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
美銀“打臉”美聯儲:哪有什麼“暫時性”通脹?
美國通脹又爆表了,但市場似乎已經無所畏懼,美股美債齊齊大漲。投資者們似乎已經開始相信美聯儲的那一套說辭:通脹嘛,只是暫時走高而已。 然而,美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Michelle Meyer 卻直言:我們不買賬! 在她看來,隨著勞動力短缺和通脹跡象不斷出現,美聯儲和市場的自信都在變得越來越令人難以信服,未來更持續的通脹正從此刻開始打下基礎。 美國銀行表示,在美國 4 月、5 月通脹連續創出新高之際,市場非但沒有意識到一系列指標所暗示的通脹風險,反而還有一長串對通脹跡象視而不見的藉口: 1、勞動力短缺將在秋季消失,屆時失業福利將減少,兒童保育更好找,對於在工作崗位上感染新冠病毒的擔憂也將減退; 2、商品生產的瓶頸是由特殊的衝擊造成的。隨著生產回暖,需求從商品轉向服務,瓶頸就將逐漸消失; 3、隨著過去供應中斷的影響消退,勞動力短缺出現緩解以及商品需求增長減速,貿易瓶頸也將得到緩解; 4、價格純粹是暫時性上漲,而且是針對了特定行業。隨著供應回升,漲勢也將消退; 5、從定義出發,價格通脹的任一方面都是暫時性走高,因為產出缺口仍舊存在,而持續的價格壓力則需要缺口消失; 6、薪資上漲主要出現在工資較低的工作當中。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有助於縮小收入差距; 7、近年來,薪資水準和物價通脹之間的聯繫有所減弱。我們仍舊應該慶祝,而非哀歎工資上漲; 8、從定義出發,薪資增速的任一方面都是暫時性增長,因為失業率仍舊太高,無法產生持續的薪資壓力; 9、密歇根大學通脹預期指數已經飆升,但這是對顯而易見的食物和能源價格上漲的過度反應;當這兩大價格走低時,通脹預期也會消退; 10、從歷史上看,只有在實際通脹持續高企一段時間之後,通脹預期才會走高;最近的上漲一定是僥倖; 11、盈虧平衡通脹率只是溫和上升,如果真的存在問題,債市會告訴我們一切; 12、忽略那些有關通脹預期的粗略調查,對專業經濟學家的調查仍舊認為,長期來看,通脹將達到美聯儲的目標。 美國銀行還指出,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市場相信 " 不要擔心通脹過高,因為美聯儲可以竭盡所能地加息,以此來冷卻通脹 "。 對此,金融博客 Zero Hedge 直接諷刺道:美聯儲行得很,不僅可以用加息來冷卻通脹,還可以讓寶貝美股在 15 分鐘之內就崩盤呢。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的上述觀點,多多少少都還算有一些道理。那麼,美國銀行在擔心什麼? Meyer 認為,若將近期所有的通脹問題均視為 " 暫時出現 ",這並不合情理。最關鍵的地方是,這些 " 暫時性 " 壓力可能會持續好幾個月,並可能成為通脹心理學當中的固有因素。 她還稱,考慮到美國貨幣和財政當局已經用言語和行動表明,他們希望未來幾年經濟過熱、通脹走高,上述可能性就變得非常之大。 對於 " 美聯儲可以輕易把高通脹的潘多拉魔盒關上 " 的說法,美國銀行也並不認同: 近幾十年來,我們從未有過持續的高通脹。 但歷史表明,一旦通脹走高,就很難在不引發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加以控制。 此外,美聯儲已經承諾,加息將比常態情況下來得更晚,且只有當他們相信更高的通脹已經根植於美國經濟之中時才會加息。 這也就意味著,美聯儲當前的政策策略使得加息變得愈發困難,但如果有意外發生,加息信號來得比美聯儲目前的暗示還要早,那麼對於市場而言,一切就已經太晚了。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1-06-11 -
美聯儲一次性“抽水”5000億美元!市場能承受住嗎?
