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3594 6776

用心为每一个客户服务

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美國想提稅 “避稅天堂”愛爾蘭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拜登政府 15% 的全球最低稅計畫已經遭遇歐洲國家的反對。 愛爾蘭財政部長 Paschal Donohoe 本周在接受英國天空新聞採訪時表示,愛爾蘭沒有提高目前 12.5% 的企業稅率計畫,其對拜登政府全球最低公司稅計畫持 " 重大保留意見 "。 Donohoe 表示,只有特定國家、特定體量的經濟體才能在全球最低稅率計畫上獲利," 我們對此有著強烈擔憂 "。其 " 絕對支持 12.5% 的企業稅率 "," 這樣的低稅率才應該是未來協議的標杆 "。 為在 G7 成員國之間獲得通過,拜登政府此前已在最低稅率方面做出妥協,從最初的 21% 下調至 15%。但來自愛爾蘭的反對可能使整個計畫通過存在不確定性。 作為全球知名 " 避稅天堂 ",愛爾蘭的低稅率吸引了全球數量眾多的科技和制藥公司。如果愛爾蘭強烈反對,G7 成員國英國可能也將反對該計畫,英國公司已在重返歐盟單一市場問題上遭受前所未有的壓力。 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報導稱,七國集團 ( G7 ) 已接近就跨國公司的納稅規則達成協議。各國高級官員的磋商已經取得進展,G7 協議最早將於週五達成。如果各國財長能達成非正式協議,G7 領導人可能在 6 月 11-13 日的 G7 峰會上正式簽署該協議,隨後向根據經合組織 ( OECD ) 的 " 全面框架 ( inclusive framework ) " 進行磋商的 135 個國家提交計畫書。 2017 年,特朗普政府和國會中的共和黨人將美國企業稅率削減至 21%,並對來自無形來源的海外收入制定了 10.5% 的最低稅率。拜登政府上任後,為了給規模達 2.25 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法案籌資,提議對美國企業增稅。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1-05-27
查看详情
聯儲局年內開始 縮減量寬機會低

支撐資本市場的核心是無限貨幣寬鬆,若然出現改變,資本市場定必出現變化,當中,究竟美國何時結束量寬?就是情況的核心。參考最新市場預期情況和美國聯儲局的態度,估計今年內聯儲局開始縮減量寬的機會較低。較有可能的是,在未來幾次聯儲局會議討論中,逐步釋放縮減量寬的信號。舉個例子,今年12月會議上將宣布,自明年1月開始縮減量寬,但明年加息的機會依然不大。若然通脹持續超預期,則明年底有可能首次加息。無論什麼情況,投資界不能忽略目前支撐美股的核心是無限貨幣寬鬆,任何政策調整均將影響資本市場呈現明顯風險。 最快明年底始加息 中國與美國為環球兩大經濟體,流動性政策影響環球經濟布局,必須仔細觀察當中數據微妙的變化。上月底內地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96.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70%,前值為12.30%,連續兩個月下降,新增社會融資規模1.85萬億元,同比少增加1.25萬億元。若細看,其實內地新增社會融資額度已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不過,從廣義流動性角度看,增長則明顯處於下滑趨勢。M2餘額為226.21萬億元,同比增長8.10%,前值為9.40%,M2增長速度亦呈現回落。從布局看,內地流動性的確存在收窄的潛在趨勢。 再評估美國的流動性情況,日前聯儲局公布4月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要,隨後紐約儲銀公布4月「一級交易商」和「市場參與者」調查結果。紐約儲銀的兩份調查報告清晰反映市場對縮減量寬及加息的預期,估計聯儲局最快在今年年底宣布縮減量寬,未來幾個月將開始討論並陸續釋放信號。 參考聯儲局政策前景展望,今年內開始縮減量寬的機會較低,首次加息最快為明年年底。主要是需要觀察在8月底失業補貼到期前,美國就業改善速度會否持續放緩。在這背景下,美國經濟全面重啟,未來變數甚多,投資者必須保持警惕。 (資深金融及投資銀行家 溫天納) *本文來自香港商報

