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
摩根大通:美聯儲再加息一次,9月首次降息
摩根大通首席投資官Bob Michele週三在彭博電視臺節目中稱,美聯儲5月將再加息一次,但將在9月開始降息。 美聯儲自2022年初開啟加息週期,將基準隔夜貸款利率從零上調至了5%,以應對幾十年來最嚴峻的通貨膨脹。Michele稱這是“央行歷史上最激進、最有害的緊縮步伐。利率衝擊正在大規模地傳遞給經濟金融系統。” Michele仍預計美聯儲5月政策會議將再次加息,因為儘管通脹正在大幅下降,但美聯儲關注的是滯後指標。他說: “美聯儲加息還沒有結束,我認為他們會再加息一次。” 他補充說,“這完全沒有必要。” Michele說,加息活動將在今年年底開始產生嚴重的中度衰退,央行將在9月份開始降息,因為在那之前出現的數據將顯示美國經濟已經在前往收縮的半路上。他預計,當美聯儲開始降息時,通脹率將低於3%。 “從歷史上看,從美聯儲最後一次加息到經濟衰退平均需要13個月。我們說,最後一次加息將在5月份,到11月、12月,就會陷入衰退。”“在衰退中途,美聯儲開始降息,這就是9月份的打開方式。” Michele在早些時候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加息步伐帶來的衝擊使美國地區銀行成為“問題的一部分”。今年3月拖累矽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的壓力,目前正困擾著第一共和銀行。 他還說: “如果說問題只局限於第一共和銀行,那就有點天真了。” 在Michele看來,銀行存款外流的主要原因是,在創紀錄的高通脹時期,消費者需要錢來購買價格更高的商品,而不僅僅是追求更高的回報。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3-04-27 -
美銀:一個月來首次單周資金淨流入!上周23億美元進入美股
4月25日週二,美國銀行統計數據顯示,上周,對沖基金、回購推動23億美元流入股票,這是美股一個月來首次出現單周資金淨流入。 根據美國銀行策略分析師Jill Carey Hall和Savita Subramanian撰寫的報告,在過去五個交易日內,儘管標普500指數變動不大,不少投資者依然對科技巨頭的財報持觀望態度,但有23億美元的資金進入美股。 其中,對沖基金連續第二周流入美股,企業的股票回購量激增也為資金流入美股做出了貢獻,上周,美股回購加速至去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根據美國銀行的數據,資金流入最多的股票類別是科技股,過去五個交易日流入的資金創下三個月來最大規模。美銀認為,這些投資者依然認為科技股是今年的投資主線。 在其他股票類別中,在經歷了區域性銀行危機、美國大型銀行發佈了穩健的一季報、區域性銀行業績普遍好於預期之後,金融股出現了四周以來的首次資金流入。不過,資金依然從非必需消費品和工業股中撤資。 美銀的分析師在這份報告中寫道: 我們的調研表明,只做多頭的基金已經清倉了除工業股之外的所有週期股。 美國銀行還強調,上周客戶在賣出ETF的同時還開始入手一些個股: 年初至今的累計資金流量表明,流入股市的資金與從ETF流出資金之間的差距創下歷史新高。 早些時候,研究機構DataTrek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國際股市的表現普遍優於美國股市,與美國股市的脫鉤達到了不同尋常的程度。 DataTrek聯合創始人Nicholas Colas稱: 一季度,非美國股市與美國股市的脫鉤程度在統計上不同尋常。加上非美股市的優異表現,可能預示著進入第二季度後資金將更多從美股流向國際股市。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3-04-26 -
美國要求G7禁止所有對俄出口?盟友反對!