為清理市場過剩的流動性,美聯儲一項用於控制短期利率的工具需求飆升至創紀錄水準。 當地時間週三披露的數據顯示,美聯儲逆回購操作吸納了5030億美元現金,連續三天刷新紀錄。 由於投資者仍在焦急等待即將披露的通脹數據,以尋找美聯儲何時會收緊其“鴿派”貨幣政策的線索,美股當日在平盤上下拉鋸。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美國金融市場依然充斥大量流動性,美聯儲或需要啟用相關政策工具“抽水”。 逆回購吸納超5000億美元資金 當地時間週三,美聯儲隔夜逆回購工具共吸納約5030億美元資金,首次站上5000億美元關口,並且連續第三天刷新紀錄。 該工具是貨幣市場基金等交易對手將現金存入央行的方式。 Curvature證券的固定收益和回購業務執行副總裁斯考特認為,逆回購越來越受歡迎可能表明美聯儲“向市場注入了過多現金,它會直接回到美聯儲。” “美聯儲逆回購操作是回收市場過剩流動性,目前美國銀行體系超額儲備規模接近4萬億美元,美元市場接近零融資成本,這種極端寬鬆流動性環境主要是此前美國極端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造成的。”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 政策制定者今年通過放寬資格規定及將每日操作限額從每位用戶300億美元提高到800億美元,從而擴大了該工具的使用範圍。 美聯儲或繼續回收過剩流動性 研究公司Wrightson Icap本周初預估數據顯示,一周內美聯儲的儲備餘額和逆回購額將增加1200億美元,預計銀行將消化三分之二的現金儲備,隔夜逆回購使用量將在一周內增加400億美元。 “隨著美國疫情影響舒緩,經濟活動限制減少、內需復蘇,美聯儲可能繼續回收過剩流動性,讓市場利率重新回到‘利率走廊’,避免市場配置資源扭曲。”周茂華說。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金融體系資金過多可能迫使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下一步可能採取的行動包括,提高充當美聯儲政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走廊上限的超額準備金利率,另一個是提高美聯儲的隔夜逆回購工具利率,也就是聯邦基金利率走廊的下限。 美國銀行策略師卡巴納(Mark Cabana)和奧利維亞(Olivia Lima)在一份報告中稱,即便美聯儲調整超額準備金利率和逆回購利率,也僅僅是緩解貨幣市場利率壓力的短期解決方案。長時間來,策略師認為美聯儲將超額準備金利率提高5個基點至15個基點,將隔夜逆回購利率提高2至3個基點。 投資者等待通脹數據出爐 在業內看來,美元流動性回收加之經濟、通脹前景改善,利好美元,但預計美聯儲在就業市場取得實質性進展前,會儘量避免市場對美聯儲提前減少購債的預期持續升溫。 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9日上漲0.05%,在匯市尾市收於90.1206。 而伴隨投資者等待將於當地時間週四出爐的通脹數據,美國股市未出現特別明顯的波動。在週三的交易中,美股三大股指小幅走低。道指跌0.44%,標普500指數跌0.18%,納斯達克指數跌0.09%。 標普500指數11個主要板塊中,醫療保健股漲幅最大,達到1%。金融及工業板塊均下跌超過1%。 近兩日熱門的散戶抱團股中,遊戲驛站在盤後公佈的財報顯示,該公司季度每股虧損1.01美元,且美國證監會正在調查該公司證券交易活動。受此影響,遊戲驛站的股價在盤後一度下跌約10%。 此外,GEO Group收漲逾38%,清潔能源收漲逾31%,而週三收漲近86%的Clover Health收跌23.6%。 *本文來自上海證券報
2021-06-10 -
央行推進跨境人民幣支付標準化,企業跨境支付利器來了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發佈了《關於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領域金融數據交換標準應用試點的通知》,將便利銀行類機構和進出口企業實施跨境收付,快捷服務企業融入全球資金通匯主管道,同時也為金融基礎設施機構提供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目前,在跨境支付業務中,已有不少銀行和企業選擇使用CIPS標準收發器。在業內人士看來,該產品支持全球法人識別碼(LEI)、金融業通用報文方案(ISO20022)等金融數據交換標準應用,可以說是為跨境人民幣業務場景量身定做的電子指令及資訊傳輸工具。 據悉,CIPS標準收發器是由跨境清算公司研發,採用國際最通用標準,用以服務銀行與企業之間的業務處理,提升支付效率,降低業務處理成本。其中,CIPS標準收發器企業版已於2021年5月17日上線。 通過CIPS標準收發器,企業可在客戶端一鍵發送跨境收付款業務,打通上下游鏈路,實現跨境人民幣業務一體化處理,大大提升跨境支付效率,便利跨境貿易和投融資結算。 “該產品還能滿足使用者同時向兩家以上企業同時支付的效率需求,大大加快用戶企業國際業務的落地實施。”一位資深從業者稱。據悉,CIPS標準收發器還計畫加入合規審核功能,利於事先防範和避免合規風險。 海爾財務公司人士表示,對於企業而言,上線標準收發器克服了流程長、時效低、資金節點狀態不透明的缺點,支付效率提升了50%,手續費降低約70%,實現了降本增效。 上汽財務則表示,CIPS標準收發器具有一點接入、集中對賬、支付追蹤等多項功能。通過對跨境支付指令的標準化,可以避免財務公司與合作銀行的多頭對接,對賬務資訊實行全面、即時的透視化管理。通過加載可選的支付追蹤功能,財務公司不僅能夠即時掌握支付進度,瞭解各個環節出現的費用,進一步還能實現頭寸的預管理,全面提升跨境人民幣收付的業務處理效率。 第一財經記者從跨境清算公司處獲悉,截至5月31日,企業通過標準收發器辦理的業務已覆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泰國、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6個國家和地區,通過跨境清算公司的網路,近期將可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2021-06-09 -
