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
美聯儲副主席:討論減碼時機未至 今年美國經濟增速或高達7%
財聯社訊,儘管上周公佈的通脹數據遠高於市場預期,美聯儲主要官員仍未就縮減購債鬆口。美聯儲副主席週一強調討論減碼時機未至,同時看好美國經濟,認為今年經濟增速甚至可能會達到7%。 美聯儲副主席理查德·克拉裏達(Richard Clarida)週一表示,上個月弱於預期的美國就業報告表明,經濟尚未達到美聯儲可以縮減大規模購債計畫的門檻。美國4月新增就業人數僅為26.6萬人,遠遜於市場百萬級別的預期,失業率更是反向上升至6.1%。 “4月就業報告顯示,我們還並沒有取得重大的進一步進展。在這一年間,決策者將權衡數據,在我們預期將縮減購買速度之前,肯定會發出預警。” 看淡通脹 儘管美國通脹近期快速升溫,美聯儲仍承諾維持近零利率,並維持每月12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速度,直到美國在就業和通脹方面取得重大進一步進展。批評人士警告稱,超寬鬆的貨幣政策正在加劇通脹,上個月消費者價格創下2009年以來最大漲幅就是證明。 但克拉裏達並不太擔心通脹,認為經濟從疫情封鎖中重新開放時出現供需不匹配,因此通脹上行壓力可能是暫時的,而勞動力市場仍處於新冠疫情造成的深淵中。不過克拉裏達同時也表示,儘管通脹上行壓力可能是暫時的,但必須注意接下來的經濟數據。如果數據有推高通脹預期的危險,美聯儲就會採取行動。 此外,在疫苗接種和刺激政策推動下,克拉裏達十分看好美國經濟,隨著勞動力和其他供應瓶頸得到解決、復蘇加速,克拉裏達認為今年美國經濟增速甚至可能會達到7%。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克拉裏達表示美聯儲正在“積極研究”中,但不會很快,他強調現有支付系統的升級會給央行數字貨幣帶來許多好處。 *本文來自財聯社
2021-05-18 -
一家央行終於承認了:QE可能會擴大貧富差距
現在,為使經濟更快的從新冠疫情陰霾下復蘇各國所採取的一系列放水政策,或正在遭受反噬。 加拿大央行行長Tiff Macklem幾日前表示,量化寬鬆增加了社會中分配不均的資產價值,從而可能擴大財富不平等。 這些資產在整個社會中分布不均,今天,我們正處於一生中最嚴峻,最不平等的經濟週期中。 值得注意的是,考慮到加拿大經濟體量不如其他大型發達經濟體,因而其央行的資產負債能力相對有限,加拿大成為此輪經濟週期中第一家正式開始縮減QE規模的G10貨幣經濟體央行。 4月21日,加拿大央行宣佈將從4月26日當周起下調每週政府債券淨購買量從40億加元降至30億加元。 FXSTREET.COM高級分析師Joseph Trevisani在利率決議公佈前曾表示,若加拿大央行決定縮減QE,而這或許將為美聯儲緊縮前路提供借鑒。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背景下,美國成為“放水先鋒”。 “零利率”、無限量QE,加上萬億規模的財政刺激,意味著大規模廉價貨幣流入市場,這使得美國社會財富的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凱恩斯主義者、前英國金融局主席Adair Turner在《債務與魔鬼》中明確寫道: QE通過推高資產價格來刺激經濟,資產價格的波動必然同時產生贏家和輸家,因此必然加劇貧富不均。財富增長的收益絕大多數流向了富裕群體,QE使富人更富,因此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擴大了貧富差距。當下的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不那麼正統和標準的宏觀經濟政策,例如那些專注於再分配的政策,或者那些致力於減少高度不平等的結構性來源的政策。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
2021-05-17 -
美聯儲加息尚遠 縮減QE漸行漸近
美國勞工部1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增長0.8%,同比增長4.2%,創2008年9月以來最大同比增幅,通脹壓力大增。但美聯儲官員普遍認為,持續上升幾個月後,美國通脹率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回落,因此短期通脹壓力尚不足以迫使美聯儲加息。隨著美聯儲更為關心的就業市場改善取得更多進展,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考慮逐步縮減量化寬鬆(QE)的規模,並可能在今年底之前開始執行。 為應對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造成的衝擊,去年3月以來,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0%至0.25%的超低水準,並啟動不設上限的量化寬鬆政策,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目前,美聯儲仍然承諾每月繼續購買不少於12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直到美國經濟復蘇取得“進一步實質性進展”。 隨著美國國會3月通過1.9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畫,以及拜登政府提出總額約4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家庭支出計畫,金融市場對美國通脹風險的擔憂日益升溫。