儲貨幣政策邏輯,預計正常化將按照縮減購債規模、加息、縮表的路徑進行。針對縮減購債規模,此前市場已有充分預期,且縮減購債規模只是意味著投放流動性數量的下降,寬鬆貨幣政策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尤其在美聯儲已多次釋放相關資訊情況下,2013年出現的“縮減恐慌”大概率不會再次出現。針對是否加息,美聯儲表態非常明確,taper與加息之間不存在直接聯繫。但由於加息的信號作用太強,一旦加息將代表美國貨幣政策出現方向性變化,意味著美聯儲正式開啟了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其將對全球經濟金融運行產生巨大影響。所以在經濟復蘇可持續性存疑的背景下,預計美聯儲不會在不做充分溝通的情況下貿然加息。美國就業市場仍有600萬人未重獲勞動崗位,且有500萬人是在受疫情衝擊最為嚴重的部門任職,美國的勞動參與率恢復動力仍然不足。所以美聯儲是否啟動加息,將會綜合權衡疫情形勢變化和疫苗接種率對經濟的影響、通脹走勢以及勞動力市場變化做出決定。在經濟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美聯儲短時間內加息概率不大。參考金融危機後,美聯儲結束資產購買計畫和啟動加息時間間隔超過一年,若美聯儲今年啟動taper,或許最快將於2022年四季度才能啟動加息。 對我國的影響與建議 年初以來,美國中長期國債收益率出現快速上升,這帶來了類似“加息”的效果,雖然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市場受此影響出現了動盪,但我國金融市場總體保持穩定,跨境資本有序流動。假如四季度美聯儲啟動taper,在不加息情況下,預計其對我國金融市場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建議:一方面,繼續堅持“以我為主”,重點關注國內經濟金融運行情況,根據需要合理調整流動性供給,將政策重心放在更好解決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上,持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另一方面,儘管美聯儲已進行充分溝通,但仍不排除taper會再次引發“縮減恐慌”,需要密切關注美聯儲開啟taper後金融市場的變化情況,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測,做好相應的風險防範準備。 *本文來自中國金融家
2021-10-09 -
美联储经济学家警告:加密货币迅速崛起可能威胁美元地位
美聯儲經濟學家在一份最新研究報告中警告稱,加密貨幣的迅速崛起可能會威脅到美元在全球市場上的主導地位。 美聯儲經濟學家Carol Bertaut、Bastian von Beschwitz和Stephanie Curcuru在他們的新論文《美元的國際角色》中寫道,比特幣和以太幣等私人數字貨幣,以及政府支持的數字貨幣,可能會減少人們對美元的依賴。 他們的理由是消費者和投資者偏好的變化,而新產品可能會改變預期成本和收益的平衡。 但這篇論文補充稱:“即便如此,單靠科技本身,也不太可能完全抵消美元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的原因。” 這份研究報告出爐之際,美聯儲預計很快將發佈另一份備受期待的報告,內容是美國是否應發行央行數字貨幣(CBDC)。 但美聯儲的主要官員意見不一。雖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對CBDC表示了一些開放態度,但其他美聯儲官員,如副主席蘭德爾·誇爾斯(Randal Quarles),則持更懷疑的態度。 誇爾斯在7月份表示,雖然公眾對數字美元的興趣已經達到“狂熱程度”,但美元已經高度數位化,他說,這種安排“對國家和經濟都有好處”。 除了數字貨幣,美聯儲經濟學家的研究報告強調了另外兩個短期挑戰可能影響美元的國際地位。 其中之一是歐洲的持續一體化,歐洲是一個擁有健全制度和自由貿易的大型經濟體。這些經濟學家特別提到,歐盟在疫情最嚴重時期決定發行聯合擔保債券。 如果歐洲的財政一體化取得進展,並形成一個龐大、流動性強的歐盟債券市場,歐元作為儲備貨幣可能變得更具吸引力。“通過加強歐盟主權債務市場基礎設施和引入數字歐元,這種整合可能會加速。” 儘管如此,美聯儲經濟學家認為美元仍將保持吸引力。他們寫道:“如果沒有任何大規模的政治或經濟變化損害美元作為價值儲存手段或交換媒介的價值……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元可能仍將是這個世界的主要國際貨幣。” *本文來自新浪美股
2021-10-08 -
赴港上市發生“交通阻塞”,市場震盪下港股上市節奏放緩
國慶日假期臨近,未來幾日北京各條主交通線,必然會開啟往常每週五晚才有的擁堵水準。沒有疫情的北京,交通擁堵的背後,呈現出了這座城市旺盛的活力。 在全球資本市場,港交所也遇到了這樣的“交通阻塞”:近兩個多月以來,從境外上市互聯網企業的數據安全討論,到教育培訓行業“雙減”政策的出臺,以及互聯網反壟斷政策的密集發佈,使得港股市場短期內情緒面佔據主導。從港股大盤表現來看,恒生指數由6月28日的最高時29,394點,截至9月21日,跌落到最低時的23,771點,兩個月時間內港股整體跌幅接近20%。 同時可以觀察到港股大盤的低迷亦持續傳導至新股IPO市場,新股上市數量與募資規模均同比大幅下降。根據公開信息披露,2021年8月,共有3家中國企業在香港市場成功上市,累計募集資金為121億港元。與同年7月相比,港股IPO數量環比下降85%,募資規模環比下降62%。尤其是,8月港股新上市的企業均在其首個交易日表現慘澹,顯然是港股市場低迷的直接展現。 事實上,自去年香港市場進入一輪上行週期後,港股IPO市場熱度也隨之高漲。曾經為港股打新而開通過香港銀行卡的大陸投資者應該深有感觸,去年年底到今年一二季度,各大銀行開通香港銀行卡的資金門檻持續上調(比如存50萬3個月以上,才有辦理資格)和制卡週期不斷延長,這也反映出港股IPO市場受到追捧,投資者們趨之若鶩,積極辦理港卡希望參與其中的熱烈景象。 但最近一段時間,筆者觀察到一些港卡仲介又開始發佈:目前港卡辦理名額有寬鬆,低/無門檻。歡迎投資者辦理的類似消息。這或多或少,可以從投資者端展示出港股IPO市場的降溫。 港卡辦理熱度降溫 來源:公開資料 1、監管收緊、美股回流,造成IPO的週期延長 1)目前港股上市的“推遲”成為普遍現象 有公開數據統計,2021年3月~4月港股交表70多家企業中,截至8月僅7家企業完成IPO,占10%。 截至9月15日,2021年1月份交表公司18家,完成上市11家,失效7家,失效占比38%。2月份交表26家,完成上市僅9家,失效17家,失效占比65%。3月份交表36家,完成上市7家,已失效8家,到9月底,3月交表未上市公司招股書失效名單將會再加長。 近期有媒體以“失效”為主題唱衰港股IPO市場,筆者認為這實質是由於對港股IPO機制的不熟悉所導致。港股招股書6個月“失效”機制,是指擬上市企業需及時更新招股書中包括財務報表在內的6個月以內的相關數據和資料,而非代表交易所本身對於企業資質的負面意見。 簡言之,“失效”是港股IPO的正常機制,與企業本身質地不相關,甚至有時是企業自主規避市場波動的選擇。 而對於港股IPO企業延期的情況,筆者理解是,2020年港股牛市,推動了中國企業前往港股上市的熱度,從3~4月70多家遞表企業的數量來看,正常情況下9、10月份應當成為這批企業的集中上市期。