終止 IPO 後,鐳射雷達獨角獸禾賽科技完成超 3 億美元融資,高瓴領投
6 月 8 日,鐳射雷達 " 獨角獸 " 禾賽科技宣佈完成超過 3 億美元的 D 輪融資,領投方包括高瓴創投、小米集團、美團和中信產業基金。 同時參與本輪融資的還有華泰美元基金,以及老股東光速中國、光速全球、啟明創投等。 禾賽科技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支持面向前裝量產的混合固態鐳射雷達的大規模量產交付(已獲多個 OEM 定點),禾賽麥克斯韋智能製造中心的建設,以及車規級高性能鐳射雷達晶片的研發。 2013 年,禾賽科技於美國矽谷聖何塞成立,並積極佈局和自主研發自動駕駛所需的鐳射雷達,受到了資本的青睞。目前禾賽科技是全球自動駕駛鐳射雷達市場的領導者之一。 隨著首款產品 Pandar40 的問世,禾賽科技啟動了的商業化進程,收穫了不少客戶。2019 年,禾賽科技的營收規模達到 3.5 億元。 五個月前,這家備受關注的公司計畫登陸科創板,其招股書已經獲得受理,計畫募資 20 億元,估值約為 133 億,是國內首家向交易所遞交上市申請書的鐳射雷達公司。 兩個月後,一切戛然而止。 3 月 5 日,禾賽科技保薦人華泰聯合證券向上交所申請撤回對禾賽科技 IPO 並在科創板上市的保薦;同日,禾賽科技也向上交所申請撤回 IPO 申請檔。 3 月 11 日,上交所發佈公告稱,終止對禾賽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審核的決定。 這則消息在當時引起了較高關注。 如今,這次令人矚目的融資又將它重新帶入了人們的視野。 企查查 APP 顯示,禾賽科技是一家天然氣檢測系統及鐳射雷達服務提供商,主營業務為自動駕駛鐳射雷達,鐳射天然氣遙測系統等。禾賽科技在本輪融資之前已獲得 5 輪融資,最近一次是在 2020 年 1 月初,融資金額達 1.73 億美元,交易對手包括德同資本、啟明創投、安森美半導體等。 此輪融資領投方,高瓴合夥人、高瓴創投軟體與硬科技負責人黃立明表示: 作為自動駕駛最核心的感測器,鐳射雷達直接影響著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速度和水準。禾賽團隊憑藉深刻的技術積累和多年深耕,為市場提供了兼顧高性能、低成本、強穩定與可量產的創新型感測器解決方案。與此同時我們看到,鐳射雷達的下游應用場景日益豐富,汽車、機器人、工業等都將是這一技術大顯身手的舞臺。高瓴對於科技創新趨動的產業變革深信不疑,我們也相信禾賽科技將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憑藉一貫的創新勇氣與奮鬥精神,為客戶和行業持續創造價值。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1-06-08 -
不尋常?耶倫稱加息是“有利因素”,力挺4萬億刺激計畫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6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4萬億美元刺激計畫對美國將是積極的,而讓通脹率和利率回歸正常將是好事,提高利率對政策制定者來說是“有利因素”。 這也是她時隔一個月後再次對市場利率發表看法。 耶倫此前在英國倫敦出席七國集團(G7)財長會議,各方最終就將全球最低的企業稅率水準定為至少15%達成一致。有分析認為,此舉旨在讓跨國公司向受疫情嚴重打擊的政府財務部門支付更多的稅金,而對於美國政府而言,稅收增加對於目前陷入僵局的刺激計畫談判無疑是利好因素。 據外媒報導,拜登上周提議放棄將企業稅率提高至28%的計畫,轉而設定最低15%的稅率,希望換取共和黨方面在基建投資計畫上的支持。國會共和黨人隨後提出了一個9280億美元的計畫,其中有關發展經濟、解決氣候危機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的內容無法令民主黨方面滿意,本周各方將對協議談判做最後努力。 耶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拜登的計畫將給美國每年增加約4000億美元的支出,這不足以導致通貨膨脹完全失控。“如果最終利率環境略高,實際上對社會和美聯儲而言都是有利的。近十年來,我們一直在與過低的通脹和過低的利率作鬥爭,如果一攬子計畫能幫助緩解問題,那麼這不是一件壞事,而是好事。”她說。 隨著經濟重啟和需求復蘇,供應鏈瓶頸等因素正在對美國通脹造成持續壓力。不過,耶倫對此不以為然,她在5日出席活動時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觀點,近期物價的上漲勢頭將會消退,預計美國將在下半年看到較高的通脹率,可能在3%左右。未來,美國將非常仔細地觀察市場動態,密切關注並在證明有必要時嘗試解決出現的問題。 按照日程安排,美聯儲將在下周召開本年度第四次議息會議。結合4月會議紀要和近期多位美聯儲官員的講話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正在為有關縮減資產購買計畫的討論做準備,不過一切依然需要取決於經濟數據表現。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在緘默期開始前夕發表講話稱,美聯儲不應該開始放慢資產購買速度,但表示願意談論未來的舉措。