歐盟和日本反對美國提出的七國集團(G7)成員國全面禁止對俄羅斯出口的提議,該提議是全球最發達經濟體峰會前談判的一部分。 G7領導人將於5月19日廣島舉行為期三天的首腦峰會,重點討論俄烏衝突影響、經濟安全、綠色投資和印太地區議題。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G7領導人正在為下月在廣島舉行的會議起草一份聲明,其中包括一項承諾,即用一項帶有少數豁免的全面出口禁令,取代目前對俄羅斯的逐個行業制裁機制。豁免領域包括農業、醫療和其他產品。 日本和歐盟國家的代表在上周的一次預備會議上表示,此舉是不可行的。其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根本不可行。” 七國集團正式成員國為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歐盟為非正式成員。就歐盟來說,制裁措施的生效要求其所有27個成員國達成一致。 自2022年2月以來,歐盟已就針對俄羅斯的10項制裁方案達成一致,但這是在成員國之間經過數周的爭吵之後才達成的,其中一些成員國通過威脅否決制裁措施,才確保了本國一些產業的豁免。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3-04-25 -
黃金大漲背後:多國央行“揭竿而起”加速“去美元化”
最古老、傳統的資產——黃金——正在成為各國央行對抗美元的重要工具。 自去年十月以來,黃金價格已在半年內上漲超過20%。這種上漲的主要推動力並非來自尋求對沖風險的投資者,而是來自尋找替代美元的各國央行。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各國央行購買的黃金數量同比增長152%至1136噸。截至今年二月,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已連續十一個月淨增加。各國今年以來的黃金總淨購買量為125噸,這使得2023年擁有了自2010年以來最為強勢的黃金開局。 在黃金的前十大買家中,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還正在與巴西和南非等國家探討創造一種新的交易方式以避開美元。 這種趨勢表明,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正在加速“去美元化”——發展中國家需要黃金作為支撐,幫助其貨幣遠離美元。 一項對管理著總計7萬億美元外匯資產的83家中央銀行年度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將在2023年增加黃金持有量。 美元“武器化”的後果:各國推進去美元化 自二戰結束以來,全球貿易一直以美元為基礎,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揭竿而起”? 洛克菲勒資本管理國際業務負責人Ruchir Sharma在其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中指出,這是因為美國及其盟友越來越多地將金融制裁作為武器。 據統計,如今有高達30%的國家面臨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制裁,而這一比例在三十年前僅為10%。 只不過,在俄烏衝突之前,美國及其盟友所制裁的目標通常都是小國,直到俄羅斯被其全面制裁,切斷了俄羅斯銀行與以美元為基礎的全球支付體系的聯繫。 大家在突然間意識到,在這一體系下,任何國家都可能成為被制裁的目標。 據報導,自2020年以來,考慮發行本國數字貨幣的國家增加了兩倍,達到了110多個,其GDP占全球的95%。許多國家已經開始測試使用這些數字貨幣用於雙邊貿易。 Sharma表示,“美元武器化”嚴重破壞了各國在過去建立起的對美元的信任,同時,隨著美國日漸債臺高築,對其償債能力的懷疑也在折損美元的地位。 正如巴西總統盧拉本月在上海訪問新開行總部時所言: 我每到晚上都會想一個問題,為什麼所有國家都要用美元來結算呢?為什麼不能是人民幣或其他貨幣成為國際結算貨幣呢? 為什麼金磚銀行不能用自己成員國的貨幣來提供貸款?我知道大家都習慣了使用美元,但21世紀我們可以做做不同的事。 此外,英國經濟研究機構Acorn Macro Consulting指出,按購買平價計算,2022年,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的GDP份額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G7國家(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 雖然G7成員保持不變,但金磚國家正在壯大,阿根廷和伊朗已提交申請,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和埃及等其他主要區域經濟大國也表示有興趣加入。 隨著美元繼續主導全球的前景逐漸黯淡,G7國家和金磚國家走上了相反的軌道:在不遠的將來,或許就能看到金磚國家在實際GDP(而不僅僅是購買力平價)上真正超過G7國家。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3-04-24 -