2021-05-26
查看详情
金融體系錢太多 或迫使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

隨著美國金融體系內流動大量的現金,資金充裕的金融機構們正競相通過超低風險工具發放貸款,與此同時短期利率自今年年初以來已跌至歷史低點。 英國《金融時報》的最新文章就指出,如今在不少分析師看來,以上種種無疑加大了美聯儲維持期政策利率的難度,美聯儲可能需要重新調整其政策工具了。 文章表示,流動性飆升的部分原因來自於美聯儲的資產購買計畫。銀行存款轉入貨幣市場基金,同時美國財政部也計畫動用其創紀錄的現金儲備並支付與最新財政刺激措施相關的資金,這些都增加了儲備餘額。 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減少了一年期以下國債的發行,這意味著減少了一種用於儲存現金的關鍵資產供應。 最終,大量現金又回到了美聯儲——美聯儲逆回購激增。上周每日使用量攀升至 2017 年以來最高水準,並在上周五達到 3690 億美元。本週一這一數字繼續上升至 3949 億美元。 圖片來源:ZeroHedge 需要注意的是,美聯儲正回購釋放流動性、逆回購回收流動性。隔夜逆回購是流動性過剩時期的市場資金庇護所。 如今美聯儲逆回購激增也讓市場意識到,也許美聯儲正面臨調整貨幣政策的壓力。 中信明明在最新研報中認為,與日俱增的隔夜逆回購規模都預示著 Taper 的臨近,在具體節奏上,可能於年底前後採取減少購債規模的行動,但會更早發出減少購債規模的信號,6 月或 7 月的議息會議將是重要時點。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Kelcie Gerson 認為,聯邦基金利率徘徊在 0.06%,遠低於美聯儲設定的 0-0.25% 的目標利率。如果利率持續走低至 0.05%,可能足以促使美聯儲採取行動。 英國《金融時報》則援引分析人士稱,下一步可能包括提高美聯儲向銀行支付的存款準備金利息,另一個是提高美聯儲逆回購的利率。 金融博客 ZeroHedge則認為,美聯儲要麼不得不提高 IOER,要麼利率將很快降至負值。更糟糕的是,即使假設 12 月縮減購債規模,美聯儲仍計畫實施至少 1 萬億美元的 QE,而更具美聯儲最近發佈的預測,可能數字會高達 2 萬億美元。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1-05-25
查看详情
4月,VC/PE收穫43個IPO,帳面退出回報規模近900億