但7、8月港股市場突然下跌,市場負面情緒彌漫,如按照原計畫上市恐難以將股東利益最大化,故而眾多企業寧願增加工作量更新資料(根據港交所上市政策,3~4月遞表企業如果超過9~10月完成上市,則需要在補交更新後的最近一期財務報表等資料),也不急於完成上市。 2)境外IPO市場監管收緊,赴港IPO審核工作量增加 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於7月份發佈《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特別在第六條指出: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資訊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路安全審查。 接受審查者需提交材料包括:1)申報書;2)關於影響獲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分析報告;3)採購檔、協議、擬簽訂的合同或擬提交的IPO材料等;4)網路安全審查工作需要的其他材料。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節選 來源:公開資料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的出臺,意味著今後凡是赴國外上市的互聯網企業(主要赴美國市場),必須在原有上市流程之外,增添一道網路安全審查程式,雖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香港適用這一規則,但毫無疑問的是,內地更為完善的監管政策也可能直接加大企業上市準備工作量、以及延長上市週期。 3)先前計畫赴美上市企業回流港股,以及在港二次上市企業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港交所的排期和工作量 在中美競爭大背景下,尤其國家對互聯網資訊安全監管趨嚴。可以觀察到眾多計畫赴美上市,甚至已進入招股階段的中國科技企業紛紛選擇轉戰香港市場;而一些已在美股上市企業,如小鵬、理想也回到香港進行二次上市。 根據前一節的《網路安全審查辦法》,筆者認為,赴香港上市可暫免網路安全審查程式,這或許將繼續推動中國互聯網企業暫時放棄美國市場,將香港市場作為上市首選地。 筆者認為,本次港股回流潮代表著中國企業尋求海外上市目標市場選擇上的根本性改變。過去中國互聯網企業習慣將美國市場作為第一IPO選擇地。但隨著宏觀政策的改變,以及香港市場上市制度的持續完善,香港預計將迎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事實上,現在在美股的IPO排期列表裏,已經很難看到中國企業的身影。 擬上市企業的增加,顯然將增加港交所的IPO排期和審查工作量,故而也整體影響了企業在港上市進程。 2、週邊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優質企業主動調整IPO節奏 1)從港股整體表現來看,監管政策趨嚴使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具體來看,恒生科技指數和恒生醫療保健指數目前均處於歷史低位。故筆者認為,監管政策對市場的影響還在繼續,觀望情緒仍然濃厚,港股整體(尤其是互聯網類、醫療保健類、互聯網醫療類)尚未擺脫不確定性的波動狀態。鑒於科技和醫療賽道現階段的低景氣度,筆者相信,該賽道的未掛牌公司多有等待市場回暖的考慮。 2)香港上市實行註冊制,優質企業將主動選擇上市時機 香港市場實行註冊制,上市規定較內地更為寬鬆,允許企業自主選擇上市時間,這就為企業自主判斷、選擇合適上市時機提供了便利。 醫療行業的如微醫、叮噹健康,目前仍均處於處理中狀態;而微創醫療機器人,則剛剛通過聆訊。特別是互聯網行業的網易雲音樂,已聆訊而選擇推遲掛牌,顯然是由於市場低景氣度的影響。 從上述企業的IPO決策可以看出,優質企業的上市時間選擇會充分考慮市場窗口這一關乎估值的重要因素。 3)隨著監管環境趨於明朗、資本市場信心的回歸,國內優質企業將適時加快港股上市步伐 在對近幾年香港IPO市場進行梳理後,筆者發現,過去三年港股IPO的規模快速增長。2021年前8個月,港股IPO募集資金總額達2,653億港元,而2019年同期僅為812億港元,年複合增長率為80.7%。 但從上市企業數量而言同比反而略有下降。這表明港股IPO企業的市值越來越大,質地亦越來越好。 預計今後更多中國企業將香港作為上市首選地,筆者判斷,港股IPO的數量和品質將進入快速增長階段。而從港股大盤來看,國家相關監管政策落地後,利空因素已逐漸釋放,國家監管的本質並非打壓互聯網企業,而是推動互聯網企業長期健康發展。資本市場信心有望隨著政策明朗化而恢復,港股市場也將迎來估值回歸。 在這一趨勢認知下,筆者相信,國內優質企業將適時加快港股上市步伐。 以互聯網醫療賽道為例,港股市場的京東健康、阿裏健康是以醫藥電商為營收主體的互聯網醫療企業。京東健康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55.4%,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盈利同比增長79.9%;阿裏健康2021財年(2020年3月31日-2021年3月31日)實現營收同比增長61.7%,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盈利同比增長198.5%。 不難看出,前述兩家公司今年業務均繼續保持較高增速,但估值卻遭遇大幅殺跌。年初至今,京東健康和阿裏健康股價跌幅接近50%。筆者判斷,在醫療、醫藥行業的基本面和趨勢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這背後更多來自於市場對科技股的監管不確定性向醫藥行業蔓延的擔憂。 但從港股以及A股市場來看,聚焦嚴肅醫療服務的企業,依然具有高度的稀缺性。微創醫療和愛爾眼科等港A股醫療服務板塊公司年初到現在的市值依然堅挺,這可能也是市場震盪下數字醫療服務賽道公司未來面臨的機會。 故而不難判斷,隨著市場負面情緒消減,市場估值修復後,港股數字醫療賽道或迎來更加光明的前景。 3、總結 近期北交所的成立受到資本市場的熱烈討論,北交所的成立標誌著對於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市場化的正式啟動,這將帶來兩個明顯的好處:1)通過市場為中小企業價值建立更好的評價定價機制;2)國家希望能夠扶持更多中小企業的成長。 筆者認為,國家希望並建立系統化機制支持各類企業通過市場化途徑開拓融資管道,推動企業長期發展,北交所便是國家這一政策導向的機制建設。 而香港作為國家重要的對接外資金融中心,在全國金融體系的地位得天獨厚。筆者判斷,國家近期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出臺,旨在幫助香港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根據公開信息,“跨境理財通”正式實施在即,將開通大陸投資者購買港澳基金和債券理財產品的管道,相信這又是國家溝通港澳境外金融市場和大陸投資者的重要舉措。 因此,筆者判斷,香港市場的短期波動並不會影響其價值定位,伴隨市場回暖,國內優質企業加快港股上市進程只是時間問題。 *本文來自格隆匯
2021-09-29 -
美聯儲兩大高官同日相繼宣佈退休 下一個會是鮑威爾嗎?