耶倫承認,美國可能需要加息以抑制大規模經濟刺激舉措可能導致的經濟過熱,這也引發市場人士對美聯儲如何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的熱議。 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聯儲的實際操作流程來看,美聯儲退出“零利率+量化寬鬆”的超寬鬆政策組合時並非先行啟動加息,而是逐步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結束量化寬鬆政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4月接受採訪時也證實,美聯儲在加息之前會先逐步削減資產購買規模,並在時機成熟時與公眾提前進行政策溝通。 美聯儲為削減資產購買規模設置的前提條件是在實現充分就業和2%的通脹目標方面取得“進一步實質性進展”。包括鮑威爾在內的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這樣的進展。 從就業來看,4月美國失業率為6.1%,遠高於疫情前3.5%的歷史低位,整體就業崗位與疫情前相比仍少約820萬個,同時低薪員工和少數族裔的就業增長仍然緩慢。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裏達認為,按照近幾個月的就業增速計算,美國就業要到明年8月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從通脹來看,4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已超過2%,但尚未實現美聯儲確立的2%的平均通脹率目標。根據美聯儲去年8月宣佈的新貨幣政策框架,在美國通脹率持續多年低於2%的水準後,美聯儲會容忍現在的通脹率 “適度”高於2%“一段時間”,以實現2%的平均通脹率目標。不過,美聯儲並未明確定義容忍通脹率高出2%的幅度和持續時間,給自己留下了靈活的政策調整空間。 克拉裏達認為,未來幾個月美國通脹率可能會繼續上升,但這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和一些供應瓶頸等暫時性因素推動,到今年晚些時候通脹將會回落,因此美聯儲當前不需要調整現行貨幣政策。美聯儲3月發佈的季度經濟預測顯示,今年底美國通脹率預計為2.4%,明年將回落至2%。 多數經濟學家贊同美聯儲官員對通脹形勢的判斷。《華爾街日報》4月進行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平均預計美國通脹率將在今年第二季度見頂,到今年12月將回落至2.6%,明年進一步回落至2.3%。但包括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在內的部分學者警告,美國大規模刺激政策也可能引發“一代人未曾見過的通脹壓力”。 美國金融市場對通脹壓力的擔憂更為明顯。受4月美國CPI漲幅超出市場預期影響,紐約股市三大股指12日大幅下跌,其中道瓊斯指數跌1.99%,標普指數跌2.14%,納斯達克指數跌2.67%。投資者擔心通脹壓力上升可能會迫使美聯儲加快退出寬鬆貨幣政策。利率期貨市場數據顯示部分投資者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已從2023年初提前至2022年底。 穆迪分析公司經濟學家瑞安·斯威特認為,鑒於美聯儲篤信通脹壓力只是暫時的,4月CPI數據不會令美聯儲改變宣佈削減資產購買規模或啟動加息的時機,但通脹上升會削弱國會議員對拜登政府財政刺激政策的支持,因為加大政府支出可能會導致通脹進一步加快上漲。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表示,他認為美國基建投資計畫的規模應在6000億至8000億美元,遠低於拜登總統提議的2.25萬億美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即便美國通脹壓力可控,但只要美國就業市場改善繼續取得進展,以及超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金融風險和負面溢出效應日益顯現,美聯儲也會儘早考慮削減資產購買規模。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經濟學家蒂法妮·懷爾丁認為,如果美國經濟復蘇取得顯著進展,美聯儲最早可能在6月的貨幣政策例會上開始釋放討論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的信號,但真正落實會在6個月後。 彭博社4月底發佈的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宣佈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但啟動加息會等到2023年。上一輪收緊貨幣政策時,美聯儲於2013年12月宣佈從下個月開始削減資產購買規模,到2014年10月底結束量化寬鬆政策。一年後,美聯儲於2015年12月啟動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加息。 *本文來自新華財經
2021-05-14 -
沃爾沃考慮 IPO,吉利合併夢想徹底落空?