目前,美聯儲通過每月購買800億美元國債和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為市場提供流動性,以支持大流行後重新開放的經濟。美聯儲的決議聲明數次重申,在實現充分就業和穩定的2%通脹目標之前,美聯儲不會開始放慢購買速度。這位美聯儲三號人物指出,目前還沒有接近實質性的進一步進展的基準。上周公佈的5月非農就業報告一定程度緩解了外界對貨幣政策的擔憂,隨著勞動力市場供需結構性問題依然沒有解決,經濟復蘇可能比預期更長。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耶倫一個月內第二次提及貨幣政策。上月初她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受大規模財政支出影響,未來某個時候可能需要提高利率水準以防經濟過熱,其言論一度導致美股跳水。隨後耶倫不得不再次通過媒體進行澄清,稱自己尊重美聯儲的獨立性。 耶倫有關利率的評論並不符合傳統,按照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時期財政部官員弗拉托(Tony Fratto)的說法,通常,美國財長不得談論美聯儲的政策利率,美聯儲的官員也不會評論美元的政策,這已經是過去幾十年的常態。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2021-06-07 -
還沒到調整 QE 的時候,但提前討論是合理的
美聯儲內部對是否應開始討論減碼 QE 逐漸展現分歧,今日兩位重要官員講話便體現了這一點。也許可以這樣推測,6 月到年底的剩餘五次 FOMC 會議上,不再有 " 全體官員一致同意 " 的決策。 6 月 3 日,美聯儲 " 三把手 "、在職期間擁有 FOMC 永久投票權的美國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在接受採訪時稱,現在不是美聯儲調整 QE 買債的時候," 儘管官員們討論未來選項是有道理的 "。 他堅持一貫的觀點,即美國經濟仍然未取得實現美聯儲通脹與就業雙重目標的 " 進一步實質性進展 ",因此對調整買債政策而言 "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遠不足以採取行動 "。 與此同時,威廉姆斯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一樣對經濟前景感到樂觀,認為美國經濟有所改善並處於良好的發展軌道上。目前供給側追趕不上強勁的需求,但預計供應鏈問題將在未來幾個月得到解決。他提到,當下不用調整買債,美聯儲有能力調整管理利率等其他工具,使其運作良好。 不過,威廉姆斯的言論在一定程度上為 "FOMC在未來幾次會議上可能開始討論減碼 QE" 鋪路: " 儘管如此,我們必須提前思考、提前規劃,所以我確實認為美聯儲官員考慮未來可能有的各種選擇是有道理的,例如談論經濟狀況、我們認為它的發展方向是什麼,並瞭解未來幾個月的經濟可能會如何發展和呈現。市場運作良好,所以美聯儲要開始縮減公司債券計畫。" 同日,2023 年才有 FOMC 投票權、但參與每次 FOMC 政策討論的達拉斯聯儲主席卡普蘭也發表講話,重申對調整 QE 買債 " 宜早不宜遲 " 的態度,與同事威廉姆斯的鴿派言論形成鮮明對比。 卡普蘭稱,在美國房地產市場估值達到歷史高位的背景下," 美聯儲應該儘快開始討論購買抵押貸款支持債券 MBS 的有效性 "," 現在是時候了 "。 他認為,有證據顯示美國抗擊疫情取得進展,房地產市場不需要美聯儲目前提供的支持水準,如果美國取消這些非常規措施,從中長期來看,市場和經濟將更加健康。 他還提到,經濟開始朝著美聯儲的雙重目標取得進展,而且比他在去年 12 月份預期得要快。美聯儲的買債政策激勵了市場參與者承擔更多風險,如果需要突然降低風險,則存在市場過度暴露於風險資產並導致金融狀況收緊的危險: "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我寧願看到美聯儲宜早不宜遲地稍稍鬆開油門一點,這樣稍晚時刻就不用猛踩刹車了。重要的是開始討論,這樣你才能準備好適應經濟的發展方式來調整政策。 美聯儲應當逐步撤銷非常規的刺激政策,FOMC 貨幣政策無法化解勞動力市場存在的制約性因素。"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昨日也有四位美聯儲官員公開發言,其中卡普蘭和費城聯儲主席哈克都支持開始討論減碼 QE 的最佳方式,而今年 FOMC 的兩位票委——芝加哥聯儲主席伊文斯和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則支持維持寬鬆貨幣政策,認為 FOMC 討論縮減資產購買的話題 " 還為時過早 "。 美聯儲今年以來維持當前 QE 購債速度不變,官員們一致同意需要等到通脹和就業雙重目標取得 " 進一步的實質進展 ",才能開始調整貨幣政策。不過,在兩周前發佈的 4 月 FOMC 會議紀要中,美聯儲首次明確指出可能會在 " 未來幾次會議上開始討論減碼 QE",這一提議得到多位官員支持。 昨日的消息顯示,美聯儲確實在逐步撤銷抗疫貨幣刺激政策方面邁出了一小步:終於要拋售去年疫情期間特別入市救助的公司債工具。 美東時間 6 月 2 日週三,美聯儲公佈,將逐步且有序地拋售通過去年疫情期間設立工具 " 二級市場公司信貸工具 "(Secondary Market Corporate Credit Facility、縮寫為 SMCCF)購買的公司債投資組合。計畫先處理 ETF,然後在夏季開始賣出公司債,目標是在 2021 年完成整個出售過程。 今日 10 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近 4 個基點,美股收盤時交投於日高在 1.63%,重返月內高位。美元指數漲 0.6%,重返 90 關口上方,創 5 月 14 日以來的三周高位。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1-06-04 -