核心發現 2021年4月,共計62家中國企業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全球市場IPO數量規模同比上升 VC/PE機構IPO滲透率達69.4%,181家機構參與投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人工智慧、醫療健康等熱門投資領域;IPO帳面退出回報規模達855億元 2021年4月,A股市場迎來27家公司上會(包括科創板8只,創業板15只),IPO過會率再度重回90%以上,達到92.59% 第一部分 中國企業IPO分市場分析 2021年4月,共計有62家中國企業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募資總額621億元;本月IPO募資規模TOP5企業依次為圖森未來、攜程集團、聯易融科技、華利集團、尤安設計;IPO集中行業為製造業、IT及資訊化、醫療健康;IPO集中地域為廣東、江蘇、上海。(見圖1) 圖1 2021年4月IPO概覽 全球市場中企IPO數量規模同比上升 2021年4月,共計62家中國企業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 IPO數量同比上升1.07倍,環比上升8.77%;募資總額621億元,IPO規模同比上升1.88倍,環比下降31.15%。A股市場—本月內地成為全球資本市場中IPO數量最多市場,占本月全球IPO數量的88.71%;港股市場—本月中國企業香港IPO數量為3家,與上月相比數量大幅度減少;美股市場—本月共有4家中國企業赴美掛牌上市,現本月最大募資專案—圖森未來(TSP.NASDAQ)。(見圖2、表1) 圖2 2020年4月-2021年4月全球市場中企IPO規模及數量 表1 2021年4月各交易板塊IPO數量及規模統計 A股市場新股發行節奏放緩 2021年4月,共計55家中國企業在滬深兩市IPO, IPO數量同比上升1.29倍,環比上升41.03%;募資金額共計380億元,IPO規模同比上升1.04倍,環比上升32.87%。本月深交所創業板IPO數量22家,募資規模202億元,成為A股市場IPO數量最多、IPO募集規模最高的板塊,占本月A股IPO募集規模的53.12%,在本月A股市場募集規模TOP5中,深交所創業板占4席。 2021年4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科創板IPO註冊19家,中止(其他事項)審核1家,終止審核6家,截至4月,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累計達到270家。 本月有27只新股上會(包括科創板8只,創業板15只),其中25只已審核通過(包括科創板7只,創業板15只),1只上會未通過(包括科創板1只),1只取消審核。(見圖3、表2) 圖3 2020年4月-2021年4月A股市場中企IPO規模及數量 表2 2021年4月中企A股市場募資TOP5 港股市場IPO急速降溫 對港股市場IPO來說,四月是傳統淡季,2021年4月,有3家中國企業在香港IPO,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IPO數量同比下降40%,環比下降72.73%;募資金額共計155億元,IPO規模同比上升4.54倍。其中,回港二次IPO的攜程集團(09961.HK)占本月港股市場IPO募集規模的45.91%,位於港交所榜首;除此之外,眼科賽道也進軍港股市場,兆科眼科(06622.HK)成為首只眼藥港股。(見圖4、表3) 圖4 2020年4月-2021年4月港股市場中企IPO規模及數量 表3 2021年4月中企港股市場募資情況 獨角獸赴美IPO熱情不減 2021年4月,共4家中企在美國資本市場IPO,IPO數量較上月減少3家;募資金額共計86億元,IPO規模同比上升42倍,環比下降34.85%,圖森未來(TSP.NASDAQ)是本月最大的IPO專案,募資金額73.06億元,募資規模占美股市場IPO的84.95%,中國最大的共用充電運營商—怪獸充電(EM.NASDAQ)成為“共用充電寶第一股”,募資規模位居美股市場IPO第二。水滴籌(WDH.NYSE)和洋蔥全球(OG.NYSE)等已於5月7日登陸美股市場。(見圖5、表4) 圖5 2020年4月-2021年4月美股市場中企IPO規模及數量 表4 2021年4月中企美股市場募資情況 第二部分 中國企業IPO退出分析 VC/PE機構IPO滲透率達69.4% 2021年4月,共43傢俱有VC/PE背景的中企實現上市,VC/PE機構IPO滲透率為69.4%,181家機構參與投資。其中,港交所主板VC/PE機構IPO滲透率為100%。