經過多年的討論之後,沃爾沃終於邁出上市第一步。 5 月 12 日週三,沃爾沃發佈聲明稱,正在評估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在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但最終決定取決於市場環境,不能確保上市一定會進行。 沃爾沃首席執行官漢肯 · 塞繆爾森表示,如果能在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這將為全球投資者創造機會,參與到公司成為快速增長的高端智能電動車領域領導者的旅程當中來。 沃爾沃母公司吉利控股的董事長李書福則稱: 過去十年,我們全力支持沃爾沃汽車轉型發展,鞏固了沃爾沃的豪華品牌地位,提高了公司盈利水準。 放眼未來,沃爾沃汽車必將保持加速發展態勢,抓住電氣化轉型的歷史機遇,為用戶提供安全的自動駕駛技術。如果沃爾沃汽車上市,吉利控股集團仍將保留其大股東地位。 早在 3 月底,就有媒體報導稱,吉利正在考慮重啟子公司沃爾沃的 IPO 計畫,後者估值可能在 200 億美元左右。 當時的知情人士表示,吉利控股最快將在今年就沃爾沃 IPO 進行磋商,並正在考慮潛在的上市地點,包括斯德哥爾摩和阿姆斯特丹。 此外,目前 IPO 籌備尚處於初級階段,潛在估值等細節可能會發生變化。而沃爾沃汽車也將研判各種 IPO 方案,如果需要,將在適當的時候進行監管披露。 吉利當時的回應是:尚未作出任何決定。 在更早的 2018 年,吉利控股也曾進行過針對沃爾沃的 IPO 籌備,但投資者對其高達 300 億美元的估值猶豫不決,隨後該公司擱置了上述計畫。 合併風雲 其實,除了 IPO 這條路之外,沃爾沃和吉利曾一度考慮過合併事宜。如果合併成功,合併後的公司將成為 A 股最大汽車上市公司。 但在今年 2 月,吉利取消了與沃爾沃的合併計畫,轉而決定將兩家公司的電動車業務合併為一家新公司,並組建技術開發團隊。 當時的公告顯示,雙方達成了最佳合併方案,此方案是在保持各自現有獨立公司架構的基礎下,繼續拓展合作領域,在汽車新四化(電氣化、智能化、網聯化、共用化)方面深化合作,發揮協同效應,實現業務整合的最大價值。 《國際金融報》看到,此次具體合併方案中未提及雙方股權合併的事宜,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動力總成合併,以及雙方共同開發和使用下一代純電專屬模組化架構、高度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等方面。 《華爾街日報》進一步指出,此舉引發了外界的預期,認為沃爾沃將尋求獨立上市,並試圖從吉利手中獲得更多獨立性。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1-05-13 -
全球市場都在等著看今晚這個數據
本周全球市場劇烈動盪的關鍵字毫無疑問就是 " 通脹 "。就在今晚,市場即將迎來重要的美國 4 月通脹數據。 北京時間 5 月 12 日週三晚 8 點半,美國勞工部即將公佈美國 4 月 CPI。目前市場預期,4月 CPI同比增長 3.6%,或創 2011年 9月以來最大漲幅,遠高於 3月同比增幅 2.6%。相比之下,市場預期 4 月 CPI 環比增長 0.2%,3 月環比增幅為 0.6%。 核心 CPI 方面,市場預計美國 4 月核心 CPI 同比增長 2.3%,環比增長 0.3%;3 月份數據分別是增長 1.6% 和增長 0.3%。 市場或現本能反應 5月通脹預計還將走高 對於市場來說,高通脹恐懼的蔓延已經讓投資者宛如驚弓之鳥。 CNBC 援引穆迪首席經濟學家 Mark Zandi 表示,市場可能出現本能反應,但是美聯儲會從容對待這一數據。 Zandi 稱,他本人將關注租金增長和醫療成本,他預計租金增長將開始加快,而醫療保健可能仍然很低;此外二手車價格也可能大幅上漲,同比漲幅或達 70%。 事實上,考慮到去年疫情爆發和經濟封鎖帶來的基數效應,經濟學家早已預計 4 月通脹數據會同比大幅增長。 