在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倫週一宣佈因健康問題提前退休後,達拉斯聯儲主席卡普蘭也在同一天宣佈辭職。這種事情在美聯儲百年歷史上從未發生過。 此前,兩人因財務披露引發市場熱議,並被宣導團體要求辭職。金融改革組織Better Markets致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卡普蘭和羅森格倫都應該辭職或被解雇。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即將發佈的美聯儲數字貨幣報告和美聯儲其他數字貨幣問題,主要由波士頓美聯儲研究,卡普蘭是美聯儲的鷹派代表之一。他們都不是今年的FOMC投票委員會。 根據達拉斯聯儲的聲明,卡普蘭將於10月8日退休。卡普蘭說: “美聯儲正在考慮未來的貨幣政策路徑,並接近經濟復蘇的關鍵時刻。不幸的是,最近對我的財務資訊的關注可能會分散美聯儲對這項重要工作的注意力。因此,我決定辭職。” 卡普蘭曾領導達拉斯聯儲六年,是高盛集團的高級經理。去年,他做了幾筆價值超過100萬美元的交易。他和羅森格倫都在本月早些時候表示,他們將在9月30日之前出售所有個人股票。 他們的交易行為迫使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宣佈,美聯儲將重新審查高級官員在金融資產和交易活動中是否遵守內部道德規則。鮑威爾在9月22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被問及此事時,並沒有掩飾自己的失望。 週一,鮑威爾對卡普蘭的離開表達了最美好的祝願,並稱贊了卡普蘭在達拉斯聯儲的工作。鮑威爾發表聲明說,卡普蘭是一個在廣泛問題上充滿激情和強大的公眾聲音。 現任達拉斯聯儲第一副總裁梅雷迪斯·布萊克(Meredith Black)將推遲退休,並擔任臨時主席。波士頓聯儲第一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肯尼斯·蒙哥馬利(Kenneth Montgomery)將擔任臨時主席,直到羅森格倫的繼任者選出。 羅森格倫和卡普蘭的離開意味著,在未來幾個月,美聯儲決策委員會可能會有六名新的被任命者。 週二,鮑威爾將出席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的聽證會。最近美聯儲高級官員的股票交易風波,勢必會讓鮑威爾受到政客們的嚴重折磨,尤其是那些在參眾兩院反對他連任的進步民主黨人。 財經博客Zero Hedge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鮑威爾會怎麼做?他也會辭職嗎?還是堅守崗位?根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的史蒂夫·萊曼的說法,對鮑威爾來說最棘手的問題是解釋為什麼這兩個人(羅森格倫和卡普蘭)必須辭職,而美聯儲主席可以繼續留任。鮑威爾和其他三名官員此前被指控持有美聯儲在疫情期間購買的類似債券,其中鮑威爾持有125萬至250萬美元的家庭信託市政債券。 *本文來自金投網
2021-09-28 -
为避免重蹈覆辙 美联储谨言“退出”
上周,美聯儲政策會議首次透露“減碼”時間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說“可能最早在下次會議上宣佈”減碼。 減碼指的是縮減債券購買。“減碼”這個一般意義上的負面消息出來後,從歐美到亞太股市反而普遍上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鮑威爾這次講話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減碼時間表,即最快可能在下次會議、也就是11月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另一個是完成時間,“到2022年中完成這個過程”。 此前有美聯儲官員表示將於2022年開始加息,但鮑威爾特別強調,“縮減資產購買的時機和速度,不會直接傳遞出有關加息時機的信號。”其大致意思是,先減碼再考慮加息。2013年美聯儲宣佈退出量化寬鬆政策(QE),在隨後大約一個半月時間內,全球股市普遍回調,尤其是新興市場,如巴西、恒生國企和滬深300回調幅度都在15%-27%。 除此之外,美元價格、大宗商品價格等均在此前後大幅波動。這是因為,減碼等於減少“兌水”,停止稀釋美元,直接支持美元匯率走強,加上加息預期,資金回流,對以美國而言的海外市場意味著資金流出。另外,美債是國際資本持有的重要金融資產,減少債券購買,美債承壓,收益率上行,對應的其他金融資產,比如金銀等貴金屬價格都需要調整。尤其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央行量化寬鬆多年,資產泡沫之大前所未有,減碼即便只是減少增量,資產價格對貨幣政策的敏感度也會非常高。 中金公司曾總結2013年那一輪退出QE:當時衝擊最大的階段是削減恐慌預期而非正式開始減量。具體看,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2013年5月首次暗示可能削減QE購買規模時,由於市場預期不足形成恐慌。10年美債利率反應劇烈,一個半月內從2%到2.7%大幅上沖70bp。全球股市在此期間也普遍回調。而當QE減量真正開始時,市場反而基本沒有太大反應,10年美債利率反而見頂回落。退出QE,把握得好,是波動;把握不好,就是震動。或許是吸收了2013年的經驗教訓,這次美聯儲早早釋放減碼資訊,引導市場預期,而且美債利率等敏感資產價格已經提前作出反應。因此,減碼造成的衝擊力也許不會像上次那麼強烈。 *本文來自深圳商報
2021-09-27 -