全球再通脹來襲:風動,還是幡動
在全球大宗商品漲價的助推下,4月美國CPI和PPI漲幅再次大超市場預期,加劇市場對通貨膨脹的擔憂。如今加息預期升溫,恐慌指數飆升,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面對“爆表”的CPI,美聯儲會將會何去何從?美股牛市還會持續多久?全球資產價格將會走向何處?華興資本首席經濟學家李宗光給出了答案。 01 通脹來襲,狼來了還是虛晃一槍? 當前國內輿論對美國放水導致全球通脹這點算是達成共識了。但實際上,各界對於海外放水結果的認知仍有很大偏差——美國其實並沒有嚴重的通脹。 過去10年美國都是處於通縮的狀態。如果回顧一下美國過去十年的PPI、CPI,不難發現,過去十年美國一直在處於一種通縮的狀態;同時我們可以回顧一下美國的股市,過去十年,納斯達克、標普500指數雖然在持續增長,但很多指數的漲幅是並不大,主要原因就是美股指數上漲主要是盈利驅動。如果從估值水準來看美股的話,美股的泡沫確實不大。因此我們認為,美聯儲放水導致了全球資產泡沫與通脹的這一說法並不準確。 從美聯儲官員的講話中也可以看出端倪。當前他們最關心的仍是如何解決通縮,總是在為通縮何時緩解而煩惱。近期美聯儲提出的政策就是所謂的“高壓理論”,也就是通過對政策持續加壓產生通脹預期,來徹底地根治通縮的“老寒腿”。很多人都認為美國現在的問題是通脹,但實際上美聯儲很清楚,美國經濟的核心問題在於通縮,並且這一問題十幾年沒有得到根治。 總而言之,美國放水並沒有導致通脹,股市等資產市場也並沒有明顯的泡沫。那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2021年初以來,美國的國債收益率出現了快速的抬升,從去年疫情的底部一直在往上爬,近期連創新高,創下14年以來新高。通脹預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從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來看,如今通脹預期正在猛烈地抬升。最近通脹預期已經到了2.36%附近,甚至更高。與此同時,美國PCE指標也超出預期,可以說物價水準與通脹預期達到了14年以來的新高,帶動美國的國債收益率也出現了抬升。 疫情後的國債收益率上升加上近期通脹預期的快速反彈,讓大家覺得通脹要來了,甚至有人說滯脹也來了。但無論是通脹還是滯漲,都是經濟狀態的切換與變化。就像春夏秋冬換季的時候,氣溫就會不穩定,經濟的週期性的切換也會使得股票市場出現狀態的切換,投資的邏輯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是經濟衰退倒逼政策寬鬆,推動股市上漲的就是流動性;那麼如果是通貨膨脹導致政策緊縮,那緊縮的政策將會導致股市下跌;當然,通脹下企業盈利水準也會變好。因此各個指標之間產生了劇烈的衝突,衝突的結果就是股市震盪。大家可以看到年初以來美國股市出現了一波調整,納斯達克從高點下跌10%,;特斯拉去年漲了好多但現在跌了有30%,整體波動還是非常大的。 02 美聯儲放水,貨幣究竟流向何處? 對於當前通脹預期美聯儲也保持了足夠的耐心。這個耐心就是年初市場震盪的主要導火索。一般的情況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執行是相機抉擇:經濟好的時候,或者經濟過熱的時候,要緊縮;經濟不好的時候要寬鬆。去年疫情爆發,經濟不好,則需要大範圍寬鬆。今年的經濟開始復蘇,通脹還上升了,按照以前美聯儲的規則,就應該要緊縮甚至回收流動性,包括“加息”和“縮表”都是要幹的事,但是這一次美聯儲保持了耐心。 為什麼會保持耐心?美聯儲過去的10年確實是放了很多水,但是這個水並沒有流入到實體經濟當中去,甚至也沒有流入到資產當中去。這樣一來就導致美國的通縮非常嚴重。美國過去10年PPI均值大約是在0到0.5左右,CPI是1.3到1.5之間,而美聯儲是以2%為通脹目標。所以美聯儲在過去的10年一直是預測通脹會到來。但實際上,物價指標的實際數值卻不斷地低於預期。美聯儲無論怎麼幹,就是沒有通脹。而且同樣的,主要經濟體包括日本、歐元區以及英國,它們的CPI在大部分時間都是低於2%的通脹目標。所以這和我們國內很多專家學者的認識和判斷是完全相反的。 因為美聯儲過去的反通脹記錄是持續失敗的,這一次通脹一來他們就特別小心,如果調控不好很可能出現永久性通縮。為了讓通脹更加持久,美聯儲提出了一個理論——允許通脹在2%的目標上方停留更長的時間,從而改變通脹預期,最終產生通脹。因此美聯儲才會保持調控的耐心。美聯儲這一次可能要看到更明顯通脹之後才會開始出手。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影響的是短期利率,所謂的保持耐心實際上就是對短期的利率進行更加嚴格的控制,也就是不斷地去買短債,因此美國3個月期的國債收益率不斷地回落。而這一次美聯儲將會等到通脹真正高企的時候才會行動,因此通脹預期升高,相應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不斷上升。 整體的趨勢就是熊陡,長端的收益率上得很快,短端保持平穩甚至下降。本質上就是整體熊市的狀態。我們看也可以看到年初以來,10年期與3個月的利差在迅速地擴大,利差擴大背後的含義就是市場預期美國的政策將落後於曲線、落後於形勢。以前是一旦看到2%的通脹率出現就緊縮,現在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哪怕通脹到3%也可以不行動,因為3%不可持續。所以說現在的美聯儲更有耐心。 