法媒:美聯儲高級官員說美國通脹已“全面擴大”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一位高級官員4月21日說,美國通脹現在已經“全面擴大”,暗示美聯儲仍需繼續加息,抑制價格上漲。 去年3月以來,為抑制通貨膨脹,美聯儲已連續9次提高基準貸款利率,但是通脹仍大大高於長期目標2%。 報導稱,最近幾周,美聯儲若干高級官員暗示:為控制通貨膨脹,利率可能仍需繼續提高並保持高位。 21日,在華盛頓,美聯儲理事莉薩·庫克在事先準備好的發言中說,整體通脹以及衡量消費價格上漲的其他基本指標仍處於高位。 庫克是美聯儲確定利率的12人委員會成員,她說:“所有這些指標均已見頂回落,但是仍處於高位,說明通貨膨脹已在經濟領域全面擴大。” 庫克說回歸穩定通貨膨脹的道路“可能是漫長的,而且很可能崎嶇不平”。 報導稱,她還說,加息的“優化路徑”將由近期金融部門動盪對銀行放貸的影響而定。 她說:“但是,如果數據顯示經濟持續增長,而通貨緊縮減緩,我們可能還要繼續努力。” 報導稱,美聯儲將於5月3日宣佈下一次利率決定。 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的統計數據,大多數期貨交易商現在預測:美國中央銀行將提高基準貸款利率25個基點。
2023-04-23 -
把握發展機遇 探索金融行業新路徑 ——上古集團出席首屆亞太徽商博鼇高峰論壇
4月13-15日,由三亞安徽商會主辦的首屆亞太徽商博鼇高峰論壇暨“雙招雙引”活動在海南瓊海市博鼇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上古國際集團負責人Jovin Chim、上古亞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CEO Gary Yau 應邀參與大會。 本次論壇圍繞“天下徽商慧聚博鼇,全球精英智引未來”這一主題,通過主題演講、企業見面會、熱門話題解讀等形式共同探討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新視角。這場關注企業如何佈局海南、抱團發展、深度融合等領域的盛會,吸引了來自28個國家的國際徽商組織及徽商、僑商、華商,俄羅斯、美國、日本、新加坡等30多個國家大使嘉賓,國內外300餘位徽商精英、30個政府“雙招雙引”代表團以及自貿港各行業領袖人物的參與。 作為中國最南端的省份,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地理中心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海南具有對外開放的天然優勢。海南自由貿易港將在2025年底前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更是有利於將海南省打造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窗口,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投資和資源,促進海南經濟快速發展。同為自由貿易港口,香港可以給海南提供從制度到規則,從人才到平臺的一系列經驗,海南的金融業仍在培育當中,在國際金融與貿易領域,海南必然要與香港產生大量的交流合作,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繼而推動高質量發展。 論壇上,上古亞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CEO Gary Yau 作為特邀嘉賓分享了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大背景下香港金融企業與海南本土產業如何互相成就。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逐步放開金融市場准入,作為一家擁有多牌照的金融公司,上古可以深入參與到海南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期貨市場等各種金融服務領域中,為海南正在大力發展的各種高科技產業提供投融資、資產管理等服務,為海南本土的企業引入國際優質資本,深化開放合作,將先進的投資理念、出色的風險管理經驗和多元的投資策略帶入海南這片熱土,促進高水平的雙向發展。 Gary Yau 還為在場企業家們介紹了香港在信託和家族辦公室方面擁有的優勢,企業家們可以利用信託與家族辦公室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家族財富,通過增加資產配置的靈活性來分散風險,規劃稅務優惠等等。