何偉文:美聯儲政策轉向對全球有何影響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將於北京時間週四淩晨公佈最新的政策聲明和經濟預測,外媒稱,本次會議的焦點在於美聯儲是否會推進縮減購債的計畫。中國前駐三藩市、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旦美聯儲開始縮減購債,美股可能下跌,一定程度上也會帶動全球股市下跌。這對於全球經濟市場來說,沒有所謂的受益者。但這種下跌就和“打噴嚏”一樣,極其短暫,市場的變化還是取決於各國自己的經濟狀況。 還會繼續“大放水”? 彭博社稱,北京時間22日,美聯儲將公佈最新的利率決議、經濟預測以及加息點陣圖。專家預計美聯儲將開始逐步放慢資產收購的腳步。在路透社進行的調查中,超過60%的經濟學家預測美聯儲將於今年12月開始縮減購債。受此影響,美國股市三大股指近期下跌,週三開盤小幅上揚。高盛表示,當前美股的高估值加劇市場的脆弱性,一旦經濟增長受到衝擊,股票有可能很快被拋售。 何偉文表示,美聯儲9月召開的議息會議屬於例行會議,每個季度都會召開。此次會議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是因為美聯儲會發佈最新的經濟預測和加息點陣圖,美國的經濟政策是否會轉向也是這次會議的一大看點。 目前,美國經濟正從疫情造成的重創中緩慢復蘇,就業崗位比疫情暴發前少680萬個,但通脹率從5月份以來一直超過5%,遠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也就是說,現有的通脹率和失業率已經結束了美聯儲量化寬鬆的門檻。何偉文表示,縮減債券購買規模已經成為美聯儲不得不採取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唯一的途徑”。 在何偉文看來,這次會議後,美聯儲可能不會像過去那樣“大放水”,而是選擇更有傾向性的政策主張。“美聯儲縮減購債勢在必行,但具體的縮減時機可能還有政治上的考量,”何偉文稱。 對其他國家的“雙刃劍” 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對其他國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分析師麥克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美元走弱對包括新興市場在內的擁有美元計價債務的人來說是好消息。但是一旦美國施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有可能直接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2008年金融危機後,包括土耳其、阿根廷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曾經借美國量化寬鬆時期大舉發債,但是到2018年美元升值和利率上升時,這些國家的貨幣出現驟然貶值,甚至導致經濟崩潰。 BBC週二發表題為“拜登經濟學對中國可能的影響”的分析文章稱,美國利用美聯儲“全球央行”的特殊地位,頻繁通過貨幣政策對全球輸出風險。“拜登經濟學”的特點之一就是財政赤字貨幣化,美國政府去年推出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導致僅2020一年貨幣增長就達到3萬億美元,相當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5年的量化寬鬆總規模。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創出新紀錄。 英國《經濟學人》警告稱,拜登通過將中國塑造為對手,以此重新團結美國的做法是錯誤的。共和黨人未必支持拜登,美國的盟友也未必認同這一戰略。拜登很可能高估了美國的影響力。 對中國影響有限 疫情以來,中國的經濟情況比絕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要好。路透社稱,亞洲開發銀行週三發佈的《2021年亞洲發展展望》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為8.1%,2022年將增長5.5%。儘管對新冠疫情的擔憂仍讓全球經濟承壓,但亞開行仍維持今年4月份對中國經濟今明兩年的增長預測。 BBC稱,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轉向可能導致中國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出現縮水。同時,作為製造業大國,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首個實現恢復經濟增長的國家,通脹壓力有可能隨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傳導到國內市場。 但中金公司分析稱,美債利率預計從9月份開始上行,對中國市場的影響有限。目前中國與美國的經濟週期出現明顯錯位,中國主要以宏觀經濟環境走出獨立自主的行情。基於這種預期,中國的利率很可能保持下行趨勢,不會跟隨美債利率升高。 至於美聯儲這次會議結果是否會對中國市場產生衝擊,何偉文稱,還要看美聯儲的鷹派、鴿派誰占上風。如果是維持寬鬆政策的鴿派,暫時不會對中國市場造成衝擊。如果是縮減購債規模的鷹派,可能會有一些影響,比如利好美元的同時,人民幣會受到一些壓制。不過,何偉文認為,這種影響也是短暫、輕微的,因為市場如何還是取決於各國經濟的基本面。 *本文來自人大重陽
2021-09-26 -
债券通「南向通」今日启动 做市商及投资者反响积极
債券通「南向通」今日(24日)啟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債券通「南向通」是兩地金融市場進一步互聯互通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隨着,債券通的正式啟動,多家銀行表示,已成功為數家機構投資者,完成市場上首批債券通「南向通」交易,市場對新渠道反應十分理想。 特首:提升香港聯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樞紐功能 林鄭月娥指出,此次債券通「南向通」的推出,可再次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助力國家進一步完善債券市場雙向開放,和跨境資金雙向流動的制度,並為內地投資者提供在國際金融市場資產配置的選項,同時提升香港聯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樞紐功能。 她又提到,債券通「北向通」自開通後一直運作暢順,帶動境外機構持有內地債券的金額,由2017年約8800億元人民幣,上升4倍至2021年8月的38000億元人民幣。同期,債券通「北向通」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更上升17倍,可見債券通「北向通」深受市場人士歡迎,為推出「南向通」打好堅實基礎。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南向通的啟動,實現債券市場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資金雙向流通,可說是「一國兩制」下制度創新的另一個展現。