同時近期風險資產也出現一大波調整,年初以來中美股票市場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調整,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無風險利率上升。在狀態的切換時候,風險因數會發生很大的方向性的、拐點性的變化。一般在這個時候,股市都會產生波動,當然波動並不一定是下跌,下跌是波動的一種形式,總的來看是震盪。過去一年期間裏,由於流動性比較高,推動A股核心資產漲了很多。今年年初以來,核心資產回撤了20%,最近稍微有所抬頭,但整體核心資產也好,或者指數也好,都處於一個相對偏低的位置。同時境外市場,一個是納斯達克100的科技股,另一個是香港的科技股,也都分別回撤了10%和25%。各大市場個股的回撤幅度更大,就其根源就是無風險利率上升了,這都是和通脹上升是有關的。 在過去十年,反通縮是失敗的,這一次會成功嗎?首先我們要反思為什麼過去10年貨幣放水未能夠刺激通脹。過去的10年裏,美聯儲、日本央行、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通過投放的基礎貨幣擴大的資產負債表額度是20萬億美元,可以稱得上是直升機撒錢。但是這幾個國家的貨幣供應量,也就是真正流入經濟體當中的貨幣卻不多。 其中表現最好的美國,基礎貨幣增長了4.6倍,但貨幣供應量只增長了1.4倍,相當於印了三塊錢,到了實體經濟當中去只去了一塊錢。在宏觀經濟學中有個概念叫乘數效應——央行投放一塊錢到實際經濟當中去,卻能夠擴大到三塊錢的效應,這是因為在一個正常經濟體中錢在不斷地流轉。但是如今美聯儲投放1塊錢,只有0.3倍的效應。英國基礎貨幣過去10年漲了10倍,完全直升機撒錢,撒錢的力度要遠遠是大於美國,但是英國的貨幣供給只增長了60%,是2007年的160%,相當於投放十塊錢到最後只增長了六毛錢。放水確實是放了,但是錢並沒有流到實體經濟當中去,也沒有完全體現在資產價格上,這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各發達經濟體的現狀。 03 貨幣政策3.0到來,美股牛市還會持續嗎? 為了走出通縮,美國一直在呼喚“貨幣政策3.0”。1.0主要是調整利率,2.0是量化寬鬆。過去10年的量化寬鬆是失敗的,基本沒發揮作用。而所謂的貨幣政策3.0是指需要財政主導、央行配合的貨幣政策。過去的2020年為美國推行貨幣政策3.0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場景。疫情期間,老百姓沒有工作沒有存款,國家要大量派現金。今年以來,拜登累計推行了接近10萬億的財政刺激,現在大約有4萬億沒有落地。 疫情後的經濟政策主要由財政主導的,因為央行單獨發力效果並不明顯,老百姓借貸和企業借貸都不現實。央行可以降利率、量化寬鬆,但是花不花錢永遠取決於私人部門的借貸意願。從這一角度看,過去十年美聯儲是相當失敗的,老百姓不花錢,通縮一直沒有改善。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學術界開始關注財政,提出了現代貨幣理論。我認為,如果美國財政部大力運作,美國的經濟和通脹,確實有可能借機回暖。美國的人均收入在過去10年一直不怎麼漲,但疫情後經過財政刺激,工資開始漲了。工資在上漲,很可能會帶起美國的CPI。 所以基於以上內容,我認為喊了10年的通脹,這一次“狼”真的要來了。過去10年美聯儲做的這些事無法激發私人部門的消費意願,但這一次是有可能了。不僅僅是因為印鈔機發揮了作用,更重要的是聯邦政府開始幹活了,這樣一來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美聯儲也將會保持謹慎,不會輕易撤出寬鬆政策,即便是加息也會非常的漸進,只有當通脹實際出現後才會加息。 我們也做了一個測算。過去的一年美股PE很高,主要原因是股市在漲但是疫情後盈利下滑。當前美股市盈率不低,大約在39倍到40倍。如果按照19年的盈利情況計算,美股的市盈率會從原來的40倍降到現在的25.8倍,這一數字就比較合理,因為美股過去的幾十年的平均市盈率大約是在20倍左右。過去的10年美股的盈利增速10%,這樣一來相當於美股透支了兩年的增長。盈利恢復到疫情前的2019年水準這一目標是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我們認為美股沒有明顯的泡沫。 04 緊縮政策未必終結牛市,需警惕三大因素 政策的收緊會成為美股牛市終結的稻草嗎?由於美國財政部的介入,加之美聯儲更加有耐心,美國通脹這一次大概率要起來,從而導致美聯儲可能會緊縮貨幣政策。我們也做了一些統計,在過去的幾十年美國大約有幾次加息,總體來看,在加息階段美國股市的回報率是正的。 通脹來了、經濟向好,政策必將要緊縮,但是緊縮的目的不是要扼殺復蘇,而是避免過熱。在通脹升溫、經濟改善的狀態下,股票也會受益於增長和通脹。我們知道,緊縮會抑制估值,PE會下降,但是另外一個方面盈利會改善,盈利增加PE削減,美國股市更具優勢,所以我覺得美國的緊縮政策並不會成為壓垮泡沫的最後一根稻草。 美股不會永遠漲下去,美股的調整一般發生在加息週期的末期。我們現在處於加息週期的早期,甚至還沒有開始。在加息週期的末期,一方面它要執行加息,另一方面經濟在變弱,企業盈利在下降,同時導致估值也在下降,也就是出現戴維斯雙殺。每一次美聯儲發現自己加息加快了、經濟變弱了,美國股市就會一直暴跌,比如說2000年和2007年。這個階段至少還有3年到5年的時間才到。美股牛市可能還要持續2到4年,這是大概率的事件。 美股牛市很有可能被三個原因終結。一個是惡性通脹,至少要快速上升500個BP,惡性通脹對整個的風險資產都會有打壓。二是再次衰退,沒有政策工具可以應對了。三是黑天鵝,中美爆發戰爭、無序的脫鉤、商品暴漲或者科技巨頭拆分,這些事件都可能會導致美股牛市的結束。 *本文來自如是金融研究院
2021-06-03 -
市場流動性氾濫 美聯儲“最重要利率”逼近歷史低位!