據 CNBC, NatWest Markets 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Kevin Cummins 認為 4 月份將看到比 3 月份更普遍的基數效應,同時他還預計 5 月 CPI 同比增幅將達到 3.9% 的峰值,到 6 月才會回落。 美國市場激辯通脹 事實上隔夜美股表現已經體現了市場的擔憂。 由於投資者擔心通脹飆升可能促使美聯儲重新考慮目前寬鬆的貨幣政策,科技股遭遇大幅拋售。5 月 11 日,美股集體連跌兩日,標普 500 收跌 0.9%;成分股涵蓋蘋果、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的納指盤中一度深跌 2%,不過尾盤跌幅收窄,最終收跌 0.1%。 與此同時," 通脹 " 的出現頻率也越來越高。 根據美國銀行的數據,在本輪財報季的企業業績電話會上,高官們提及的 " 通脹 " 次數接近十年新高,許多企業表示他們計畫將成本上升轉嫁給消費者。 儘管市場很擔心,但是美聯儲忙著安撫:這都是暫時的。 華爾街見聞提到,在美國財長耶倫上周鬧出暗示聯儲會加息但又緊急澄清的 " 烏龍 " 後,一些美聯儲高官繼續釋放近期加息和縮減 QE 可能性低的信號。 美聯儲理事、任內擁有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 FOMC 會議永久投票權的佈雷納德當地時間本週二線上上活動中認為,美聯儲必須展示持續的耐心,因為後新冠疫情時期的經濟繁榮存在扭曲,實際上經濟還遠未達到聯儲的目標水準。 今年擁有 FOMC 投票權的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也稱,美國仍然處於復蘇路徑上,但完成復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勞動力市場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存在 800 萬就業缺口。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1-05-12 -
SPAC熱降溫!4月美股IPO融資規模為去年同期7倍
Dealogic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只有13家SPAC上市,融資規模為30億美元,這與3月109家SPAC融資354億美元相比,跌幅巨大。 在剛剛過去的4月,美股首次新股發行(IPO)數量和規模同比均有所回升,有45家企業成功上市,而去年同期僅有4家,融資規模更為去年同期的約7倍。 此前一直火熱的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的浪潮卻有所降溫。 健康與科技行業成熱寵 Dealogic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今年4月美股市場共有45宗IPO,融資規模為153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只有10家公司上市,融資額也僅為27.4億美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復興資本(Renaissance Capital)的數據, 截止於2021年4月18日,今年迄今為止規模超過5000萬美元的美國IPO總融資規模就已經達到了825億美元,超過了2020年的782億美元,僅低於2014年的853億美元。在所有的IPO融資中,健康護理行業融資規模占到了39%,其次是科技行業為24%,兩者總占比為63%。 4月最大的一筆發行來自為手機遊戲開發商提供軟體的供應商Applovin(股票代碼:APP)。通過IPO,該公司募集了20億美元。自動化軟體初創企業UiPath(PATH)為4月第二大規模的IPO,融資15億美元。開發卡車自動駕駛技術的TuSimple控股(TSP)以13億美元的融資規模排名第三。 此外,兩家4月IPO的企業在發行首日表現亮眼:總部位於中國的手機製造商UTime(UTME)上市首日股價飆升875%;電子體育博彩公司電子競技科技(Esports Technologies,EBET)首日上漲507%。