讓互聯互通機制更寬闊、更高效,從滬港通、深港通、跨境理財通,以至今次債券通南北雙通,四個環節都實現閉環管理、風險可控、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換取最大的市場開放和靈活度。 銀行:投資者反響積極 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作為香港金融管理局委任的債券通「南向通」(簡稱「南向通」)首批指定做市商、香港金管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付息兌付結算代理銀行、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以及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責任公司 (CIPS)直參行,於今日正式開展「南向通」相關業務。 截至今日上午11時,中銀香港已與27家境內機構投資者分別在 CFETS 旗下基礎設施服務商Comstar、彭博及 Tradeweb電子平台上順利完成首批55筆共計人民幣 12.9億元 (等值)的債券交易。其中,採用內地及香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模式完成24筆共計人民 幣10.2億元(等值)交易,客戶包括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涉及國債、外匯基金債券、外匯基金票據、綠債等。 在該模式下,境內投資者使用境內市場CFETS 電子交易平台,直接通過在境內市場基礎設施開立的賬戶投資境外債券,無需開立境外賬戶;境外做市商則使用慣常的境外電子交易平台。整個流程便捷高效,顯著便利一級交易商等境內投資者。 此外,中銀香港與客戶亦採用境內外託管行聯結模式完成31筆共計人民幣2.7億元 (等值)的交易,客戶包括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涉及金融債、企業債、城投債等券種,以及人民幣、港幣、美元、歐元等幣種。中銀香港作為境外託管行,以及中國銀行作為人民銀行指定的首批「南向通」境內託管清算銀行,通過合作提供境內外託管行聯結模式服務。在該模式下,境內投資者基本沿用市場現有行之有效的流程,在雙向開放過程中有效使用和融合現有管道,塑造了在不改變政策框架的基礎上擴大金融市場開放途徑的實例。 滙豐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表示,十分榮幸能於今早完成首批「南向通」的交易,市場對新渠道反應十分理想。他續指,香港在連繫內地經濟至國際市場上發揮獨特角色,而債券通更為該發展的重要一環,充分展現雙向合作的協同效應和豐碩成果。 渣打銀行也表示成功透過「南向通」進行多幣種交易。渣打亞洲區行政總裁洪丕正称,「南向通」的啟動標誌內地金融市場開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的結構,與「北向通」形成良好的互補,加強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全面聯通,以及提高內地金融市場的資產配置效率。 內地投資者可使用人民幣或外匯參與投資 據悉,目前,「南向通」年度總額度為5,000億元等值人民幣,每日額度為200億元等值人民幣。QDII或RQDII在「南向通」下的投資仍受其現有的額度限制,不佔用「南向通」額度。「南向通」初期先開通現券交易。標的債券為透過香港市場買賣的所有境外發行的債券。 資金匯兌方面,內地投資者可使用人民幣或外匯參與「南向通」投資,相關資金只可用於債券投資,不得通過「南向通」非法套匯。投資的債券到期或賣出後不再繼續投資的,相關資金應匯回境內並兌換回人民幣。 至於「南向通」的交易對手安排,內地投資者須與金管局指定的做市商進行交易。金管局已於上周五(17日)宣布13家做市商,金管局指定13家金融機構作為債券通「南向通」做市商。獲指定的金融機構包括中銀香港、滙豐、渣打香港、農行香港分行、交銀香港分行、信銀國際、建銀亞洲、工銀亞洲、法巴香港分行、花旗、法國東方匯理銀行、摩根大通證券、瑞穗證券亞洲。 *本文來自香港商報網
2021-09-24 -
香港“雲南米線”IPO在即 拓展內陸市場勝算有幾分?
譚仔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譚仔國際)已通過港交所聆訊,將於近日開始招股,國泰君安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據提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財年,譚仔國際營收分別為15.56億港元、16.91億港元、17.94億港元,年複合增長7.4%。其中,淨利潤分別為1.97億港元、1.9億港元以及2.87億港元,年複合增長20.7%。 相較於近幾年港股上市的其他新消費品牌,乃至於內地不少餐飲品牌,譚仔國際的經營狀況堪稱優秀。招股書披露,未來將會大力拓展內地門店,並擴建中央廚房。 “雲南米線”為啥會成為香港的品牌? 上世紀60年代,譚姓一家從湖南老家移民至香港。 到譚澤群和譚澤強一代,兄弟姐妹幾人合夥成立了“譚仔雲南米線”,將湖南的酸辣口味結合雲南米線的豐富配料吃法,面向年輕以及中年消費人群,推出獨具特色的米線和小吃。 除了口味之外,多年以來,譚仔米線售價普遍低於市場平均餐飲價格。有老顧客在知乎上分享到:“香港最便宜的面是二三十元,還不一定好吃,飯的套餐都是五十多,但是譚仔基本都是三十五元左右(編輯注:單位人民幣)。” 好吃、便宜、特色,譚仔米線在香港迅速“走紅”。甚至有顧客直呼,是譚仔教會香港人吃辣。 儘管在顧客眼中,譚仔米線的門店是越來越多、經營越來越順,但其內部運營卻幾經波折。 2008年時,由於兄妹幾人經營理念不和,且又在利益分配上出現爭執,於是將“譚仔雲南米線”的12家門店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三哥譚澤群和六弟譚澤強依託分出來的6家門店,創立了“譚仔三哥米線”,菜品與原店類似,僅在口味和經營上存在部分差異。 顧客時常很難區分兩個品牌的具體差異,但兩個品牌堅持各自經營、拒絕合併,分頭拓展門店。到了2017年,兩家分別擁有超50家的門店,成為香港市民最常吃的粉面品牌。 招股書顯示,2018年,東利多香港(母公司:日本丸龜控股集團)以總計19億港元的價格,先後完成了兩個品牌的收購,並將其後臺經營整合到一起。至此,譚家正式退出股東和管理名單,所有權益歸屬日本丸龜控股集團。 2020年,譚仔旗下的兩大品牌共同佔據了香港粉面市場近65%的市場份額。 比起奶茶、火鍋和餐館,米線更賺錢 不同於海底撈、呷哺呷哺、奈雪的茶等上市餐飲品牌,譚仔米線優秀的盈利能力是獲得資本關注的秘訣。 