本月VC/PE機構IPO帳面退出回報規模達854億元,同比上升3.07倍,環比下降30.96%。其中,攜程集團(09961.HK)帳面退出回報規模達313億元,占整體的36.65%。平均帳面回報率小幅下降,同比下降13.31%,環比下降20.9%。(見表5、圖6、表6) 表5 2021年4月IPO交易板塊退出分析 圖6 2020年4月-2021年4月VC/PE機構IPO退出帳面回報 表6 2021年4月VC/PE機構背景企業IPO一覽表 第三部分 中國企業IPO行業及地域分析 製造業IPO數量規模雙奪冠 2021年4月,製造業、人工智慧、旅遊業類公司IPO募資位居前三,佔據各行業募資總額的49.43%,其中,本月製造業類公司共有20家企業IPO,是本月IPO數量最多的行業,募資規模達162.54億元;人工智慧類公司由於圖森未來的突出表現,成為本月IPO規模第二大行業,IT及資訊化類公司IPO數量位居第二。(見圖7、表7) 圖7 2021年4月IPO專案行業分佈 表7 2021年4月IPO重點行業細分領域統計 北上廣地區IPO最吸金 2021年4月,廣東地區中企IPO數量為17家,IPO數量位於榜首,上海、江蘇地區中企IPO數量均為8家,並列第二。廣東地區中企IPO規模達224.01億元,占本月IPO募資總額的36%,位居首位,上海、北京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見圖8、表8) 圖8 2021年4月中企IPO數量及募資規模地區分佈 注:IPO數量分佈比例(左)以及規模比例(右)相加總和均不為“1”系四捨五入所致 表8 2021年4月中企IPO數量及募資規模地區分佈表 第四部分 中國企業IPO重點案例 2021年4月,募資規模前十大IPO專案均在13億元以上,占4月整體募資59%,其中,有五個IPO專案均來自廣東地區。IPO當日市值前三大IPO專案均在500億元以上,攜程集團以1,488.01億元當日市值位居榜首。 中企IPO規模及當日市值TOP10 下表為2021年4月中企IPO募資規模TOP10。(見表9、表10) 表9 2021年4月中企IPO規模TOP10 表10 2021年4月中企IPO當日市值TOP10 重點案例:聯易融科技 第五部分 政策熱點回顧 4月16日,中國證監會修改公佈了《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上海證券交易所同步修訂發佈了《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 科技創新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科創屬性評價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持續評估並動態調整。此次修訂旨在聚焦支持“硬科技”的核心目標,進一步明確科創屬性評價指標和申報、推薦要求,壓實發行人和仲介機構責任,強化綜合研判和審核把關,促進科創板市場高質量發展。《暫行規定》修訂的主要內容有: 一、按照支持類、限制類、禁止類分類界定科創板行業領域,明確科創板優先支持方向,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創新企業以及禁止房地產和主要從事金融、投資類業務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二、增加研發人員占比作為科創屬性的常規指標,體現科技人才在創新中的核心作用。 三、明確發行人對技術先進性、科技發展方向、行業領域及相關指標的披露要求和保薦機構的核查把關責任,不簡單以相關指標作為判斷依據。 四、明確審核中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綜合判斷企業科創屬性,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諮詢委員會諮詢作用。對於《暫行規定》修訂前已申報企業的科創屬性指標要求,仍按其申報時的相關規定執行。 下一步,上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堅守科創板定位,突出“硬科技”特色,堅持以資訊披露為核心,加強審核判斷把關,加強科創板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建設,壓實發行人和仲介機構責任,形成合力,培育出更多具有“硬科技”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科創企業,更好地服務於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 *本文來自投中網