此外,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 Global(COIN)也在4月成功上市,股價在250美元的參考價基礎上上漲了32%。 不過,整體而言,美股IPO市場在4月繼續面臨調整。Dealogic的數據顯示,4月有10宗IPO在上市後跌破發行價,這些股票包括Vaccitech(VACC)、Aveanna Healthcare Holdings(AVAH)、Rain Therapeutics(Rain)和Applovin等。而今年一季度也有30宗IPO破發事例。 “從復興新股交易所交易基金(Renaissance IPO ETF)的表現來看,美股IPO市場正在走弱。”復興資本的負責人史密斯(Kathleen Smith)表示。復興ETF追蹤發行IPO企業上市兩年內的股價表現。截至5月4日,該ETF今年迄今已下跌5.1%。 SPAC上市熱潮降溫 雖然SPACs仍然是美股IPO市場上最大的主題,但從去年開始持續火熱的SPAC上市熱潮在今年4月卻開始出現偃旗息鼓之勢。Dealogic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只有13家SPAC上市,融資規模為30億美元。Dealogic稱,這與3月109家SPAC融資354億美元相比,跌幅巨大。 SPAC市場放緩是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4月發佈指導意見後出現的。該指導意見建議公司應將向交易早期投資者發放的認股權證(warrants)視為負債,而非股權,“權證應該被歸類為一種以公允價值衡量的負債,公允價值在每個季度的收益報告中都有變化。”SEC還警告已經通過SPAC上市的企業,稱後者可能必須重述財務狀況,而這可能會影響企業此前提交報告的“幾個財政季度和年份”。 此前,Buzzfeed、Vice、Vox、Bustle等數字媒體公司均希望借SPAC的東風在今年夏季實現上市。隨著近期SPAC市場降溫,Buzzfeed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才能找到SPAC的合作夥伴,Vice和Bustle等公司更是取消了上市計畫。 除了發行速度和融資規模驟降外,復興資本的數據還顯示,通過SPAC上市的數家企業的股票在4月表現不佳,為投資者帶來的回報乏善可陳。包括UWM控股公司(UWMC)、三葉草健康投資公司(CLOV)和MultiPlan公司(MPLN)的股價目前都已低於10美元的贖回價。 其他一些知名的SPAC上市股在4月也已從此前高點下跌至少60%。這些股票包括QuantumScape(QS)、Skillz(SKLZ)和Virgin Galactic Holdings(SPCE)。丘吉爾資本公司(Churchill Capital Corp IV)尚未完成與Lucid Motors的合併,但也從此前高點下跌。 “雖然這四支股票的發行價/贖回價仍高於10美元,但對於在SPAC熱潮中買入的大批交易員來說,這並不是什麼足以安慰他們的消息。”復興資本的高級IPO策略師甘迺迪(Matt Kennedy)表示,今年將有約700家SPAC企業在尋找合併目標,其中273家已申請上市但尚未定價,另有400家已上市但尚未找到合併對象,還有136家正在等待完成此前宣佈的合併。根據規定,SPAC企業有兩年時間與一家企業合併,否則其就需將資金還給投資者。 不過,Winston&Strawn的合夥人、資本市場業務聯席主席哈夫(Carol Anne Huff)認為認股權證會計核算的變化預計不會成為SPAC的長期障礙,相關企業正在尋找方法應對這一變化。“未來肯定會有更多企業通過SPAC完成上市,會計核算方式的變化問題將得到解決。”她稱。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2021-05-11 -
歐洲也應放水直到經濟過熱!高官“放風”:歐洲央行應該學學美聯儲