2023-04-21 -
又一美聯儲鷹派支持再次加息,但敦促謹慎,警惕銀行業壓力
繼超級鷹派布拉德之後,又一立場偏鷹派的美聯儲官員、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表示支持再次加息,但她同時敦促持謹慎態度,對來自銀行業的潛在經濟風險表示警惕,認為需要關注近期可能抑制信貸和經濟的銀行業壓力。 美東時間4月20日週四的講話中,明年擁有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FOMC會議投票權的梅斯特稱,為了讓通脹率持續朝著聯儲目標2%下行,她預計,今年需要讓貨幣政策進一步進入對經濟有限制性的區間,政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將超過5%,實際聯邦基金利率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在正值區域。梅斯特說: “聯邦基金利率究竟需要提高多少,以及(貨幣)政策的限制性需要保持多久,都將取決於經濟和金融形勢的發展。” “我們比開始更接近結束緊縮,需要進一步緊縮的幅度將取決於經濟和金融發展,以及(實現)我們貨幣政策目標的進展。” 梅斯特認為,收緊貨幣政策還有一段長路要走。她說,聯儲的活躍貨幣政策工具是利率,不是資產負債表。如有需要,美聯儲會採取行動,強化金融系統。 梅斯特說,貨幣政策需要“謹慎”,因為金融環境可能的改變“將發揮和收緊貨幣同樣方向的作用”,美聯儲需要評估環境,那有助於調整合適的未來貨幣政策路徑。 對於經濟前景,梅斯特稱,美聯儲的目標是實現經濟的軟著陸。她預計,不會出現硬著陸,美國經濟料將以非常緩慢的速度增長,增速將遠低於1%。 梅斯特預計,失業率將從目前的3.5%升至4.5%到4.75%,通脹率今年將放緩至3.75%,2025年達到聯儲目標2%。 上月美聯儲如市場預期繼續加息25個基點後,聯儲的政策利率目標區間升至4.75%至5%。兩周前,梅斯特就表示,為了遏制高通脹,今年應該讓政策利率超過5%,並將限制性的利率保持一段時間,還說具體對利率水準將取決於價格壓力有多快緩和。 上周公佈的會議紀要顯示,上月會議期間,因銀行業危機影響,聯儲工作人員預計今年內美國經濟將輕度衰退,一些本認為上月適合加息50個基點的聯儲官員考慮到銀行業的形勢變化可能收緊金融環境,影響經濟和通脹,因此態度便謹慎,改為支持加息25個基點。 上月會議上,多位聯儲官員下調利率峰值預期,多人強調政策保持靈活的必要性,多名考慮3月暫停加息的官員認為,政府對銀行干預降低了風險,上月適合繼續加息。 梅斯特表態稍早,本週二,有FOMC2024年會議投票權的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表示,贊成為應對通脹而繼續加息,通脹正在降溫,但沒有華爾街預期的那麼快。 布拉德不同意今年會輕度衰退的判斷。他表示,“勞動力市場似乎非常非常強勁。鑒於就業市場火爆將支撐強勁的消費,現在似乎還不是預測2023年下半年經濟衰退的時候。” 而且他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被誇大了。 “華爾街普遍非常認同六個月或是多少時間之後,會出現經濟衰退,但這並不是解讀當前這種經濟擴張的真正方式。”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接下來還會再加息25個基點。 本週四美股午盤時段,芝商所(CME)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交易市場預計,5月美聯儲下次會議再加息25個基點的幾率達到86%。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3-04-21 -
美國銀行業低息攬儲的時代結束了