2021-05-24
查看详情
30 年後,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可能膨脹到 40 萬億美元

本周,美聯儲首次暗示縮減 QE 引發市場擔憂,但德銀指出,即便美聯儲行動了,流動性盛宴依然不會結束。 疫情以來,美聯儲為保護資本市場和緩解公共衛生事件對經濟的影響,採取了 " 無限 " 量化寬鬆等一系列大規模干預措施。 德意志銀行的信貸策略師 Jim Reid 認為,即使美聯儲縮減購債規模,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也遠未結束。他預測,如果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債務比率保持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平均水準,那麼資產負債表規模將從目前略低於 8 萬億美元的水準增至 2050 年的 40 萬億美元左右。 同時,他預計到 2050 年,全球央行的流動性將達到大約 100 萬億美元。 換句話說,到 2050 年,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將擴張 5 倍。 Reid 認為這將引發一場前所未有的流動性海嘯,對法定體系的破壞也是前所未有的 ( 這也是美聯儲計畫在未來幾年推出數字美元的原因 ) 。 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的大規模增長,對其他央行也是一個挑戰,否則其他貨幣的價值將面臨大的波動。 美國銀行分析師曾表示,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在可能在今年年底前突破 9 萬億美元,占美國 GDP 的 40% 以上。 此前摩根士丹利和貝萊德集團亦表示,預計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在今年將擴張至驚人的 10 萬億美元。 以下是 Reid 的原文: 美聯儲昨晚的會議紀要是否首次暗示美聯儲正在考慮縮減購債規模 ? 即使是措辭上的細微變化也足以導致 10 年期實際收益率立即下跌 7 個基點。在這個債臺高築的世界裏,實際收益率對金融穩定至關重要。這暗示,當美聯儲最終開始縮減購債規模時,可能意思不會那麼直截了當。 話雖如此,我強烈懷疑,即使在縮減購債規模之後,資產負債表擴的擴張還遠未結束。今天的報告反映了近年來美國國債的走勢,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是會一直擴張到 2051 年。 債務需要融資,如果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債務比率保持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平均水準,那麼到 2050 年,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從目前略低於 8 萬億美元的水準增至 40 萬億美元左右。 顯然,最終的結果不會是一條平穩上升的曲線。但無論未來幾個季度發生什麼,如果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不大幅增加,未來可能會是一個負債累累的局面。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1-05-21
查看详情
市場人士警示美國通脹壓力,美聯儲不作為加劇風險?