在疫情所帶來的挑戰面前,美聯儲去年引入了 " 平均通脹目標 ",將之前 2% 的通脹目標調整為通脹率在一段時間內平均達到 2%。如今,有歐央行高官呼籲,到了向美聯儲學習的時候了。 據英國《金融時報》,歐洲央行利率制定委員會委員、芬蘭央行行長 Olli Rehn 表示,歐央行應效仿美聯儲,接受通脹目標超調,以彌補多年來歐元區價格增長乏力的問題。 他進一步稱,歐元區勞動力市場和全球經濟的變化削弱了薪資通脹壓力,這意味著該地區經濟可以應對較低的失業率,也不會出現快速通脹。 如果是這樣的話,從經濟和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在考慮過去通脹過低的情況下,允許通脹在一段時間內超調是有道理的。 這也是為什麼除了(關注)物價穩定之外,在當前自然利率較低的背景下,關注充分就業或最大化就業是有意義的。 過去十年,歐洲央行又是實行負利率,又是大規模購債,但基本未能實現其接近但低於 2% 的通脹目標。 《金融時報》評論認為,如果歐央行轉向接受通脹在一段時間內超調,那麼隨著歐元區經濟疫後復蘇,歐央行將獲得更大的靈活性來繼續購債。 芬蘭央行預計,歐央行的實際通脹目標大約為 1.6%-1.8%,但 " 糟糕的是 2% 一直被視為通脹的上限,這就抑制了通脹預期 "。 目前,歐元區通脹在 4 月反彈至 1.6% 的水準,而根據歐央行的預測,這一數據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超過 2%,但在明年回落,到 2023 年仍低於目標水準。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1-05-10 -
美聯儲多位官員重申通貨膨脹不足為慮
美聯儲官員表示,儘管政府為應對新冠疫情批准了前所未有的財政支出計畫,但美國的通貨膨脹不太可能失控。 芝加哥聯儲行長Charles Evans週三在巴德學院Levy經濟學研究所主辦的虛擬會議上表示, “我認為發生這種情況的風險很小”。 Evans今年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具有投票權,長期以來他一直是美聯儲較為鴿派的官員之一,但是他關於物價上漲只是暫時現象的觀點在美聯儲內部得到了廣泛認同。週三,向來偏鷹派的波士頓聯儲行長Eric Rosengren和克利夫蘭聯儲行長Loretta Mester,以及美聯儲理事Michelle Bowman都表達了與之類似的觀點。 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 LLC的美國經濟研究部門負責人Neil Dutta在電郵中寫道,“鷹變成了鴿子”。 美聯儲官員希望確保投資者和美國公眾不要對通貨膨脹率上升感到震驚。他們努力淡化拜登雄心勃勃的支出計畫所引發的經濟過熱擔憂。 Mester說:“鑒於通貨膨脹長期處於低位,通貨膨脹預期有所提高,意味著實際通貨膨脹將朝一個可喜的方向發展”。她預計今年通脹率將升至2%上方,然後在2022年回落。她告訴波士頓經濟俱樂部,“我不認為今年料將出現的通脹率上升會變成那種符合政策利率前瞻指引的持續現象”。 美聯儲官員在上周貨幣政策會議上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準,並重申將繼續以每月1200億美元的速度購買債券,直到就業和通脹目標取得“實質性進一步進展”為止。當天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上說,這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 減碼寬鬆 Rosengren表示, 現在還不是關注減碼量化寬鬆力度的時候,不過年底前或許可以滿足條件。聽起來他對於相比國債,更快減少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持開放態度。 他在回答問題時說:“我確實認為,當我們考慮減少減碼購債規模時,我們必須考慮美國國債和MBS減碼速度的對比。抵押貸款市場現在可能不需要太多支持。實際上,我對金融穩定性的擔憂之一是房地產市場是否過熱。” 3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發佈的預測顯示,大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2024年之前基準利率不太可能從目前的近零水準提高。未來三年,通脹率將保持在等於或略大於2%的水準,失業率將在2023年底前逐步降至疫情前水準3.5%。 Bowman說,其中一些預測現在看來已經過時了,經濟復蘇的進度比3月發佈預期時她的預測要快。 *本文來自金融界網