在結束了陣亡將士紀念日的小長假後,美債收益率在6月的首個交易日普遍上漲。當天公佈的數據顯示,儘管面臨勞動力和原材料短缺,但製造業需求依然強勁。而被業內稱為美聯儲最重要利率的聯邦基金有效利率(EFFR)則在上月末再度出現下跌,這進一步折射出市場流動性氾濫正導致短期利率面臨下行壓力。 行情數據顯示,指標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週二尾盤上漲3個基點報1.609%,重返1.60%關口上方。其他各週期收益率也普遍走高,2年期美債收益率漲0.6個基點報0.158%,5年期美債收益率漲1.7個基點報0.809%,3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2.9個基點報2.29%。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週二表示,美國5月製造業活動回升,經濟重啟釋放了積壓的需求,提振訂單,但原材料和勞動力短缺導致未完成的訂單堆積如山,企業及其供應商“繼續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數據顯示,美國5月ISM製造業PMI升至61.2,預期和前值都為60.7。分項指標中,前瞻性指標新訂單分類指數從4月份的64.3躍升至67.0。 Raymond James董事總經理Ellis Phifer指出,“所有這些數據對未來製造業持續增長都是積極的,但供應鏈問題目前是一個制約因素。” 在製造業數據發佈後,美債收益率曲線的陡峭幅度一度創一周來最大,反映出人們預計,儘管重啟提振了經濟增長,但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將維持利率不變。紐約時段午後收益率曲線仍小幅走陡,但隨著市場消化製造業數據,已較稍早的水準收窄。 本周美國市場在經濟數據層面的最大看點仍將是週五的非農數據。目前媒體調查的經濟學家普遍預計5月份將新增約67.4萬個就業崗位。 滿地可銀行資本市場部美國利率策略主管Ian Lyngen表示,“週二的ISM數據、週三的美聯儲褐皮書以及週四的ADP民間就業報告將只是非農數據的不完美晴雨錶。儘管這些臨時數據中有關最近一輪通脹可持續性的任何線索都將值得注意,但美國利率的走向最終將取決於非農就業數據。” 美聯儲“最重要利率”逼近歷史低位 短期利率市場方面,在上周需求量達到歷史最高後,週二美聯儲隔夜逆回購工具的使用量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出現下滑。紐約聯儲公佈的數據顯示,43家參與方隔夜的使用規模為4480億美元,低於上周五的4795億美元。 不過,儘管逆回購的使用量連日出現減少,但目前仍維持於相對高位,同時資金面流動性氾濫的現象,也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以體現——美聯儲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周五聯邦基金有效利率(EFFR)時隔一個月再度在月末降至0.05%,僅略高於2020年4月創下的0.04%的歷史低點。 EFFR通常被業內視為美聯儲“最重要的利率”。聯邦基金市場是美國商業銀行為滿足法定存款準備金要求,進行短期無擔保拆借的市場,借貸的資金成本即為EFFR。 雖然美聯儲官員在上個月的政策會議上沒有調整管理利率,但隨著美聯儲逆回購工具使用量接連激增、EFTR也開始再度走低,不少人預計美聯儲調整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IOER)以及逆回購利率(RRP)的可能性已進一步升高。美聯儲下一次的貨幣政策會議定於6月15至16日舉行,投資者屆時不僅將關注管理利率的調整,還將關注有關官員是否會釋放可能開始縮減QE的信號。 Wrightson ICAP經濟學家Lou Crandall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本月美聯儲很可能會調整所謂的管理利率,但通過調整資產負債表以解決根源問題的可能性較低。他同時認為,其調整規模可能比之前的類似調整要小。 當然,目前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對短期利率市場的動向尚需多觀察幾日。要知道,4月底時EFFR也曾一度0.05%,但進入5月初後就重新反彈至0.06%,並一直維持到上周五。 一些市場人士預計在月末壓力消退後,EFFR也將在當前水準持穩。 傑富瑞經濟學家Thomas Simons表示,“我一直關注著聯邦基金有效利率,不會對月末/季末數據太放在心上,我需要看看明天的數據,而且要記住的一點是,美聯儲也可能在例行會議之外進行調整。” 道明證券美國利率高級策略師Gennadiy Goldberg則表示,月末效應推動了該利率的下跌。 如果0.05%的EFFR在月底後持續,美聯儲可以在6月份的會議上提高IOER和RRP。不過,如果EFFR回升至0.06%,美聯儲可能還不會考慮調高上述兩項利率。 *本文來自財聯社
2021-06-02 -
央行出手、人民幣匯率止漲!外匯準備金率究竟是什麼?