北京時間週四淩晨公佈的美聯儲4月會議紀要顯示,部分委員建議,如果經濟繼續朝著委員會的目標取得快速進展,在即將召開的會議上的某個時候,開始討論調整資產購買步伐的計畫可能是合適的,即可以考慮討論縮減QE。 這一看法與市場不謀而合。隨著上周公佈的最新4月通脹數據超預期,越來越多市場人士,近期都開始警示通脹風險以及美聯儲過晚應對通脹上升的可能後果。 專家警示,通脹還將持續上漲 市場對高通脹的共識在持續發酵。根據美國銀行本月的基金經理調查,69%的基金經理預計增長和通脹率將超過預計的趨勢,達到創紀錄的水準。 高盛在上周五的研報中認為,公共交通、酒店、服裝價格正常化,二手車價格進一步上行,都將推動美國核心通脹在短期內走得更高,預計美國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將在5月達到2.8%的峰值。 研報稱,儘管美國4月CPI報告之中充斥著人們期待已久的經濟重啟利好因素,但通脹數據的出人意料程度,疊加薪資增速和PPI“爆表”,加大了美國通脹的短期和中期風險。從PCE指標來看,對疫情較為敏感的幾大分項,到今年晚些時候還有2個百分點的增長空間,這將在年底前把整體核心PCE通脹再推高0.15個百分點。 研報預計,美國核心PCE通脹將在5月達到2.8%的峰值,到年底會回落至2.25%,這比此前5月2.5%、年底2.05%的預期均有所上調。此外,高盛還分別將美國2022年和2023年的通脹預期上調了0.1和0.05個百分點,至2.1%和2.15%。 《金融時報》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近日也撰文,給出了需要擔心美國通脹率的原因。“從歷史標準來看,美國現狀不論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都具有極大的擴張性,利率接近於零,財政赤字巨大。”他補充稱,“此外,還有大量的私人儲蓄等待著被花掉,人們也有一種希望回歸正常生活(恢復消費)的強烈願望。” 受此影響,沃爾夫判斷,美國也許不會重演“咆哮的2020”,但其經濟活力可能遠遠超過大多數人目前的想像。 沃頓商學院教授西格爾(Jeremy Siegel)更是發出了一個驚人的預測——美國通脹率在未來兩三年裏可能突破20%。 他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僅僅今年,美國的貨幣供應量就增加了將近30%。如果美國繼續以目前這種速度供應貨幣,那麼,美國可能在未來兩三年裏輕鬆達到20%的通脹率。 “貨幣不會憑空消失,總要找地方去,它們會被花掉,把物價推向更高水準。我認為史無前例的貨幣爆炸式增長和史無前例的財政支持有點過頭了。這些貨幣首先選擇的去處就是金融市場,此後一旦經濟重新開放,我們正好就會站在風口浪尖上,通脹會爆表。”他警示稱。 美聯儲過晚回應通脹會傷害市場 在對通脹大增的預期下,擔憂美聯儲目前的無所作為會加劇風險的聲音不斷湧現。 曾任克林頓政府財政部長、奧巴馬政府首席經濟顧問的經濟學家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本週二出席亞特蘭大聯儲主辦的一次會議時,就指責美聯儲的寬鬆政策稱,美聯儲誤讀了美國經濟,並在金融市場製造了一種“危險的自滿情緒”。 薩默斯稱,美聯儲想在通脹和通縮風險、金融泡沫和信貸問題之間保持平衡的想法,“與美國經濟當前狀況的準確解讀相去甚遠”。如今的主要風險包括經濟過熱、資產價格通脹以及隨之而來的金融過度杠杆和金融不穩定,而不是經濟滑坡、失業率過高,也不是經濟過度蕭條。 他並補充稱,“貨幣和財政政策制定者大大低估了長期的極低利率對金融穩定和常規通脹所造成的風險,當美聯儲被迫調整政策(這是我認為很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時,調整可能會出人意料。這種震盪將對金融穩定性造成實質傷害,也有可能對經濟造成切實損害。” 安聯首席顧問、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前首席執行官默罕默德埃裏安(Mohamed Ei-Erian)也表示,儘管美聯儲堅持認為高通脹是暫時的,並不願改變現行政策,但市場不相信美聯儲的判斷,並已在美聯儲行動前自動開啟了“緊縮”模式。 “現在的資產價格走勢顯示,股票、黃金、債券、比特幣等全面下跌,這提醒我們當市場投資者對流動性的穩定性存疑時可能發生的情況。”他認為,為避免動搖信譽,美聯儲的確不會跟隨加拿大央行和英國央行對高通脹早早做出回應,但“美聯儲會等高通脹持續很久後才反應,而這恰恰是市場擔心的”。 “如果通脹數據持續維持高熱狀態,投資者必須找到正確的應對方法。”他稱,“市場擔心美聯儲最終可能不得不急刹車。” 雙線資本(DoubleLine Capital)的CEO兼首席投資官、有“新債王”之稱的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近期也強調了聯邦政府過度刺激的風險。 岡拉克表示,多輪刺激措施扭曲了經濟的幾個方面:它們推動了過去一年裏美國房價的急劇上漲,也讓一些受救濟者打消了工作的想法,因為他們“坐在家裏看奈飛(Netflix)也能賺更多的錢”。他還補充稱,“我們還有一個危險,就是這些刺激措施開始讓人覺得它們可能不會消失”。 按照雙線資本的模型預測,通脹將在未來一兩個月繼續上升,在7月達到峰值。 岡拉克還警告稱,持續的通脹可能迫使美聯儲提高利率,減少向市場注入流動性,而“這將給股市估值帶來衝擊”。 沃爾夫稱,“雖然我理解美聯儲為何改變其貨幣框架(提高對通脹的容忍度),但我不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經濟如何運轉肯定比試圖事後彌補失敗好,尤其是新框架還給美聯儲試圖彌補過去的貨幣政策框架不足又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 不過,沃爾夫也坦言,如今的美國政治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因此放鬆貨幣政策比收緊貨幣政策容易。 他分析稱,“現在,只有年過60歲的美國人,才經歷過高通脹和隨後的通縮,而美國政府和大量私營部門目前都有巨額債務和借貸計畫。拜登政府已下定決心確保此次復蘇不會重蹈前一次令人失望的覆轍。以歷史標準來衡量,美股的估值也已很高,到處都是泡沫現象。現代貨幣理論(MMT)學說如今也很有影響。所有這些疊加起來,加強了對廉價貨幣和巨額財政赤字的遊說,削弱了對審慎貨幣、財政政策的遊說。” 雖然如此,他還是認為美聯儲目前的政策值得質疑,“很難相信這些應對緊急情況的貨幣政策,應像許多美聯儲官員認為的那樣持續多年,我甚至質疑這些政策目前是否還應該持續下去。” 西格爾同樣把矛頭指向了美聯儲,認為鮑威爾領導的美聯儲不作為,眼看著通脹起來卻不採取任何抑制措施。“鮑威爾是我見過的最鴿派的美聯儲主席。”在他看來,鮑威爾對於通脹的立場將來可能造成麻煩。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2021-05-20
查看详情
招行202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中國高淨值人群達262萬,40歲以下占比42%