2021-05-08 -
寬鬆還是趨緊?多國央行釋放政策轉向信號
5月以來,已有包括英國央行、巴西央行、泰國央行、挪威央行等在內的多國央行公佈最新利率政策決定。除巴西央行選擇加息外,其他央行均選擇按兵不動。 不過,疫情後,寬鬆貨幣政策如何退出越來越成為市場討論熱點。當前,已有部分國家央行提前釋放政策轉向信號。 英國央行維持寬鬆政策立場 縮減政府債券購買規模 北京時間5月6日晚,英國央行宣佈維持基準利率在0.1%不變,維持資產購買總規模在8950億英鎊不變,均符合市場預期。 隨著經濟逐步復蘇,英國央行將放緩購債速度。該央行稱,對於1月開始的1500億英鎊國債購買計畫,在購買專案年底到期設定不變的前提下,購買的速度可能會有所放緩。該央行同時表態,目前並不打算收緊貨幣政策,未來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確保英國經濟發展。 由於疫苗接種計畫的推進,英國央行上調英國2021年GDP增速預測為7.25%,2月份預期為5%。英國央行預測,英國通脹將在今年年底暫時上升至2%以上的目標,主要推動因素是能源價格上漲,但短期通脹上升對中期通脹幾乎沒有直接影響。 在英國央行公佈貨幣政策後,英鎊兌歐元短線上漲逾50基點,但隨後重回跌勢。截至北京時間6日23時30分,英鎊兌歐元匯率報1.1515,跌幅為0.62%。英鎊兌美元較低位短線回彈逾60點後回落至1.3881,跌幅為0.2%。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外匯策略師David Forrester表示,縮減購債規模將對英鎊估值起到支撐作用。FXTM富拓市場分析師陳忠漢認為,樂觀經濟前景可能使英國央行內部鷹派聲音漸強,歐元對英鎊可能下破50日均線並跌向0.8538附近的3月中旬低點。 新興經濟體央行保持寬鬆立場應對通脹挑戰 5月以來,已有多個新興經濟體公佈了利率決定。 雖然疫情仍在蔓延,但考慮到通脹挑戰,巴西央行5日再次決定將基準利率上調75個基點,從2.75%升至3.5%,這是今年以來巴西央行第二次加息,符合市場預期。 巴西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貨幣政策聲明中稱,疫苗接種預期下,全球經濟迎來復蘇,通脹上升預期為新興經濟體經濟復蘇帶來挑戰,主要是當前食品和工業品價格上漲所致。 巴西央行稱,衡量潛在通脹的各種指標已處於目標範圍的上限。將於下個月再次以同樣幅度上調利率,以推動通脹回到目標水準。 今年3月,土耳其央行、俄羅斯央行、巴西央行等紛紛加息。 在西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育浩看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食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導致通脹抬頭,部分國家工業生產能力和工業基礎不夠完備,對沖通脹的能力不足,只能靠央行加息來遏制通脹以及通脹預期上行。 泰國央行5日也決定維持基準利率在紀錄低位的0.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該央行稱,第三波疫情爆發已經影響了泰國經濟增長,未來需要財政措施分配資金,為受影響的企業和家庭提供支持。 “為支持經濟復蘇,預計亞洲多家央行將保持寬鬆立場。”星展銀行利率策略師鄧肯(Duncan Tan)稱,考慮到近期通脹率有所提高,菲律賓央行和印度央行似乎最有可能出於通脹原因而加息。 部分央行釋放貨幣政策轉向信號 當前,全球央行何時退出疫情期間寬鬆貨幣政策的討論越來越多,部分國家已提前釋放信號。 