面對近日人民幣迅猛的漲勢,央行終於出手,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5 月 31 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自 2021 年 6 月 15 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2 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 5% 提高到 7%。 消息宣佈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下挫 160 點。隔夜,離岸人民幣整體交投於 6.3525-6.3746 元區間, 截至發稿,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 6.3689。 在此之前,5 月 28 日,離岸、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分別突破 6.35、6.37 關口,雙雙刷新 2018 年 5 月以來最高水準。上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 442 點,幅度 0.69%,創近 20 周最大單周升值幅度。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有助於收緊境內市場外匯流動性,提高境內外幣利率,縮小境內本外幣利差,抑制即期和遠期結匯,促進境內外匯市場平衡。 據管濤介紹,2021 年以來,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明顯增加,4 月末外匯存款餘額約為 1 萬億美元,外匯流動性寬鬆。依照最新數據來看,央行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上調 2 個百分點,可凍結約 200 億美元外匯流動性。 根據央行檔,從 2005 年 1 月 15 日起,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統一調整為 3%;2006 年 8 月,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從 3% 上調至 4%;2007 年 5 月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 4%提高到 5%,已 14 年未變。 值得一提的是, 以往兩次調整的幅度都是 1 個百分點,此次央行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上調 2 個百分點,幅度明顯加大。 (圖片來源:華創證券) 那麼讓人民幣止漲的外匯準備金率究竟是什麼? 首先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有人民幣存款準備金和外匯存款準備金兩種。 而外匯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按照規定將其吸收外匯存款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國人民銀行的存款。其中,美元、港幣存款按原幣種計算繳存存款準備金,其他幣種的外匯存款折算成美元繳存。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則指金融機構交存央行的外匯存款準備金與其吸收外匯存款的比率。 據華創證券張瑜介紹, 提升外匯存款準備金的傳導路徑如下: 第一步,提升外匯準備金率,由現行的 5% 提高到 7%。 第二步,銀行短期需要獲取更多的外匯頭寸來應對更高的外匯存款準備金需求。 第三步,增加了銀行間賣人民幣、買外匯的行為,外匯需求提升。 第四步,人民幣升值壓力緩解,甚至短期貶值。 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2 個百分點,由現行的 5% 提高到 7%,舉個簡化的例子: 張三從海外賺了一筆 100 美元的外匯,拿回國內交給銀行 A 形成外匯存款(並沒有結匯),那麼銀行 A 以前需要留 5 美元的準備金給央行,其餘可以做外幣投資賺取息差,現在需要留 7 美元,也就是短期提升了大家對美元頭寸的需求,降低了美元周轉效率。 對於提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對國內流動性的影響,張瑜認為情緒大於實質,實質影響很有限: 截至 2021 年 4 月我國金融機構外匯存款餘額 1 萬億美元,上調準備金率 2 個百分點對應 200 億美元外匯流動性的凍結。一方面,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單日交易量在 300-400 億美元的體量,200 億美元外匯流動性凍結的規模有限,央行打壓匯率升值預期的態度意義更大。另一方面,由於外匯存款是居民尚未與商業銀行進行結匯的資金,還未進入銀行外占體系,因此這部分美元資產的回收並不直接影響國內流動性。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1-06-01 -
美聯儲Taper盯什麼?
近期市場對於taper討論升溫,各官員發表的講話也透露出美聯儲將進入taper階段。以史為鑒,2013年美聯儲從首次討論taper到最終實行存在間隔,過程將近一年,當時決策的核心指標為就業的修復。而在疫情扭曲疊加基數效應下,當前美聯儲taper決策的核心指標與2013年有差異,主要使用其自身定制的“固定參與率失業率”和“共同通脹預期指數(CIE)”,以判斷就業市場的修復情況並防止通脹預期失控。 當前taper的經濟背景和2013年的差異主要在於飆升的通脹(圖1)。多數官員表示導致通脹的原因是暫時的,但如果其持續且實質性地高於長期目標,並且有可能對長期通脹預期產生影響,將使用工具溫和地引導通脹回歸目標。三藩市聯儲行長Daly表示,公眾不應將對於taper的討論解讀為美聯儲準備收緊政策的信號(表1)。 美聯儲對於通脹預期監測的關鍵指標是什麼? 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裏達在今年1月的講話中提到,他密切關注共同通脹預期指數(CIE),將其作為實現通脹目標的相關指標。 CIE包含了專業預測者、家庭預期以及TIPS市場隱含預期,使用動態因素模型,從最顯著指標的協動中提取共同趨勢,生成單一序列,總結了通脹預期信號隨時間的變化。 CIE自去年三季度以來持續回升,今年4月錄得2.01%,創2015年來新高(圖2)。CIE的方差非常低,其分項的大幅變動僅轉化為指數的適度變動,因此飆升的CIE更凸顯了市場通脹預期的升溫。儘管如此,CIE仍未達到1999年以來的均值(2.06%),因此,我們認為美聯儲對通脹預期的容忍還存在空間。 美聯儲關注的真實失業率是什麼? “固定參與率失業率”成為耶倫和鮑威爾等官員所青睞的官方失業率替代指標:①對於“因其他原因未就業者”,將其高出正常時期數據的部分重新歸類為失業。②假設勞動力參與率維持在63.3%(2020年2月水準),將後續離開勞動力市場的所有人歸為失業者。當前真實失業率要遠高於官方失業率(圖3)。 我們在此前的報告中進行了測算,美聯儲在今年年底前宣佈taper所需的月均新增非農就業要超過60萬人,在當前勞動力供給短缺的情況下是一個很高的門檻。 2013年美聯儲考慮Taper時,主要聚焦就業的修復,而在當前通脹預期飆升的情況下,美聯儲更加側重於防止通脹預期失控。但是鑒於就業市場的疲軟,就業數據仍是美聯儲taper決策的關鍵。 因此,我們重申此前報告的觀點,聚焦5月的非農就業數據,如果低於60萬人,我們預計美聯儲至少要到9月議息會議才會逐漸引導市場對於taper的預期,而正式宣佈taper則要留到2022年一季度。 風險提示:美聯儲過快收緊貨幣政策,地緣政治風險加劇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