據媒體報導,2017年三哥譚澤群就表示,“譚仔三哥米線”年營收已達到5.4億港元。而早在2016年,“譚仔雲南米線”的營收已突破7億港元,相關利潤達1億港元。2021財年數據顯示,“譚仔三哥”品牌收益已超過“譚仔雲南米線”,年收益達9.04億港元。 (兩個子品牌收益貢獻不分伯仲 來源:譚仔國際招股書) 做廉價餐飲,想要實現穩定盈利並不容易。除了早期譚家經營者強大的個人經營能力外,早早建立能支撐統一生產、統一調度、降低成本的中央廚房也是一大原因。 在招股書中,譚仔國際表示,公司已將兩個品牌的中央廚房合二為一,使用集中採購策略,為旗下品牌提供食材,並推行標準化程式(在食品加工、餐廳管理、清潔、員工培訓、品控等方面),以確保食品及服務品質穩定,提高經營效率。 粉面相較於飯菜製作流程不復雜。比起仰仗廚師手藝的餐館,粉面依託中央廚房預製出半成品,在門店簡單燙熟、加工後即可端上餐桌。 不難看出,中央廚房的價值在於減少餐飲行業最大不確定性:品控。 一旦味道、菜色可以標準化,一方面能避免門店眾多偷工減料、砸招牌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可能、方便溯源。目前除香港地區外,深圳的門店也受益於中央廚房的供應,實現味道穩定。 優質的運營策略使得譚仔國際的年均毛利可以穩定在70%以上,利潤率20%左右,這在餐飲零售界實屬難得。 對比奈雪的茶2020年營收超30億,幾乎是譚仔國際的2倍,但其毛利長期徘徊在65%左右,且處於虧損擴張階段;上市多年的呷哺呷哺也只有毛利60%左右、利潤率10%不到的基本盤;年初上市的餐飲品牌九毛九,擁有超400家門店,上半年營收20.22億,但其毛利也在60%左右徘徊,利潤率10%左右…… 譚仔國際本次募資將用於擴充餐廳網路,如擴大香港中央廚房、在中國內地和新加坡等地設立中央廚房、升級餐廳經營設備、推行數位化運營,以及品牌行銷等。 機遇與挑戰是並存的。 某外賣面館創始人就表示,建立中央廚房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發展和供應規劃,費錢且要求很強的專業度。如果未來經營不及預期,中央廚房反而會成為經營的累贅。 進入內地,拓展國際 今年4月,譚仔在深圳開設內地首家門店,至今生意持續火爆,門店候餐時常排隊。截至9月22日,譚仔米線已在深圳新開3家門店,還有一家正在裝修即將開業。 在新加坡已有的三家門店中,“譚仔雲南米線”已成為香港味道的代表。 預計未來幾年,譚仔米線的門店數將翻一倍。據譚仔國際招股書規劃,在2024年3月底前,要在香港、新加坡、日本及澳洲分別開設38家、24家、25家及15家餐館。 值得一提的是,譚仔國際十分重視中國內地市場,規劃了58家新餐館,輔之以獨立的中央廚房。 但新消費日報觀察發現,在深圳的粉面餐飲店,花20元左右即可吃飽。而譚仔米線的深圳分店人均消費33~35元一碗,明顯高於同地段其他面館,這與譚仔品牌一直以來的“便宜實惠”形象不符。 譚仔米線以同樣的價格進入內地當場變成“中高端餐飲品牌”。失去價格優勢的它,還將面臨不同價位本土品牌,例如“和府撈面”、“遇見小面”、“蘭州拉麵”,甚至是速食螺螄粉、寬面、過橋米線的夾擊。 港味的“雲南米線”,真的能在內卷嚴重的內地餐飲市場開創增長第二極嗎? *本文來自財聯社
2021-09-23 -
如何理解政治局會議提及的“跨週期”調節?
本文聚焦兩次年中政治局會議提及的“跨週期”這一關鍵字。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的討論借鑒了陳昌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和楊光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主任科員)在“我國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的邏輯與近期重點”一文中的部分觀點。 一、連續兩年的年中政治局會議均提及“跨週期”表述 2020年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提出“完善宏觀調控跨週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這是官方首次提出“跨週期”這一表述。 隨後2021年7月30日的政治會議亦提出“要做好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時隔一年後,再次提及“跨週期”。 連續兩年的年中政治局會議均提及“跨週期”應有特別考慮,畢竟去年7月以來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其他政治局會議均沒有再提及“跨週期”這一表述。 二、何為跨週期?以及跨週期與逆週期有何區別? (一)“跨週期”調節的基本內涵 “跨週期”調節是相較於“逆週期”調節而言,可以將其視為是對“逆週期”調節內涵的豐富與升級,其實質是既強調熨平短期經濟波動、又兼顧中長期的高質量發展。整體上看,“跨週期”調節的內涵實際上可以用三個關鍵字來解釋,即“平滑短期波動”、“引導中長期方向”以及“力度上適可而止”。 1、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是指解決中長期發展問題的宏觀調控框架或體系,即在避免經濟運行短期內出現較大波動的同時,更注重從中長期維度來評估總體形勢,即在抑制短期經濟波動和推動中長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找到平衡。 2、“跨週期”調節本身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動態的。事實上,兩次年中政治局會議在提及跨週期時有著不同的出發點。具體看, (1)去年的年中政治局會議旨在通過跨週期設計和調節來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均衡,更強調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的協調與轉換,較為突出防風險; (2)今年的年中政治局會議則更強調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即更強調銜接,較為突出穩增長。 3、“跨週期”調節本身致力於構建破解週期性、結構性、體制性問題的新型宏觀調控方式,更強調綜合施策、多措並舉、統籌協調和提前預判,在傳統需求管理型政策之外,還會統籌區域政策、產業政策等其他領域的相關政策。 4、“跨週期”調節的關鍵在於處於好短期波動與中長期發展、結構性力量與週期性力量、逆週期與順週期、國內與國外等之間的關係。