經歷了一季度的存款流失和動盪不安之後,美國地區銀行似乎終於意識到了它們業務的重心——拉攏儲戶。 在最新披露的一季度財報中,多家地區銀行表示,美聯儲加息讓它們越來越難以留住客戶的存款,因此這些銀行已開始提高存款利息,同時積極拓展大額存單等業務,以提高對儲戶的吸引力。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一些中小銀行已經提高了支付給儲戶的利率,提高幅度最大的是那些超過25萬美元聯邦存款保險上限的客戶比例較大的銀行,或者客戶集中在少數幾個行業的銀行: 公民銀行在財報中稱其存款在上個月的整個動盪中“大致穩定”,但總存款比上一季度有所下滑,原因是無息帳戶存款流出了10%。該行已經將平均存款利率提升半個百分點至1.74%。 另一家地區銀行Hancock Whitney存款比上一季度增長2%。為了爭取更多的存款,該行已經將平均存款利率由上一季度的0.96%提升至1.65%。 總部位於洛杉磯、擁有大量初創企業客戶的銀行PacWest Bancorp,最近幾周為一款較短期的定期存單(CD)提供了高達5.5%的利率。 印第安那州商業銀行(Merchants Bank of Indiana)提供的定期存單的收益率約為5.4%,如果美聯儲的基準利率繼續上升,這一收益率可能會更高。 網上存款公司(Deposits online LLC)創建的指數顯示,3月份網上儲蓄帳戶的平均收益率上升至約3.75%,而一年前為0.5%。網上一年期定期存單的平均年收益率接近4.75%,大幅高於2022年的不到1%。 銀行的業務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因素的威脅。在加息前的超低利率時代,把錢存在什麼地方都一樣,因此銀行的儲戶也沒什麼動力轉移存款。但如今,貨幣基金和短債為儲戶提供了更誘人的選擇,甚至連科技公司都來橫插一腳,爭奪儲戶——週一,蘋果和高盛聯手推出了一款年利率為4.15%的新儲蓄帳戶,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數據,該利率遠遠高於美國0.37%的平均儲蓄帳戶利率。 3月份矽谷銀行和簽字銀行的倒閉,導致了整個美國銀行業的震盪,中小銀行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儲戶紛紛將存款轉移到貨幣基金或者被普遍認為更安全的大型銀行中。 美國銀行首席財務官Terry Dolan對媒體表示: ”動盪本身對中小型銀行來說是最具挑戰性的,它們往往是多樣化程度較低或集中於特定領域的金融機構。” 全美第一大銀行摩根大通一季度財報顯示,其在3月的動盪中獲得了500億美元的新存款,但存款餘額較一季度末僅淨增370億美元。這表明如果不是因為銀行業危機,該行的存款也會下降。摩根大通的高管提醒稱,存款流入的狀況可能不會持續下去。 另一家大型銀行富國銀行的存款較上年同期下降8%,較第四季度下降2%。該行表示,未來幾個月,存款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這些大銀行也在同步提升利息,維持對儲戶的吸引力: 花旗集團第一季度的有息存款利率為2.72%,高於2022年底的2.1%;摩根大通為1.85%,高於上年同期的1.37%;富國銀行為1.22%,高於上年同期的0.7%。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3-04-20 -
美聯儲“大鷹派”再發鷹聲:支持繼續加息,經濟衰退擔憂被誇大
週二,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在接受媒體對話時表示,贊成繼續加息以應對持續的通脹。通脹正在下降,但沒有華爾街預期的那麼快。他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被誇大了。 美聯儲3月會議紀要顯示,銀行業危機之下,多位官員下調利率峰值預期,預計經濟將在年內溫和衰退,許多官員強調政策保持靈活的必要性,好幾人曾考慮3月暫停加息。 不過,布拉德不同意溫和衰退的判斷。他表示,“勞動力市場似乎非常非常強勁。鑒於就業市場火爆將支撐強勁的消費,現在似乎還不是預測2023年下半年經濟衰退的時候。” 他還指出,“華爾街普遍非常認同六個月或是多少時間之後,會出現經濟衰退,但這並不是解讀當前這種經濟擴張的真正方式。” 美聯儲在3月會議上如期加息25個基點,令基準的聯邦基金利率升至4.75%-5%目標區間,為2007年9月、即金融危機爆發前夕以來的最高水準。決議聲明刪除了“持續加息適宜”,改為“一些額外的政策緊縮可能是適當的”,被解讀為鴿派論調。“點陣圖”仍維持今年底利率預期在5.1%不變,意味著或只能再溫和加息一次。 布拉德最新支持將利率上調至比上述預估中位數高約50個基點的水準,達到5.5%-5.75%的區間。這與他在3月下旬的觀點一致。當時他表示,鑒於美國經濟持續強勁,他提高了對今年利率峰值的預測,從5.375%升至5.625%。該預測是基於銀行業壓力將會緩解的假設。 對於銀行業危機,布拉德並不擔心。他表示,如果3月美國兩家銀行倒閉引發危機,那麼它很可能會反映在聖路易斯聯儲的金融壓力指數中。