挪威央行較早發出了收緊貨幣政策的信號,稱將按計畫在2021年下半年加息。 “未來經濟復蘇仍存在不確定性,當有明顯跡象顯示經濟狀況正恢復正常時,逐步上調政策利率將再次成為合適的舉措。”挪威央行在5日公佈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中稱。 來源:挪威央行官網 考慮到新西蘭強勁的復蘇勢頭和火熱的房地產市場,市場猜測,該國央行可能比預期更早加息。部分分析師預測,新西蘭央行或在2022年下半年提高利率水準。 美國財長耶倫本周也意外談及加息事宜,稱未來可能在某個時候需要提高利率水準以防止任何經濟過熱。不過她也表示她尊重美聯儲的獨立性,並沒有對利率水準做出預測或建議。 皮克特財富(Pictet Wealth)高級經濟學家托馬斯·科斯特格(Thomas Costerg)預計,美聯儲將在2022年初開始逐步縮減購債規模,這一過程將持續大約一年,足以使人們對疫情後的首次加息做好心理準備。 面對強於預期的經濟反彈勢頭,加拿大央行上個月提出將把資產購買規模縮減四分之一,預期加息時間可能提前。加拿大央行行長蒂夫·麥克勒姆及其他貨幣政策委員表示,經濟復蘇勢頭較好,這可能促使他們最早於明年提高關鍵基準利率,而非此前所說的2023年之前不採取任何行動。 *本文來自上海證券報
2021-05-07 -
如何應對通脹衝擊?小摩建議投資者採取這5種策略
隨著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加速推進以及政府推出天量刺激措施,今年以來包括押注美債收益率上升、買入週期股和小盤股在內的再通脹交易一度備受追捧。但近幾周來這類交易顯現出放緩之勢。對此,摩根大通警告稱,過去幾年一直從通縮趨勢中獲利的投資者可能需要重新調整頭寸,以避免投資組合受到“通脹衝擊”。 該行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Marko Kolanovic在週三(5月5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隨著病毒大流行即將結束,全球經濟恢復增長、債券收益率和通脹率都在回升。與此同時,聯邦官員似乎還將繼續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僅在2021年,美國政府就提出了6萬億美元的新刺激措施。 Kolanovic表示,在這種背景下,從通縮交易中獲利的投資者很容易受到通脹風險的影響。 “如今的許多投資經理從未經歷過收益率、大宗商品、價值股或通脹率的大幅上升。”他稱。“過去十年間的配置大幅轉向成長型、ESG和低波動率風格等一切與通脹負相關的資產,讓大多數投資組合容易受到衝擊。” 儘管美聯儲堅稱,任何短期的通脹壓力都將只是暫時的,但Kolanovic表示,目前對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問題是,他們是否會為通脹進一步加劇做好準備。 “鑒於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通脹率在長達十年的時間內低於目標,各國央行可能會容忍較高的通脹率,並將其視為暫時的,”他表示。“最重要的問題在於,資產管理者是否對配置做重大調整,以體現通脹持續上升的可能性增加。” 投資者應如何應對? 為了應對通脹持續加劇的風險,Kolanovic建議:1)投資者縮短投資久期,2)將配置從債券轉向大宗商品和股票。 儘管大宗商品價格最近一直在上漲,但他指出,從歷史角度來看,大宗商品仍然便宜:過去10年,大宗商品是唯一絕對價值下降的主要資產類別。他補充稱,諸如標普GSCI之類的大宗商品指數“或許是最直接的通脹對沖工具”。 此外,該策略師還建議投資者買入價值股、做空低波動型股票。最後,他表示,投資者應謹慎看待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資。 “投資者應該意識到,通過投資ESG,他們將引入額外的做空通脹敞口(例如,做多科技股和做空能源股),” Kolanovic補充稱。 *本文來自財聯社
2021-05-06