回到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領域的跨週期政策時,“跨週期”調節的內涵主要體現在: (1)實施貨幣政策時,既要考慮流動性的適度、資金成本的適當、M2與社融與經濟增長的匹配,也要考慮降低融資難度與成本、提高融資的便利性、保持物價穩定、防範金融風險、暢通傳導機制等中長期目標。 (2)實施財政政策時,既要考慮乘數效應、擠出效應,也要考慮財政負擔、債務風險、支出效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減稅基稅源等中長期目標。 (二)“跨週期”調節與“逆週期”調節之間的五點差異 “跨週期”是對“逆週期”內涵的豐富與昇華。二者的差異主要體現在: 1、“逆週期”調節是1929年大危機以來各經濟體普遍採用的宏觀政策,其理論背景是凱恩斯的需求側管理,即更加強調“需求側”調整;而“跨週期”則是由我國特別提及,兼顧供給側與需求側,屬於我國在宏觀調控領域的政策創新。 2、“逆週期”調節致力於減輕短期經濟波動、熨平經濟週期過渡階段的短期衝擊,即更加強調“短期”與“時效”;而“跨週期”調節則更加強調“中長期”與“品質”,從而實現經濟在中長期內的可持續增長。 3、“逆週期”調節更加強調“相機抉擇”或“靈活調整”,側重於在經濟出現波動時的精准施策;而“跨週期”調節則更強調“提前預判”或“未雨綢繆”,從跨週期(中長期)的視角評價政策的力度與負面影響,在穩增長的同時也會兼顧防風險(如特別關注赤字水準、債務率以及宏觀杠杆率等)。 4、“逆週期”調節的政策工具相對單一,主要包括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等傳統需求管理政策;而“跨週期”調節則在傳統需求管理政策之外,還會強調其與中長期戰略規劃、就業、區域和產業等政策間的統籌協調,即所謂的“多措並舉”和“綜合施策”。 5、“跨週期”調節更加強調中長期內的預期管理,即關注政策調控的力度和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注重適可而止(即不會一竿子捅到底和不會一次性把政策底牌全部亮出)、政策不會過於寬鬆亦不會過於緊縮,強調理順政策的預期引導機制、降低不確定性,避免市場主體在單一方向形成過度預期。 (三)為何突出強調“跨週期”調節? 強調“跨週期”調節的原因有三個,一是為了彌補傳統“逆週期”調節的不足,二是為經濟中長期高質量發展提供適宜的政策環境,三是更有效應對國內外經濟和政策週期的差異。 1、和傳統經濟金融危機不同,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同時體現在需求、供給以及預期等多個層面,因此單純以“需求管理”為主的“逆週期”調節弊端較多。 2、疫情以及經濟修復進程的反復導致大週期中嵌套著多個小週期,使得經濟運行的反復性與複雜性遠超預期,不僅加大了宏觀政策調控的難度,也使得傳統“逆週期”調節在時效、覆蓋面以及力度上很難契合經濟基本面的進程,同時“逆週期”調節政策的正常化進程也會時常面臨干擾。 3、由於疫情與經濟修復進程的差異,使得國內外經濟週期與政策週期也呈現出明顯的不同步,使得我國的宏觀政策既需要考慮如何跨越自身週期,還需要考慮如何應對其他經濟體的經濟和政策週期,這種差異體現在我國經濟最先衰退、也最先修復、最先回到疫情前水準、也最先感受到經濟下行壓力,與之相對應我國政策層面最先減弱力度以及最先回歸正常化。具體看, (1)疫情自2019年12月開始在我國爆發,2020年1月開始採取管控措施,2020年4月開始出現緩解;海外經濟體的疫情則自2020年3月開始爆發。 (2)與上面相對應,我國經濟運行低谷出現在2020年一季度,歐美經濟體的經濟運行低谷則出現在2020年二季度。 (3)我國經濟自2020年二季度開始趨於修復,整體上修復時間領先其他經濟體2-3個季度左右,同時修復進程也比較快;而就海外經濟體而言,美國經濟恢復最早最快(自2020年四季度開始),歐洲次之,日本緊隨其後,其他抗疫能力較弱的經濟體更慢。 (4)由於恢復較快較早,使得我國經濟也較經濟體最先回到疫情前水準,並最先從疫情前水準重新趨於下行。 例如,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開始趨於上升,而此時歐美經濟體恢復態勢則有加快跡象,呈現出典型的不同步現象。 (5)與疫情進程、經濟修復步伐相對應,各經濟體的宏觀政策節奏也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我國自2020年5月政策力度開始減弱(如更加強調“防風險與穩杠杆以及緊信用”)、自2020年12月政策開始回歸正常化,而美聯儲自2021年7月才開始釋放Taper信號,歐盟和日本的政策正常化進程還沒有跡象。 三、未來一段時期,“跨週期”調節政策可能會如何實施? 總體看,“跨週期”調節政策的實施主要取決於國內經濟基本面及內外環境的差異。因此未來一段時期,“跨週期”調節政策的實施方向大致如下: (一)將“保持四季度以及明年經濟的平穩運行”作為重中之重。這是近期政策層面多次強調的政策目標。考慮到今年經濟增速是前高後低,意味著明年大概率會是前低後高,因此從這個角度看,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實際上數據較低應是可預期的,即明年上半年面臨的壓力會更大,數據上不會好看。實際上今年8月的經濟數據已經呈現出這樣的特點。 基於此,為避免市場形成“下行慣性”和經濟基本面惡化的預期,政策層面肯定會有所行動、貨幣政策層面應會比較友好,將穩增長作為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的主要基調,如強調把明年的信貸額度、預算內投資和地方債券額度前置到今年四季度投放、使用和發行,以今年底和明年初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避免明年經濟在下半年的基礎上繼續下行。 (二)關注並平衡好經濟運行中的週期性力量與結構性力量,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既要維護好新動能的成長,也要對沖好舊動能的衰減,這裏的舊動能主要體現在能耗“雙控”對產能釋放的抑制、金融嚴監管對貨幣乘數效應的抑制、地產調控和防範化解風險對投資增長的抑制等方面。 考慮到新動能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理解為保持後面三個季度經濟的平穩運行,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在舊動能的政策層面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放鬆(如地產政策層面)、起碼力度上不會更強甚至還會有所減弱,不過參照“跨週期”調節的內涵,預計這個放鬆持續時間應不會太長、力度也會適可而止,明年二季度後經濟下行壓力減輕後會重新趨緊。 (三)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的關係,防止在處置局部風險過程中引發次生風險或系統性風險,特別是在地方隱性債務風險方面,即統籌做好財稅體制改革、地方政府債務化解、貨幣金融體制改革、國企改革以及人口政策調整與養老保險改革等多重工作,為應對新的不確定性留足政策空間。 (四)針對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PPI與CPI剪刀差持續拉大這一現象,未來政策層面需要更加重視物價管理,特別是要處理好環保限產、能耗“雙控”與大宗商品保供之間的關係。 (五)強化不同政策之間的協調,避免政策打架或效應相互抵消。特別是在碳達峰行動方面,要儘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糾正運動式“減碳”,避免傳統產能過快收縮。 *本文來自濤動宏觀
2021-09-18 -
热潮退去?美国SPAC上市企业市值较峰值缩水750亿美元
在一些投資者看來,SPAC市場在2021年夏季的降溫是不可避免的“回到地球”,因為許多與SPAC合併的企業幾乎沒有收入,但估值卻被炒到數十億美元以上。 美國股市在今年夏季的表現就像天氣一樣“火熱”,即使在美聯儲縮準備減購債規模及德爾塔(delta)變異病毒給美國經濟、就業復蘇帶來不確定的環境下,三大股指依舊不斷創下新高。 但對美股中那些通過與特殊目的的收購公司(SPAC)合併實現上市的企業而言,今年夏天可不怎麼“火熱”,疫情後一度火爆的SPAC,其市場熱度開始逐漸降溫。 紐交所(新華社圖) SPAC上市企業市值縮水750億美元 道瓊斯市場數據(Dow Jones Market Data)通過對SPAC研究(SPAC Research)的數據進行分析指出,截至今年9月初,大規模拋售已使通過SPAC在美國上市的企業的市值縮水了約750億美元,相當於此前SPAC熱度頂峰時的25%,8月時縮水規模更是一度觸及1000億美元。這一分析追蹤的SPAC上市企業是截至今年2月中旬與SPAC完成合併的137家企業。 SPAC又稱空白支票公司,通常由共同基金、對沖基金等募集資金而上市,只處理現金業務,沒有任何其他業務。發起人將在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以投資單元形式發行普通股與認股期權組合給市場投資者,從而募集資金,一個投資單元通常包含1股普通股與1~2股認股期權。其創建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IPO籌集資金,用以收購、兼併一些欲上市的高成長性公司,而目標公司也可借此自動成為上市公司,達到快速融資目的。相較於傳統IPO或者借殼上市,SPAC上市模式具有時間快、費用少、流程簡單、融資有保證等特點,對投資者和目標公司來說都具有較大吸引力。因而,在去年疫情後成為初創企業和投資者的新寵。 而今年稍早,根據Dealogic的數據,SPAC與Lucid和個人金融應用程式運營商SoFi Technologies Inc.等熱門企業的合併案曾創下5250億美元的市場估值紀錄。 在上述這些SPAC上市企業市值蒸發25%的同期,追蹤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上市的企業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只是下跌12%,而同期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反而上漲了13%。 數據顯示,SPAC上市股在這一時期幾乎普遍下跌,其中下跌最多的是與綠色能源和可持續發展概念相關的企業個股。 道瓊斯市場數據的分析還發現,SPAC自身的股價表現也不容樂觀,約75%已宣佈但尚未完成合併交易的SPAC股都會破發。而在今年早些時候,當SPAC上市市場可能是最熱門的金融投資領域時,這類股票幾乎總是可以在宣佈正式交易後上漲。 SPAC上市股和SPAC股票本身的下跌還衝擊了包括貝萊德和富達投資在內的一眾資管公司、許多對沖基金、養老基金經理和其他投資者。在此前的SPAC上市熱潮中,他們都競相將資金投入SPAC。 不過,由於這些基金進入市場足夠早,成功抄底,即使目前股價下跌,它們仍然坐擁可觀的收益。事實上,整個SPAC的市值仍達2500億美元左右,依舊高於一年前的1000億美元。 “回到地球”是必然? 在一些投資者看來,SPAC市場在2021年夏季的降溫是不可避免的“回到地球”,因為許多與SPAC合併的企業幾乎沒有收入,但估值卻被炒到數十億美元以上。 億萬富翁投資者Sam Zell早在今年初就警告稱,SPAC狂潮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猖獗的投機”,讓人聯想到19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韋斯特切斯特資本管理公司(Westchester Capital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SPAC投資者貝倫(Roy Behren)稱:“這一泡沫已經破裂,而這就是投資者對那些前景光明但不確定性極強的企業進行投資的成本。” 他還指出,股價下跌可能會給SPAC帶來負面回饋,因為投資者有權在合併完成之前從SPAC公司中贖回資金,當SPAC的股價跌破它們的發行價格時,投資者更有可能這樣做,而目前許多SPAC的股價的確已經破發。投資者大規模撤資可能導致這些SPAC的現金大幅減少,從而使其難以實現業務目標,並可能導致其股價進一步下跌。 比如,美國家庭保險初創公司Hippo Holdings Inc.在今年3月通過一家SPAC公司合併上市,上市後的估值達到50億美元。交易完成後,該公司擁有了12億美元現金。但該公司股價在之後的6個月內下跌了約60%,此前獲得的資金也已損失了至少80%。 還值得一提的是,本輪SPAC熱潮此前還得到了散戶的支持,而散戶在監管加強後就開始離場,也使得“泡沫”迅速收縮。 美國銀行的客戶流量顯示,1月散戶投資者占其平臺上SPAC交易量的46%,此前兩個月前約為30%。但隨後,在監管部門的打擊下,美國銀行的客戶流量顯示,從4月開始,散戶購買SPAC的速度就大幅放緩,從年初的每週淨購買1.2億美元降至4月的個位數。美國銀行分析師稱:“這表明,散戶可能正在回歸一些傳統的投資,偏愛更成熟的公司而不是低價的投機性證券。”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