昨日,招商銀行(54.80 -2.06%,診股)和貝恩公司(管理諮詢機構)在北京聯合發佈《202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達241萬億人民幣,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淨值人群數量達262萬人。在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的前提下,中國私人財富市場也迎來穩健發展態勢。預計到2021年底,中國高淨值人群數量預計接近300萬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將突破90萬億。 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高淨值人群結構更加豐富多元,伴隨著互聯網、新能源等新經濟、新行業發展迅猛,股權增值效應助推新富人群崛起。2021年,高淨值人群年輕化趨勢凸顯,年輕群體創富速率加快,40歲以下高淨值人群成為中堅力量,占比升至42%,董監高、職業經理人(非董監高)、專業人士群體規模首次超越創富一代企業家群體,占比升至43%。 中國高淨值人群需求的綜合化、多元化程度加深,在關注個人需求之外,還延伸到家庭、企業、社會需求,涵蓋金融及非金融需求,醫療健康、高端生活方式、稅務法律諮詢等非金融需求崛起。受益於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及實體經濟發展,帶來更多創富機遇,中國高淨值人群結構日趨豐富,使得高淨值人群中成熟群體的保障、傳承需求與年輕群體的創富需求形成二元驅動。 *本文來自金融界網

2021-05-19
查看详情
美聯儲副主席:討論減碼時機未至 今年美國經濟增速或高達7%

財聯社訊,儘管上周公佈的通脹數據遠高於市場預期,美聯儲主要官員仍未就縮減購債鬆口。美聯儲副主席週一強調討論減碼時機未至,同時看好美國經濟,認為今年經濟增速甚至可能會達到7%。 美聯儲副主席理查德·克拉裏達(Richard Clarida)週一表示,上個月弱於預期的美國就業報告表明,經濟尚未達到美聯儲可以縮減大規模購債計畫的門檻。美國4月新增就業人數僅為26.6萬人,遠遜於市場百萬級別的預期,失業率更是反向上升至6.1%。 “4月就業報告顯示,我們還並沒有取得重大的進一步進展。在這一年間,決策者將權衡數據,在我們預期將縮減購買速度之前,肯定會發出預警。” 看淡通脹 儘管美國通脹近期快速升溫,美聯儲仍承諾維持近零利率,並維持每月12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速度,直到美國在就業和通脹方面取得重大進一步進展。批評人士警告稱,超寬鬆的貨幣政策正在加劇通脹,上個月消費者價格創下2009年以來最大漲幅就是證明。 但克拉裏達並不太擔心通脹,認為經濟從疫情封鎖中重新開放時出現供需不匹配,因此通脹上行壓力可能是暫時的,而勞動力市場仍處於新冠疫情造成的深淵中。不過克拉裏達同時也表示,儘管通脹上行壓力可能是暫時的,但必須注意接下來的經濟數據。如果數據有推高通脹預期的危險,美聯儲就會採取行動。 此外,在疫苗接種和刺激政策推動下,克拉裏達十分看好美國經濟,隨著勞動力和其他供應瓶頸得到解決、復蘇加速,克拉裏達認為今年美國經濟增速甚至可能會達到7%。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克拉裏達表示美聯儲正在“積極研究”中,但不會很快,他強調現有支付系統的升級會給央行數字貨幣帶來許多好處。 *本文來自財聯社

2021-05-18
查看详情
一家央行終於承認了:QE可能會擴大貧富差距 

現在,為使經濟更快的從新冠疫情陰霾下復蘇各國所採取的一系列放水政策,或正在遭受反噬。 加拿大央行行長Tiff Macklem幾日前表示,量化寬鬆增加了社會中分配不均的資產價值,從而可能擴大財富不平等。 這些資產在整個社會中分布不均,今天,我們正處於一生中最嚴峻,最不平等的經濟週期中。 值得注意的是,考慮到加拿大經濟體量不如其他大型發達經濟體,因而其央行的資產負債能力相對有限,加拿大成為此輪經濟週期中第一家正式開始縮減QE規模的G10貨幣經濟體央行。 4月21日,加拿大央行宣佈將從4月26日當周起下調每週政府債券淨購買量從40億加元降至30億加元。 FXSTREET.COM高級分析師Joseph Trevisani在利率決議公佈前曾表示,若加拿大央行決定縮減QE,而這或許將為美聯儲緊縮前路提供借鑒。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背景下,美國成為“放水先鋒”。 “零利率”、無限量QE,加上萬億規模的財政刺激,意味著大規模廉價貨幣流入市場,這使得美國社會財富的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凱恩斯主義者、前英國金融局主席Adair Turner在《債務與魔鬼》中明確寫道: QE通過推高資產價格來刺激經濟,資產價格的波動必然同時產生贏家和輸家,因此必然加劇貧富不均。財富增長的收益絕大多數流向了富裕群體,QE使富人更富,因此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擴大了貧富差距。當下的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不那麼正統和標準的宏觀經濟政策,例如那些專注於再分配的政策,或者那些致力於減少高度不平等的結構性來源的政策。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