該指數在3月10日矽谷銀行倒閉後確實飆升,但很快恢復到正常水準。就目前而言,看起來並沒有發生太多事情。 布拉德指出,並不需要失業率大幅上升才能讓通脹降下來。但是需要更多時間,讓消費者、企業和地方政府來花掉他們在新冠疫情時期的儲蓄,而且隨著支出的放緩,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抑制通貨膨脹。 布拉德還認為,考慮到通貨膨脹和經濟的表現,美聯儲承諾的越少越好。“你希望對夏季、秋季的新數據做出回應。你不會希望給出前瞻性指引說我們絕對不做什麼事情,然後發現通脹變得太高太頑固。” 布拉德今年在FOMC會議上不具有表決權。 布拉德講話後,市場反應明顯,美股盤初漲幅迅速收窄,羅素小盤股轉跌。 最近幾周發表講話的大多數美聯儲官員都強調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使通脹恢復到2%的目標,因為有跡象表明通脹持續存在,而且3月的銀行業動盪有所緩和。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3-04-19 -
三大巨頭齊現巨額存款流失,美國銀行業進入“高息攬儲時代”
美國銀行業危機的創傷似乎比想像中的更嚴重。 據媒體報導,美國大型金融集團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道富銀行(State Street)和M&T在第一季度合計遭受了近600億美元的銀行存款外流,其中嘉信理財流失了410億美元,道富銀行流失了118億美元,M&T流失了44億美元。 由於客戶繼續轉移資金以尋求更高回報,同時上月矽谷銀行風暴加劇了存款外逃,美國銀行體系存款正以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從未見過的速度流出。 美國第八大銀行、券商巨頭嘉信理財週一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存款環比下降11%,至410億美元,同比下降30%,至3257億美元。與此同時,嘉信理財旗下貨幣市場基金的規模一季度同比大漲150%,從2022年第一季度的1430億美元增長至3580億美元,較去年底增長近30%。 最大的託管銀行之一道富銀行週一稱,第一季度末存款總額環比下降5%,至2240億美元,降幅超過預期,同比下降11%。道富銀行當季淨利息收入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3%,這讓投資者感到意外,因為此前道富銀行高管在3月初曾預測,第一季度淨利息收入將基本持平。 令人不安的是,道富銀行向分析師表示,第二季度可能還會有40億至50億美元的無息存款流出。此外,M&T銀行報告稱,該行存款總額從2022年底的1635億美元下降3%,至1591億美元。 三家大中型銀行第一季度存款流出速度超預期,給本周接下來將陸續公佈一季度財報的數十家地區性銀行,釋放了不詳的信號,表明美國銀行業危機的創傷或許比想像中的更嚴重。 “存款爭奪戰” 媒體稱,自去年3月美聯儲首次開始加息以來,客戶已從美國商業銀行提取了約8000億美元存款,原因是銀行將存款利率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準,同時提高了貸款利率。 如今,在巨額存款流失下,美國銀行業已經打響了“存款爭奪戰”。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許多美國小銀行開始提供5%以上的定期存單利率。即使是在上月銀行業危機中存款增加的美國大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富國銀行也在被迫為存款支付更高的費用。報導稱,花旗和富國銀行今年一季度的存款也有所下降。 關鍵是,像蘋果這樣的大型科技集團也在加入戰場。蘋果和高盛正試圖通過支付高於美國平均利率10倍的利息,吸引美國儲戶開設新的儲蓄帳戶。 週一,蘋果和高盛聯手推出了一款年利率為4.15%的新儲蓄帳戶,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數據,該利率遠遠高於美國0.37%的平均儲蓄帳戶利率,並超過了競爭對手,如美國運通的利率為3.75%,以及高盛在Marcus品牌下運營的獨立儲蓄帳戶的利率為3.9%。 蘋果提高儲蓄帳戶的收益率,意味著其在進軍金融服務領域的道路上繼續前行,也凸顯美國銀行業存款爭奪戰仍在繼續,競爭激烈。 而這種背景下,更老牌的銀行(尤其是地區性和規模較小的銀行),正面臨越來越大的,為儲戶提供更高存款利率的壓力。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