2021-05-17
查看详情
美聯儲加息尚遠 縮減QE漸行漸近

美國勞工部1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增長0.8%,同比增長4.2%,創2008年9月以來最大同比增幅,通脹壓力大增。但美聯儲官員普遍認為,持續上升幾個月後,美國通脹率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回落,因此短期通脹壓力尚不足以迫使美聯儲加息。隨著美聯儲更為關心的就業市場改善取得更多進展,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考慮逐步縮減量化寬鬆(QE)的規模,並可能在今年底之前開始執行。 為應對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造成的衝擊,去年3月以來,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0%至0.25%的超低水準,並啟動不設上限的量化寬鬆政策,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目前,美聯儲仍然承諾每月繼續購買不少於12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直到美國經濟復蘇取得“進一步實質性進展”。 隨著美國國會3月通過1.9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畫,以及拜登政府提出總額約4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家庭支出計畫,金融市場對美國通脹風險的擔憂日益升溫。耶倫承認,美國可能需要加息以抑制大規模經濟刺激舉措可能導致的經濟過熱,這也引發市場人士對美聯儲如何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的熱議。 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聯儲的實際操作流程來看,美聯儲退出“零利率+量化寬鬆”的超寬鬆政策組合時並非先行啟動加息,而是逐步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結束量化寬鬆政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4月接受採訪時也證實,美聯儲在加息之前會先逐步削減資產購買規模,並在時機成熟時與公眾提前進行政策溝通。 美聯儲為削減資產購買規模設置的前提條件是在實現充分就業和2%的通脹目標方面取得“進一步實質性進展”。包括鮑威爾在內的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這樣的進展。 從就業來看,4月美國失業率為6.1%,遠高於疫情前3.5%的歷史低位,整體就業崗位與疫情前相比仍少約820萬個,同時低薪員工和少數族裔的就業增長仍然緩慢。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裏達認為,按照近幾個月的就業增速計算,美國就業要到明年8月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從通脹來看,4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已超過2%,但尚未實現美聯儲確立的2%的平均通脹率目標。根據美聯儲去年8月宣佈的新貨幣政策框架,在美國通脹率持續多年低於2%的水準後,美聯儲會容忍現在的通脹率 “適度”高於2%“一段時間”,以實現2%的平均通脹率目標。不過,美聯儲並未明確定義容忍通脹率高出2%的幅度和持續時間,給自己留下了靈活的政策調整空間。 克拉裏達認為,未來幾個月美國通脹率可能會繼續上升,但這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和一些供應瓶頸等暫時性因素推動,到今年晚些時候通脹將會回落,因此美聯儲當前不需要調整現行貨幣政策。美聯儲3月發佈的季度經濟預測顯示,今年底美國通脹率預計為2.4%,明年將回落至2%。 多數經濟學家贊同美聯儲官員對通脹形勢的判斷。《華爾街日報》4月進行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平均預計美國通脹率將在今年第二季度見頂,到今年12月將回落至2.6%,明年進一步回落至2.3%。但包括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在內的部分學者警告,美國大規模刺激政策也可能引發“一代人未曾見過的通脹壓力”。 美國金融市場對通脹壓力的擔憂更為明顯。受4月美國CPI漲幅超出市場預期影響,紐約股市三大股指12日大幅下跌,其中道瓊斯指數跌1.99%,標普指數跌2.14%,納斯達克指數跌2.67%。投資者擔心通脹壓力上升可能會迫使美聯儲加快退出寬鬆貨幣政策。利率期貨市場數據顯示部分投資者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已從2023年初提前至2022年底。 穆迪分析公司經濟學家瑞安·斯威特認為,鑒於美聯儲篤信通脹壓力只是暫時的,4月CPI數據不會令美聯儲改變宣佈削減資產購買規模或啟動加息的時機,但通脹上升會削弱國會議員對拜登政府財政刺激政策的支持,因為加大政府支出可能會導致通脹進一步加快上漲。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表示,他認為美國基建投資計畫的規模應在6000億至8000億美元,遠低於拜登總統提議的2.25萬億美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即便美國通脹壓力可控,但只要美國就業市場改善繼續取得進展,以及超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金融風險和負面溢出效應日益顯現,美聯儲也會儘早考慮削減資產購買規模。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經濟學家蒂法妮·懷爾丁認為,如果美國經濟復蘇取得顯著進展,美聯儲最早可能在6月的貨幣政策例會上開始釋放討論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的信號,但真正落實會在6個月後。 彭博社4月底發佈的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宣佈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但啟動加息會等到2023年。上一輪收緊貨幣政策時,美聯儲於2013年12月宣佈從下個月開始削減資產購買規模,到2014年10月底結束量化寬鬆政策。一年後,美聯儲於2015年12月啟動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加息。 *本文來自新華財經

2021-05-14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